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008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包括中空筒状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轴向一端的抽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沿轴向的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抽风装置设于所述出风端,呈垂直于所述本体轴向的环状,中部开口为纱线的第一过线口;所述进风端设有纱线的第二过线口,所述第一过线口和第二过线口处分别设有导纱瓷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清纱器的清洁风顺着纱线的延伸方向带走杂质,将对纱线的损伤减到最小,同时能保证纱线侧面360°都能被清洁到,具有强力清洁效果。可以在抽风装置的内侧加设滤网,起到及时收集杂质的作用,防止飘散的杂质重新附着到纱线表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领域的清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纱线的清纱器。
技术介绍
纺织机上用的纱线本身往往附着有毛羽,并且在运行过程中还会静电吸附环境中的尘絮,造成纱线表面不够平整,影响后续纺织。因此,需使用清纱器在纺织前对纱线进行预处理,通过抽风装置将清洁风引至纱线表面,将包括毛羽和尘絮的杂质带走。但是,现有清纱器的清洁风以垂直于纱线的方向将杂质带走,容易对纱线造成损伤,削弱纱线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洁柔和而有效,便于杂质的收集和清理的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包括中空筒状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轴向一端的抽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沿轴向的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抽风装置设于所述出风端,呈垂直于所述本体轴向的环状,中部开口为纱线的第一过线口 ;所述进风端设有纱线的第二过线口,所述第一过线口和第二过线口处分别设有导纱瓷眼。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朝向所述进风端的环状抽风作业面,所述抽风作业面呈顶端开口的锥形,与所述本体轴向的夹角为锐角或者直角。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抽风作业面与所述本体轴向的夹角为 45° -75。。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抽风装置和所述进风端之间设有相对于所述本体可拆卸的环状滤网。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抽风装置和滤网固定于两端开口的套筒内,所述套筒可拆卸的与所述本体同轴相连。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滤网的通过周向边缘设置的插片卡接在所述套筒侧壁的对应凹槽中。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的清洁风顺着纱线的延伸方向带走杂质,将对纱线的损伤减到最小,同时能保证纱线侧面360°都能被清洁到,具有强力清洁效果。可以在抽风装置的内侧加设滤网,起到及时收集杂质的作用,防止飘散的杂质重新附着到纱线表面。进一步将滤网和抽风装置设置在相对于本体可拆卸的套筒上,同时滤网相对于套筒也可拆卸,能够方便本技术清纱器的定期清理和清洁效果的保证。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纱线,2、本体,21、进风端,22、出风端,4、抽风装置,41、抽风作业面,6、第一过线口,8、第二过线口,12、导纱瓷眼,14、滤网,16、套筒,α、夹角。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包括中空筒状本体2,和设于本体2轴向一端的抽风装置4。本体2包括沿轴向的进风端21和出风端22,抽风装置4设于出风端22,呈垂直于本体2轴向的环状,中部开口为纱线I的第一过线口 6 ;进风端21设有纱线I的第二过线口 8,第一过线口 6和第二过线口 8处分别设有导纱瓷眼12。抽风装置4包括朝向进风端21的环状抽风作业面41,抽风作业面41呈顶端开口的锥形,与本体2轴向的夹角α为锐角或者直角,优选45° -75。。以使清洁风在靠近出风端22时向外倾斜,避开撞击第一过线口 6,防止造成乱流,致使清洁风夹带的杂质四散重新附着到纱线I表面的情况发生。抽风装置4和进风端21之间设有相对于本体2可拆卸的环状滤网14,滤网14的中部开口与第一过线口 6和第二过线口 8同轴,且该开口处也设有导纱瓷眼12。抽风装置4和滤网14固定于两端开口的套筒16内,其中,套筒16可拆卸的与本体2同轴相连,具体可通过螺钉连接,本实施例选用套筒16和本体2螺纹连接的形式。滤网14可通过螺钉固定于套筒16,但优选为通过周向边缘设置的插片卡接在套筒16侧壁的对应凹槽中的方式固定,方便定期取下滤网14进行清理,以保证清纱器的清洁效果。沿本体2轴向,抽风作业面41至滤网14的距离为进风端21至出风端22距离的1/15-1/8。安装本技术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时,纱线I可以从第一过线口 6进、第二过线口 8出,也可以从第二过线口 8进、第一过线口 6出。但当纱线I的运行方向与清纱器中清洁风走向刚好相反时,纱线I被张紧,能够保持整齐排列;反之,纱线I可能因清洁风的力量而张紧力减小、产生弯曲,容易造成纱线I互相缠绕。抽风装置14启动后,清洁风从进风端21的第二过线口 8进入本体2内部,沿纱线I延伸方向对纱线I的360°侧面附着的杂质进行清理,清洁风夹带着杂质最终到达滤网14上,将杂质留存在滤网14上,清洁后的纱线I从清纱器中穿出,可用于纺织机纺织。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包括中空筒状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轴向一端的抽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沿轴向的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抽风装置设于所述出风端,呈垂直于所述本体轴向的环状,中部开口为纱线的第一过线口 ;所述进风端设有纱线的第二过线口,所述第一过线口和第二过线口处分别设有导纱瓷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朝向所述进风端的环状抽风作业面,所述抽风作业面呈顶端开口的锥形,与所述本体轴向的夹角为锐角或者直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作业面与所述本体轴向的夹角为45° -75。。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装置和所述进风端之间设有相对于所述本体可拆卸的环状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装置和滤网固定于两端开口的套筒内,所述套筒可拆卸的与所述本体同轴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通过周向边缘设置的插片卡接在所述套筒侧壁的对应凹槽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包括中空筒状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轴向一端的抽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沿轴向的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抽风装置设于所述出风端,呈垂直于所述本体轴向的环状,中部开口为纱线的第一过线口;所述进风端设有纱线的第二过线口,所述第一过线口和第二过线口处分别设有导纱瓷眼。本技术清纱器的清洁风顺着纱线的延伸方向带走杂质,将对纱线的损伤减到最小,同时能保证纱线侧面360°都能被清洁到,具有强力清洁效果。可以在抽风装置的内侧加设滤网,起到及时收集杂质的作用,防止飘散的杂质重新附着到纱线表面。文档编号D02J7/00GK202936552SQ20122058834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庄郁峰 申请人:吴江市科时达纺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机的强力清纱器,包括中空筒状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轴向一端的抽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沿轴向的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抽风装置设于所述出风端,呈垂直于所述本体轴向的环状,中部开口为纱线的第一过线口;所述进风端设有纱线的第二过线口,所述第一过线口和第二过线口处分别设有导纱瓷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郁峰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科时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