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玺专利>正文

自动跟踪式头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1158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控制转向的头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无线单脚踏、主机电源、无线接收部分、CPU信号处理与控制部分、动力转换部分、散热灯头、各部件外壳,各部件外壳包括:固定板A、固定板B、头灯主机座、主机盖板、电池仓,无线单脚踏与主机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无线接收部分与主机电源及CPU信号处理与控制部分进行电连接,CPU信号处理与控制部分与动力转换部分电连接,散热灯头与头灯主机座外壳连接。产品结构上采用了头灯放于侧方,平双眼的位置,从而减小了视线夹角,提高了可视投照深度。采用了无线架构的单踏脚,点踩实现开灯、变光、关灯,持续踩无线脚踏实现转向,松开脚踏即停转,且具备操控迟滞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可自动控制转向的头灯。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涉及机械自动化、无线数传、电子及三维设计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的进步,对于某些特殊行业,需要一种按照操作者意愿可自动转向的头灯,普通头灯的转向需要用手进行调整,但有时却不允许,比如手术医生,手术过程中,决不允许用手触碰任何非无菌区,而外人调整很难达到所需的角度,此时操作者控制的方式可采用语音识别控制,光控,遥控,制造工程样机实际测试发现,最为稳定可靠的方式是遥控方式。接下来的困难就是重量和体积,显然,戴在头部的头灯如果太大、太重,相信不会有谁愿意使用,然而这种低速摆动的装置,在机械上想设计的很小很轻却有些困难。高功率的LED散热安全性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毕竟这个热源离操作者太近了 !遥控踏脚的功能如何设计?我们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向上、向下、停止、开灯、变光、关灯这些功能,如果每样功能用一个踏脚,那恐怕面前一堆踏脚,谁看了也会很茫然!有时我们还需要摄像功能,轻巧的微型摄像机往往没有显示屏,无法知道拍摄的范围,通过精确定位,拍摄投照区域将成为可能!也许因为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这款高性能的头灯可望而不可及,目前市场上从未出现过类似理念的产品,这正是本人开发这款概念产品的源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自动跟踪式头灯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无线单脚踏、主机电源、无线接收部分、(PU信号处理与控制部分、动力转换部分、散热灯头(图2)、各部件外壳组成,各部件外壳包括:固定板A (图5)、固定板B (图6)、头灯主机座(图3)、主机盖板(图4)、电池仓(图7)。其中无线单脚踏与主机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无线接收部分与主机电源及CPU信号处理与控制部分进行电连接,CPU信号处理与控制部分与动力转换部分电连接,散热灯头与头灯主机座外壳连接。为了更具可操作性,遥控踏脚采用无线单脚踏。在踩踏脚小于I秒时实现开灯、变光、关灯,持续踩脚踏I秒以上头灯才开始转动,松开脚踏头灯立刻停止。高效的散热对减轻重量和体积十分重要,因此,散热灯头的散热鳍片竖直排列,通过位于边缘的挂钩与头灯主机座连接。头灯主机座与散热灯头位于头部侧方,可将视线夹角控制到最小。设计固定板A与头灯主机座的结构布局,使头灯最高至水平位,最低至与水平位45度夹角位置,从而实现最佳摆动范围。附图说明图1A为传统头灯,图1B为跟踪式头灯,图2为散热鳍片,图3为头灯主机座,图4为主机盖板,图5为固定板A,图6为固定板B,图7为电池仓,具体结构中:1是散热鳍,2是轴承座,3是摄像机座,4是定位柱a,5是压杆,6是撞杆,7是连接柱,8是定位柱b。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专门开发出一种可以按照操作者意愿可随意转向的可摄像头灯。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无线单脚踏、主机电源、无线接收部分、CPU信号处理与控制部分、动力转换部分、散热灯头(图2)、各部件外壳组成,各部件外壳包括:固定板A (图5)、固定板B (图6)、头灯主机座(图3)、主机盖板(图4)、电池仓(图7)。