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温绝热气瓶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内下封头组件和外下封头组件,内下封头组件由内下封头(1)、补强板(5)、支撑管(7)、挡圈(8)和吸附罩(9)焊接而成,外下封头组件由外下封头(3)、径向支撑板(4)和套环(6)焊接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低温绝热气瓶底部支撑结构通过设置内封头组件和外封头组件,增加了导热路径,有效降低了热量传导,同时使瓶子受力非常稳定,可靠性好;支撑管与径向支撑板套环焊死后,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抗冲击能力;支撑棒与径向支撑板套环焊接前,用装用工装将径向支撑板向下拉出一定距离,当产品盛装低温液体后,仍能保持内容器受冷具有一定的收缩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温绝热气瓶底部支撑结构,高真空低温绝热气瓶。
技术介绍
在一般的高真空低温绝热气瓶中,当内容器盛装低温液体后,内容器会热胀冷缩,使内胆的受力不稳定,此时就会影响真空夹层的热量传导,从而会破坏该绝热气瓶的可靠性,影响绝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的有效降低了热量传导,同时使瓶子受力非常稳定,可靠性好的低温绝热气瓶底部支撑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温绝热气瓶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内下封头组件和外下封头组件,内下封头组件由内下封头、补强板、支撑管、挡圈和吸附罩焊接而成,外下封头组件由外下封头、径向支撑板和套环焊接而成;外下封头与外筒体相连接,内下封头位于外筒体内、外下封头上方;在内下封头组件中,吸附罩连接在内下封头的底部,补强板位于吸附罩的底部,支撑管的顶端嵌入补强板,挡圈位于吸附罩的外围;在外下封头组件中,径向支撑板4呈向下弯曲状态固定于外下封头3上,套环套在支撑管的外围并与支撑管焊死,且位于挡圈的下方;支撑管的底端嵌入径向支撑板中。本技术低温绝热气瓶底部支撑结构,吸附罩内填满分子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低温绝热气瓶底部支撑结构通过设置内封头组件和外封头组件,增加了导热路径,有效降低了热量传导,同时使瓶子受力非常稳定,可靠性好;支撑管与径向支撑板套环焊死后,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抗冲击能力;支撑棒与径向支撑板套环焊接前,用装用工装将径向支撑板向下拉出一定距离,当产品盛装低温液体后,仍能保持内容器受冷具有一定的收缩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低温绝热气瓶底部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内下封头I外筒体2外下封头3径向支撑板4补强板5套环6支撑管7挡圈8吸附罩9。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低温绝热气瓶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内下封头组件和外下封头组件,内下封头组件由内下封头1、补强板5、支撑管7、挡圈8和吸附罩9焊接而成,外下封头组件由外下封头3、径向支撑板4和套环6焊接而成;外下封头3与外筒体2相连接,内下封头I位于外筒体2内、外下封头3上方。在内下封头组件中,吸附罩9连接在内下封头I的底部,补强板5位于吸附罩9的底部,支撑管7的顶端嵌入补强板5,挡圈8位于吸附罩9的外围,吸附罩9内填满分子筛。在外下封头组件中,径向支撑板4呈向下弯曲状态固定于外下封头3上,套环6套在支撑管7的外围并与支撑管7焊死,且位于挡圈8的下方;支撑管7的底端嵌入径向支撑板4中。在补强板5的作用下,增强了支撑管7的径向支撑刚度。吸附罩9里填满分子筛,可以有效的延长内胆、外壳高真空夹层的真空寿命,确保产品的性能。外下封头组件中径向支撑板4有一定的长度,增加了导热路径,有效降低了热量传导。在内下封头组件与外下封头组件安装后,用专用的工装将径向支撑板4与套环6的组焊接,竖直向下拉出一定距离后,将套环6与支撑管7焊死,故空瓶下径向支撑板4处于弯曲状态。当内容器盛装低温液体后,内容器因热胀冷缩,且内容器与外壳的固定端在内容器顶上,此时内容器向上会有一定的收缩,内容器向上移动,此时径向支撑板4又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弯曲消失。所以在低温状态下,瓶子受力非常稳定,可靠性好。权利要求1.一种低温绝热气瓶底部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内下封头组件和外下封头组件,内下封头组件由内下封头(I)、补强板(5)、支撑管(7)、挡圈(8)和吸附罩(9)焊接而成,外下封头组件由外下封头(3)、径向支撑板(4)和套环(6)焊接而成;外下封头(3)与外筒体(2)相连接,内下封头(I)位于外筒体(2)内、外下封头(3)上方;在内下封头组件中,吸附罩(9)连接在内下封头(I)的底部,补强板(5)位于吸附罩(9)的底部,支撑管(7)的顶端嵌入补强板(5),挡圈(8)位于吸附罩(9)的外围;在外下封头组件中,径向支撑板(4)呈向下弯曲状态固定于外下封头(3)上,套环(6)套在支撑管(7)的外围并与支撑管(7)焊死,且位于挡圈(8)的下方;支撑管(7)的底端嵌入径向支撑板(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绝热气瓶底部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吸附罩(9)内填满分子筛。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低温绝热气瓶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内下封头组件和外下封头组件,内下封头组件由内下封头(1)、补强板(5)、支撑管(7)、挡圈(8)和吸附罩(9)焊接而成,外下封头组件由外下封头(3)、径向支撑板(4)和套环(6)焊接而成。本技术低温绝热气瓶底部支撑结构通过设置内封头组件和外封头组件,增加了导热路径,有效降低了热量传导,同时使瓶子受力非常稳定,可靠性好;支撑管与径向支撑板套环焊死后,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抗冲击能力;支撑棒与径向支撑板套环焊接前,用装用工装将径向支撑板向下拉出一定距离,当产品盛装低温液体后,仍能保持内容器受冷具有一定的收缩量。文档编号F17C13/06GK202938019SQ201220625039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柳云兴, 张铁强, 孙国洪 申请人:江苏深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绝热气瓶底部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内下封头组件和外下封头组件,内下封头组件由内下封头(1)、补强板(5)、支撑管(7)、挡圈(8)和吸附罩(9)焊接而成,外下封头组件由外下封头(3)、径向支撑板(4)和套环(6)焊接而成;外下封头(3)与外筒体(2)相连接,内下封头(1)位于外筒体(2)内、外下封头(3)上方;在内下封头组件中,吸附罩(9)连接在内下封头(1)的底部,补强板(5)位于吸附罩(9)的底部,支撑管(7)的顶端嵌入补强板(5),挡圈(8)位于吸附罩(9)的外围;在外下封头组件中,径向支撑板(4)呈向下弯曲状态固定于外下封头(3)上,套环(6)套在支撑管(7)的外围并与支撑管(7)焊死,且位于挡圈(8)的下方;支撑管(7)的底端嵌入径向支撑板(4)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云兴,张铁强,孙国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深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