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表节肢动物陷阱捕捉器。
技术介绍
陷阱法(Pitfall Trap)作为一种标准的地表节肢动物取样方法,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可应用于多种生境、能提供大量数据等优点。陷阱法采用陷阱捕捉器进行取样,陷阱捕捉器一般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容器,使用时将陷阱捕捉器埋入地下,开口与地面齐平,在捕捉器内装入一定量的保存液,待地表节肢动物掉入捕捉器内,保存于保存液中。国内外学者在陷阱捕捉器的设计与改进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Ian Oliver等(2000)研究森林管理措施对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时,使用直径7cm,深Ilcm的塑料广口瓶作为捕捉器。Esther Gerber等(2008)研究入侵杂草Fallopia spp对地表无脊椎动物群落影响时,使用直径9cm,深12cm的塑料杯作为捕捉器。Marcio Uehara-Prado等(2009)研究小范围干扰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影响时,使用上口径8.5cm,底12cm的500ml透明塑料杯作为捕捉器。谷卫彬(2008)研究外来种紫茎泽兰对入侵地土壤动物群落及多样性影响时,捕捉器由高20cm内径IOcm的PVC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表节肢动物陷阱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节肢动物陷阱捕捉器由敞口塑料杯、无盖塑料广口瓶和塑料漏斗三部分组成,所述三部分以可拆卸的方式组装,所述无盖塑料广口瓶位于所述敞口塑料杯内且所述敞口塑料杯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无盖塑料广口瓶的最大外径,所述塑料漏斗的较小开口端插入所述无盖塑料广口瓶的瓶口内,所述塑料漏斗的较大开口端的外壁与所述敞口塑料杯的内壁贴合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卫东,张国良,刘宁,张瑞海,张衍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