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本专利>正文

中通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7439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通手电筒,包括照明部和手持部,照明部呈圆台状,手持部为与照明部较小端端面相连并同轴设置的圆柱状构件,照明部和手持部设置有中通观察口,中通观察口与照明部和手持部同轴设置,中通观察口从照明部较大端端面至手持部远离照明部端面呈贯通设置,中通观察口在贯通照明部较大端端面所开设的开口作为取景口,贯通照明部较大端端面环绕取景口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灯珠,手持部周面上设置有电池腔、电路板腔和开关,电池腔内设置的电池、电路板腔内设置的电路板及开关与灯珠电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视野不宽敞的缝隙的中通手电筒。(*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通手电筒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电筒,具体涉及一种中通手电筒。
技术介绍
手电筒,简称电筒,是一种手持式电子照明工具。一个典型的手电筒有一个经由电池供电的灯泡和聚焦反射镜,并有供手持用的手把式外壳。现有的手电筒包括照明部和手持部,这样的手电筒在需要对墙壁与桌子间的缝隙或者对设备小孔内的结构进行照明观察时,由于手电筒需要在前方提供照明,而会挡住使用者的大部分视线,造成无法很好的观察,给生活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观察不宽敞的视野的中通手电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照明部和手持部,所述的照明部呈圆台状,所述的手持部为与照明部较小端端面相连并同轴设置的圆柱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部和手持部设置有中通观察口,所述的中通观察口与照明部和手持部同轴设置,所述的中通观察口从照明部较大端端面至手持部远离照明部端面呈贯通设置,所述的中通观察口在贯通照明部较大端端面所开设的开口作为取景口,所述的贯通照明部较大端端面环绕取景口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灯珠,所述的手持部周面上设置有电池腔、电路板腔和开关,所述的电池腔内设置的电池、电路板腔内设置的电路板及开关与灯珠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观察口的设置使手电筒在不失照明的情况下不会阻挡视野,可通过中通观察口观察手电筒前方,灯珠环绕取景口设置使照明更加均匀,这里优选八到十个灯珠,手持部周面设置电池腔、电路板腔和开关合理利用空间,使中通手电筒结构更加紧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电池腔和电路板腔分别相对设置于手持部周面两端,所述的电池腔设置于手持部远离照明部的一端,所述的电池腔和电路板腔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电池腔斜面和电路板腔斜面,所述的电池腔斜面、电路板腔斜面和之间的手持部周面构成与手掌相适配的手掌轴向固定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腔斜面、电路板腔斜面和之间的手持部周面构成与手掌相适配的手掌轴向固定位使电池腔和电路板腔在具有放置电池和电路板下,还对手掌的轴向位置进行固定,增加了握持稳定性,也相应提高了实用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电路板腔延伸至照明部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路板腔延伸至照明部周面减少电连接时电线的距离,其次使中通手电筒外观更加美观,也减少尖角,增加了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开关设置于手持部周面上与电池腔相对的另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关设置于手持部周面上与电池腔相对的另一侧使使用者手掌卡于手掌轴向固定位时,大拇指的位置正好放置于开关,便于控制,优化了结构,使使用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电池腔和电路板腔相对手持部的轴向两侧与手持部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过渡的弧形边,所述的弧形边相对手持部呈内凹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边的设置使手持部的外观更加美观,也不容易产生死角使中通手电筒容易积灰变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中通观察口在贯通手持部远离照明部端面所开设的开口作为观察口,所述的观察口的面积大于取景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取景口的面积,使取景口能获得更大的视野,使使用者能看到更多的东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照明部较大端端面相对手持部呈内凹设置,灯珠沿照明部较大端端面与手持部轴线呈倾斜设置,灯珠的照射轨迹汇聚于同一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照明部较大端端面相对手持部呈内凹设置,所述的灯珠沿照明部较大端端面与手持部轴线呈倾斜设置使灯珠的照射轨迹汇聚于同一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珠沿照明部较大端端面呈倾斜设置使照射轨迹汇聚于同一处,中通手电筒的光线更加聚集,使中通观察口所观察的东西照明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电池腔内的电池为可充电电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充电电池使中通手电筒能够避免使用一次性电池,能够重复使用,既提高了使用便捷度,也相对更加环保。