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包括有按设定长度供应轧钢线圈的滚筒输送机,有能将轧钢线圈按照既定长度切断的切割模具;有与切割模具平行设置的,将切割后的轧钢线圈折弯的折曲模具;有与折曲模具并列设置的,将压缩备用线压缩的压缩模具;有与压缩模具平行设置的,对压缩后的轧钢线圈实施表面成型作业,直接将轧钢线圈制作成TV屏幕框的表面成型模具;将切割模具、折曲模具、压缩模具和表面成型模具容括在一起,成为可同时驱动的冲压机;有用平行设置的连接JIG;有传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设备的安置场所更加自由化,缩小了安装困难、安装的管理费用和安装的人力。缩短了作业的时间,平均每个缩短了约5秒,保证不会发生弯曲角度的变形和偏移。(*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TV屏幕框架的制造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TV屏幕结构都是如图6中所示一样,用褐色管来装饰的外围型材结构框,或如图7所示一样,将带有一定强度的成型的型材框(本技术中的TV屏幕构造)折成四角型而固定住的框子。如上所述的成型框架,是根据所需的设计标准,进行双重压缩而完成,的两种压缩成型框,在其设计标准方面,都要求具有高度的精密性。以往的TV屏幕结构为了配合设计标准,如图8所示,通过加长设计的滚动输送机10来传送滚筒30内的轧钢线圈40,再将其弯曲处理、压缩加工,并将压缩后的轧钢线圈用切割装置20进行最终完结切割。由于TV屏幕的大型化,使得成型框架的完成品长度大约在2M左右,随着轧钢线圈在滚筒内的舒展开,需要立刻进行成型作业这样一个连贯性的工作程序,才能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并保证有效的管理。在传统的技术下,成型用框架是一边通过滚筒直接向滚筒输送机供应轧钢线圈,一边用滚筒输送机来完成它的成型作业。滚筒输送机指的是,在加长设计的铸模内,将根据设计可调整角度的滚筒接连放置,并在其间放入轧钢线圈来运作,随着轧钢线圈在滚筒间的运作,通过对滚筒进行加压,从而实现轧钢线圈外形的形成。但是,在以往的技术中,由于自动输送机设置长度过长,限制了设备放置空间,而且靠滚筒进行输送的输送工序所要求的连续性,以及切割工序而要求的工序的不连续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轧钢线的严重损失。不仅如此,在安装滚筒输送机时,要对滚筒进行细密的调整,来实现TV屏幕框架的成型,如果不是专家的话,不仅安装困难,而且角度不正确的话,在安装过程中,造成轧钢线大量浪费,同时也会产生过量的管理费用等问题。此外,依靠滚筒来进行输送时,由于对滚筒加压的力度,可能会在产品的表面产生划痕,从而导致产品价值降低,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需要在表面贴上保护膜。而且在加工后,还必须要有将保护膜剥离的一道工序,因此造成财力和人力的浪费。而且在加工制造作业流程中,由于滚筒的磨损或角度的偏离,还要进行滚筒的更换和校正,从而很多情况下不得不中断生产。这样的话,作业时间过长(生产1个大约需要15秒),而且在产品上由于经过滚筒的压力,有产生后续不良的隐患,而且为了调整滚筒等生产的准备工作,也会造成严重的材料损失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设备装置的放置场所更加自由化,并将依靠滚筒来进行的传送工序所要求的连续性,与切割工序所要求的工程不连续性的差异减至最小,且缩小了产品的生产误差,使精密生产成为可能为目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为了在新生产线的设立或者新型号的安装时,免除不需要的安装工序,减少安装人力和安装的管理费用,以及安装过程中,轧钢线圈的浪费为目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除在进行加工制造前先在轧钢线圈表面粘贴保护膜和加工制造后要剥离保护膜的工序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包括有能将从外部传送过来的轧钢线圈按照既定长度切断的切割模具;有与切割模具平行设置的,可接收切割模具切割后的轧钢线圈,并将其截断面折弯,按轧钢线圈方向形成锐角的备用压缩线的折曲模具;有与折曲模具并列设置的,可接收从折曲模具传送过来的压缩备用线,将其压缩的压缩模具;有与压缩模具平行设置的,在压缩模具进行压缩后的轧钢线圈表面实施穿孔及所需要的表面成型作业,直接将轧钢线圈制作成TV屏幕框的表面成型模具;将切割模具、折曲模具、压缩模具和表面成型模具容括在一起,成为可同时驱动的冲压机;有将各个模具上的轧钢线圈相互紧密接合,用平行设置的连接JIG;有将前一个模具加工出来的轧钢线圈,传送到下一的模具,以及将完成品传送到产品接收处的传送装置;还有按切割模具事先设定的长度来供应轧钢线圈的滚筒输送机。所述的表面成型模包括有在TV屏幕框架的表面,进行纹路形成、穿孔作业的表面模具,以及把在TV屏幕框架成型过程中,被折成了四角形的TV屏幕框架的接合处,做成型处理的成型模具,其表面模具和成型模具分开设置。