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隧道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1019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严寒地区隧道供水装置,它包括供水井、蓄水池、供水管、增压泵,所述供水井及蓄水池布置于隧道洞口附近,所述蓄水池通过从蓄水池顶端伸出的管道与供水井连接,所述蓄水池的底端设置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采用Φ150~250mm的无缝钢管,采用填埋防护,埋深2.0m且管壁用2层保温材料包裹;隧道内段水管管壁采用2层保温材料包裹且用细沙覆盖,覆盖厚度不小于1.0m,防护距离为距洞口500m范围,所述增压泵设置于供水管上,一般选用IRG系列离心泵,为立式结构,进出口口径相同,且位于同一中心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使用,且可以用于在严寒地区施工的供水装置,保证了隧道冬季正常施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隧道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我公司承建的吉图珲客专JHS-1标五工区“香水隧道”属于长大隧道(全长4560米,开挖最大断面147m2)。隧道所处地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4.(TC,极端最高气温34.9°C,极端最低气温-41.8V,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为-23.4°C,属严寒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51.4mm,年最大降水量为1018.8mm,年最小降水量为463.3mm,年平均最大积雪深度37cm,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67cm。隧道供水若采用传统的高山水池供水存在以下缺点:一是需单独在隧道山顶征地,材料运输困难,施工难度较大;二是洞外供水管线过长,冬季施工时管道防护工作量大,且管道易堵塞,影响洞内施工;三是高山水池需定期进行清理,不方便。因此严寒地区隧道供水装置的设计、防护直接影响到隧道正常施工。为确保隧道冬季正常供水,我项目部专门成立了攻关小组,依据以往现场施工经验、经过技术攻关,设计了一种便于在严寒地区施工的供水装置,保证了隧道冬季正常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缺点,提供一种严寒地区隧道供水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严寒地区隧道供水装置,包括供水井、蓄水池、供水管、增压泵,所述供水井及蓄水池布置于隧道洞口附近,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池通过从蓄水池顶端伸出的管道与供水井连接,所述蓄水池的底端设置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为Φ150~250mm的无缝钢管,采用填埋防护,埋深2.0m且管壁用2层保温材料包裹;隧道内段水管管壁采用2层保温材料包裹且用细沙覆盖,覆盖厚度不小于1.0m,防护距离为距洞口500m范围,所述增压泵设置于供水管上,一般选用IRG系列离心泵,为立式结构,进出口口径相同,且位于同一中心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赵飞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