为了实现更好的可视投照深度,我们采用了头灯放于侧方,平双眼的位置,从而减小了视线夹角,提高了可视投照深度,具体如下,传统头灯(图1A)置于顶部,主要是方便用手调节,由于很少用于深窄区域照射,可以不考虑与双眼的投射夹角问题,但对于需要照射又深又窄的区域,视线夹角的缩小,便显得更有意义,如果放在两眼的中间,势必会遮挡视线,而侧方的放置在有效的减小了视线夹角同时,并不会影响视线,跟踪式头灯(图1B)的视线夹角小于传统头灯(图1A),投照的位置更深、更广。实现此结构的办法是头灯主机座(图3)、固定板A (图5)和内部电路组件及机械动力装置放在侧方,通过头带固定。主机盖板(图4)通过定位柱a (4)、压杆(5)与头灯主机座(图3)连接,而无需螺钉固定便可牢固结合,减轻了重量,其榫卯结构也使主板无需螺钉固定也能保持稳固。固定板B (图6)与电池仓(图7)通过定位柱b (8)与螺钉连接,分体的设计主要为了方便模具制造,连接处将有头带穿过。动力转换部分实现机械臂的低速摆动,通过微型减速电机作为动力部件,采用高效的微间隙轴杆直连技术,以减小体积及降低功率损耗,头灯主机座(图3)的轴承座(2)与固定板A (图5 )的连接柱(7 )通过轴承连接,使两者相互连接的同时可以相互转动,而连接柱(7)的D型孔还与微电机轴连接从而实现动力传递,旋转过程中,当固定板A (图5)的撞杆(6)碰触头灯主机座内的到位开关后转向,而向另外一个方向旋转时,微处理器运算判断转动的角度,确定返回点,如此往复,从而实现摆动。此部分为动力转换部分,头灯主机座(图3)通过轴承与固定板A连接,固定板A再与电机轴采用微间隙轴杆直连技术连接,这几部分相互嵌套且旋转轴线重叠,实现动力的平稳传递,避免了因制造公差导致的局部阻力增大问题。为了解决散热问题,我们将散热灯头(图2)与头灯主机座(图3)进行分体设计,散热灯头部分采用铝合金带散热片结构,基于控制重量和体积的需要,无法使用风扇,只能提高自身散热效率,散热鳍片(I)采用竖直排列,随着温度上升,空气顺着凹槽加快流动从而提高散热效率,通过散热鳍片(I)位于边缘的挂钩与头灯主机座(图3)连接,这样采用散热器边缘与头灯主机座进行连接的目的是,避免高温对注塑材料带来影响。LED铝基板用硅脂与铝合金灯头紧密接触,达到良好散热目的。通过实际测温,LED为3W时,连续工作2小时,温度不超过60度,由于固定板A (图5)的隔离,头部在任何时候都与图2散热灯头保持一定距离,热辐射不会对人造成影响,从而达到了安全可靠的使用要求。单踏脚全功能的实现需要些技巧,为了更具可操作性,采用了无线架构的单踏脚,功能实施如下,点踩实现开灯、变光、关灯,每点踩一次变化一次,依次循环。持续踩无线脚踏实现转向,当达到所需角度时,松开脚踏即停转。持续踩脚踏I秒以上头灯才开始转动,使操作者有足够时间反应,而松开脚踏头灯立刻停止,实现精确定位,称之为操控迟滞性。实践证明,采用具备操控迟滞性的产品进行控制动作,更具时效性和准确性,操作者更容易得心应手。其原因可能是人自身所造成,当人通过眼耳等感知某事物后,信号先传入大脑,然后大脑分析后发出指令控制手的动作,而这个过程需要几百毫秒甚至更长时间,而这种启动时滞后,停止时瞬时响应的模式弥补了人类的生理反应迟滞特点。无线接收部分采用带AGC的声表稳频接收电路,目的是防止接收的信号不稳定,我们知道,对于头灯操作者来说,无线脚踏与头灯的距离只要I米左右,如果不采用AGC控制增益,很容易出现信号堵塞,从而无法接收到有效信号,而操作者靠近操作操作台面时,金属结构的台面大大屏蔽或衰减了信号,从而导致接收信号弱而无法解码,因此自动增益控制十分必要。无线接收部分还需要尽可能少的输出杂波,因为对于电池供电来说,降低功耗比较重要,持续的杂波输出会导致单片机无法睡眠,始终处于被唤醒状态而白白浪费电倉泛。产品将结构与机械设计、动力传导、电子技术、无线控制、信息处理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实现其功能。结构上通过布局与定位,使摄像机插入坐槽后摄像范围正好位于投照区域,且随着头灯的转动而跟踪摄像,实现所见即所得;通过调整外部结构及控制电路,头灯投照角度设计为最高至水平位,最低至与水平位45度夹角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跟踪式头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无线单脚踏、主机电源、无线接收部分、CPU信号处理与控制部分、动力转换部分、散热灯头、各部件外壳,各部件外壳包括:固定板A、固定板B、头灯主机座、主机盖板、电池仓,其特征在于无线单脚踏与主机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无线接收部分与主机电源及CPU信号处理与控制部分进行电连接,CPU信号处理与控制部分与动力转换部分电连接,散热灯头与头灯主机座外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玺沈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