本技术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使设备的安置场所更加自由化,是将滚筒输送工序所要求的作业连续性,与切割工序要求的作业不连续性的矛盾最小化的一种TV屏幕框架成型装置。而且在新线体的安装或者新型号的安装时,不需要进行安装作业,从而缩小了安装困难、安装的管理费用和安装的人力。它还杜绝了产品的生产性误差,缩短了作业的时间,平均每个缩短了约5秒,保证不会发生弯曲角度的变形和偏移。因此本技术是使精密性生产成为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a、图2b是图1的局部结构工作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模具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产品生产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工序的流程图;图6是采用本技术的装置生产出的TV屏幕框架型材的斜视图;图7是采用本技术的装置生产出TV屏幕框架成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传统技术的TV屏幕框架的滚动输送机结构示意图。其中100冲压机110切割模具120折曲模具 125备用压缩线130压缩模具 140表面成型模具150接收部200传送装置210连接夹具(JIG) 220移送工具310轧钢线圈 300滚筒输送机 370接合部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的实施例。在说明中认为对于众所周知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及有关构成方面的具体内容,是与本技术的技术核心无关,因此决定省略其内容。图1是本技术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a、图2b是图1的局部结构工作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的模具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的产品生产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工序的流程图;图6是采用本技术的装置生产出的TV屏幕框架型材的斜视图;图7是采用本技术的装置生产出的TV屏幕框架成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传统技术的TV屏幕框架的滚动输送机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将冲压机100的模具避免了分割,或将冲压机100平行装置,大范围内地将切割模具110、折曲模具120、压缩模具130以及表面成型模具140形成一体的单元模具,使轧钢线圈310的切割、弯曲、压缩和表面成型等工序得以同时实施。本技术作为完整框架模具,为将各个不同工序同时实施,每个单元都包含了一个输送用的传送装置200。传送装置200由轧钢线圈310的连接夹具(JIG)210,以水平、竖直传送工具220和遏制方式(未图示)等可进行区分。一般情况下,在框架的模具方面,此类的传送装置是众所周知的结构。比如,在框架行间插入后,在各个工序间,根据传送的轨道进行传送着的时候,有可将各轧钢线圈转入下一行模具的机械臂或者连接JIG等等。存在可将这些按照既定轨道进行传送的连接链,它的动力可以通过使用电机,或气缸等多样的方法得以实现。本技术,如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能将从外部传送过来的轧钢线圈(310)按照既定长度切断的切割模具(110);有与切割模具(110)平行设置的,可接收切割模具(110)切割后的轧钢线圈(310),并将其截断面折弯,按轧钢线圈方向形成锐角的备用压缩线(125)的折曲模具(120);有与折曲模具(120)并列设置的,可接收从折曲模具(120)传送过来的压缩备用线(125),将其压缩的压缩模具(130);有与压缩模具(130)平行设置的,在压缩模具(130)进行压缩后的轧钢线圈(310)表面实施穿孔及所需要的表面成型作业,直接将轧钢线圈(310)制作成TV屏幕框的表面成型模具(140);将切割模具(110)、折曲模具(120)、压缩模具(130)和表面成型模(140)具容括在一起,成为可同时驱动的冲压机(100);有将各个模具上的轧钢线圈(310)相互紧密接合,用平行设置的连接JIG(210);有将前一个模具加工出来的轧钢线圈(310),传送到下一的模具,以及将完成品传送到产品接收处的传送装置(200);还有按切割模具(110)事先设定的长度来供应轧钢线圈(310)的滚筒输送机(3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一鎔,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广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