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侧视图一;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侧视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通手电筒,包括照明部I和手持部2,照明部I呈圆台状,手持部I为与照明部2较小端端面相连并同轴设置的圆柱状构件,照明部I和手持部2间设置有中通观察口 3,中通观察口 3与照明部I和手持部2同轴设置,中通观察口 3从照明部I较大端端面11至手持部2远离照明部端面21呈贯通设置,中通观察口 3在贯通照明部I较大端端面11所开设的开口作为取景口 31,贯通照明部I较大端端面11环绕取景口 31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灯珠12,手持部I周面上设置有电池腔4、电路板腔5和开关6,电池腔4内设置的电池、电路板5腔内设置的电路板及开关6与灯珠12电连接,中通观察口 3的设置使手电筒在不失照明的情况下不会阻挡视野,可通过中通观察口 3观察手电筒前方,灯珠12环绕取景口 31设置使照明更加均匀,这里优选八到十个灯珠,手持部2周面设置电池腔4、电路板腔5和开关6合理利用空间,使中通手电筒结构更加紧凑。电池腔4和电路板腔5分别相对设置于手持部2周面两端,电池腔4设置于手持部2远离照明部I的一端,电池腔4和电路板腔5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电池腔斜面41和电路板腔斜面51,电池腔斜面41、电路板腔斜面51和之间的手持部2周面构成与手掌相适配的手掌轴向固定位7,电池腔斜面41、电路板腔斜面51和之间的手持部周面构成与手掌相适配的手掌轴向固定位7使电池腔和电路板腔在具有放置电池和电路板下,还对手掌的轴向位置进行固定,增加了握持稳定性,也相应提高了实用度。电路板腔5延伸至照明部I周面,电路板腔5延伸至照明部I周面减少电连接时电线的距离,其次使中通手电筒外观更加美观,也减少尖角,增加了安全性。开关6设置于手持部2周面上与电池腔4相对的另一侧,开关6设置于手持部2周面上与电池腔4相对的另一侧使使用者手掌卡于手掌轴向固定位7时,大拇指的位置正好放置于开关6,便于控制,优化了结构,使使用更加方便。电池腔4和电路板腔5相对手持部2的轴向两侧与手持部2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过渡的电池腔弧形边42和电路板腔弧形边52,电池腔弧形边42和电路板腔弧形边52相对手持部2呈内凹设置,弧形边8的设置使手持部2的外观更加美观,也不容易产生死角使中通手电筒容易积灰变脏。中通观察口 3在贯通手持部2远离照明部I端面所开设的开口作为观察口 32,观察口 32的面积大于取景口 31,优化取景口 31的面积,使取景口 31能获得更大的视野,使使用者能看到更多的东西。照明部I较大端端面11相对手持部2呈内凹设置,灯珠12沿照明部较大端端面11与手持部2轴线呈倾斜设置使灯珠12的照射轨迹汇聚于同一处,这样设置中通手电筒的光线更加聚集,使中通观察口 3所观察的东西照明效果更好。电池腔4内的电池为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使中通手电筒能够避免使用一次性电池,能够重复使用,既提高了使用便捷度,也相对更加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通手电筒,包括照明部和手持部,所述的照明部呈圆台状,所述的手持部为与照明部较小端端面相连并同轴设置的圆柱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部和手持部设置有中通观察口,所述的中通观察口与照明部和手持部同轴设置,所述的中通观察口从照明部较大端端面至手持部远离照明部端面呈贯通设置,所述的中通观察口在贯通照明部较大端端面所开设的开口作为取景口,所述的贯通照明部较大端端面环绕取景口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灯珠,所述的手持部周面上设置有电池腔、电路板腔和开关,所述的电池腔内设置的电池、电路板腔内设置的电路板及开关与灯珠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通手电筒,包括照明部和手持部,所述的照明部呈圆台状,所述的手持部为与照明部较小端端面相连并同轴设置的圆柱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部和手持部设置有中通观察口,所述的中通观察口与照明部和手持部同轴设置,所述的中通观察口从照明部较大端端面至手持部远离照明部端面呈贯通设置,所述的中通观察口在贯通照明部较大端端面所开设的开口作为取景口,所述的贯通照明部较大端端面环绕取景口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灯珠,所述的手持部周面上设置有电池腔、电路板腔和开关,所述的电池腔内设置的电池、电路板腔内设置的电路板及开关与灯珠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通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腔和电路板腔分别相对设置于手持部周面两端,所述的电池腔设置于手持部远离照明部的一端,所述的电池腔和电路板腔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电池腔斜面和电路板腔斜面,所述的电池腔斜面、电路板腔斜面和之间的手持部周面构成与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
申请(专利权)人:王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