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911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变压器,包括铁芯、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及绕线柱,绕线柱上缠绕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均连接有接线端子;所述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设置为至少两匝,每匝至少包括两根线圈,匝与匝之间设有通风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变压器的散热效果,保证了电力变压器安全正常,高效持久运行,而且可以降低绕组线径,从而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变压器
技术介绍
电力变压器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的主要设备之一。变压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能升高电压把电能送到用电地区,还能把电压降低为各级使用电压,以满足用电的需要。总之,升压与降压都必须由变压器来完成。在电力系统传送电能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电压和功率两部分损耗,在输送同一功率时电压损耗与电压成反比,功率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反t匕。利用变压器提高电压,减少了送电损失。变压器是由绕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绕组组成,绕组之间是通过交变磁场而联系着并按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现有技术中的线圈绕组普遍采用紧密连续贴合在一起的绕制方式,导致其发热量大,散热效果不好。电力变压器的运载负荷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本身的温度,在工作过程中,只要不超过运行的最高温度,电力变压器就能保持输出最大功率的工作状态,因此变压器散热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电力变压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铁芯、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及绕线柱,绕线柱上缠绕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均连接有接线端子;所述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设置为至少两匝,每匝至少包括两根线圈,匝与匝之间设有通风间隙。所述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通风间隙间隔设置。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通风间隙等结构,提高了变压器的散热效果,保证了电力变压器安全正常,高效持久运行,而且可以降低绕组线径,从而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铁芯,2、一次绕组,3、二次绕组,4、绕线柱,5、接线端子,6、通风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铁芯1、一次绕组2、二次绕组3及绕线柱4,绕线柱4上缠绕一次绕组2和二次绕组3,一次绕组2和二次绕组3均连接有接线端子5 ;所述的一次绕组2和二次绕组3设置为至少两匝,每匝至少包括两根线圈,匝与匝之间设有通风间隙6 ;所述的一次绕组2和二次绕组3的通风间隙6间隔设置。权利要求1.电力变压器,包括铁芯、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及绕线柱,绕线柱上缠绕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均连接有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设置为至少两匝,每匝至少包括两根线圈,匝与匝之间设有通风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通风间隙间隔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变压器,包括铁芯、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及绕线柱,绕线柱上缠绕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均连接有接线端子;所述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设置为至少两匝,每匝至少包括两根线圈,匝与匝之间设有通风间隙。本技术提高了变压器的散热效果,保证了电力变压器安全正常,高效持久运行,而且可以降低绕组线径,从而降低成本。文档编号H01F27/28GK202940109SQ201220666008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专利技术者裴玉杰, 马洪闯 申请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力变压器,包括铁芯、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及绕线柱,绕线柱上缠绕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均连接有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设置为至少两匝,每匝至少包括两根线圈,匝与匝之间设有通风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玉杰马洪闯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