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769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元器件,与所述元器件连接的电容组件,所述电容组件包括焊接在PCB板上的多个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还包括:散热器;元器件的数量为多个,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顶部,沿着所述散热器的进风口的边固定。多个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位于所述散热器的进风口正前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电容组件采用焊接在PCB上的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采用这种焊接方式的电容组件,电容之间不需要铜排连接,组装光伏逆变器所采用的时间相对于使用螺装电容的光伏逆变器组装时间短,能提高光伏逆变器的组装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能源创新体制,能源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式和挑战。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光伏发电作为微电网的核心,也已成为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推广技术。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的关键装置,是利用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开通和关断作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变换装置。目前光伏逆变器所安装的电容组件包括多个螺栓安装铝电解电容,简称螺装电容。如图1所示,螺装电容能够满足大功率光伏逆变器的要求,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与功率器件电连接。电容组件的多个螺装电容需要相互间绝缘隔离,并用螺栓固定,各个螺装电容的正负极需要通过铜排连接后,再和光伏逆变器的元器件连接。这种固定方式,组装电容组件的时间较长,影响光伏逆变器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以解决上述光伏逆变器的结构安装时间长,影响光伏逆变器的组装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元器件,与所述元器件连接的电容组件,所述电容组件包括焊接在PCB板上的多个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优选地,所述PCB板上安装有铜排,通过所述铜排与所述元器件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散热器;所述元器件的数量为多个,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顶部,沿着所述散热器的进风口的边固定。优选地,所述多个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位于所述散热器的进风口正前方。优选地,所述元器件包括:整流桥、第一功率器件、第二功率器件和旁路器件。优选地,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之间的间隔不小于50_。优选地,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为IGBT。优选地,所述多个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之间,间隔不小于10mm。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中的电容组件采用焊接在PCB上的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采用这种焊接方式的电容组件,组装的光伏逆变器所采用的时间相对于螺装电容的组装时间短,能提高光伏逆变器的组装效率。相比于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螺装电解电容用铜排互联的方案,本方案采用了焊针引出式电容形成电容组件的结构,避免了由于螺装电解电容之间使用铜排连接带来的安装不便,并具有更优异的电气性能,更有利于电容的散热从而提高电容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技术光伏逆变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光伏逆变器的散热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光伏逆变器与电容组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清楚说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给出优选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参见图3,实施例中的光伏逆变器包括:元器件,与所述元器件连接的电容组件31,所述电容组件31包括焊接在PCB板上的多个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实施例中的电容组件31采用焊接在PCB上的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采用这种焊接方式的电容组件31,组装的光伏逆变器所用时间相对于采用螺装电容的光伏逆变器组装时间短,能提高光伏逆变器的组装效率。优选地,所述PCB板上焊接有铜排,通过所述铜排与所述元器件连接。优选地,参见图3,光伏逆变器还包括:散热器4 ;所述元器件的数量为多个,安装在所述散热器4的顶部,参见图2,元器件沿着所述散热器4的进风口的边固定。进风口位于散热器较长的一个侧面。采用这种固定方式与图1中的固定方式有较大区别,图1中的元器件沿散热器的风道的延伸方向固定,在气流经过风道时,带走风道顶部的器件的热量,造成靠近风道出风口位置处的气流温度会高于靠近风道进风口位置处的气流温度,从而造成靠近风道出风口位置处顶部的元器件的散热较差。采用实施例中的图2的安装方式,各个元器件沿进风口的边固定,气流经过后,带走的热量不会影响其他元器件。优选地,参见图3,所述多个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位于所述散热器4的进风口正前方。当气流经过进风口时,会带走PCB板上的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的热量。虽然电容的热量不高,但经过气流的降温,可有效提高电容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光伏逆变器的寿命。优选地,所述元器件包括:整流桥1、第一功率器件21、第二功率器件22和旁路器件3。PCB板通过铜排与第一功率器件21和第二功率器件22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功率器件21和第二功率器件22之间的间隔不小于50_。优选地,所述第一功率器件21和第二功率器件22为IGBT。优选地,所述多个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之间,间隔不小于10mm。优选地,实施例中的电容组件31中的电容的技术参数及数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电容组件耐压满足光伏逆变器要求。二、电容组件总纹波电流与光伏逆变器输出电流的比值不小于0.4。本方案采用了焊针引出式电容形成电容组件的结构,避免体积较大的螺装电容带来的安装不便,由于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体积较小,有利于电容的散热从而提高电容的使用寿命。本结果方案的散热器顶部安装有横向排列的多个元器件,且所述散热器的风道纵向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所述元器件的排列方向相互垂直。本结构设计可以有效保证散热器顶部的元器件散热均等,从而使得光伏逆变器内部元器件的整体性能稳定,散热效率更高。对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阐述的光伏逆变器装置,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元器件,与所述元器件连接的电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组件包括焊接在PCB板上的多个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焊接有铜排,通过所述铜排与所述元器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 所述元器件的数量为多个,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顶部,沿着所述散热器的进风口的边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位于所述散热器的进风口正前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包括: 整流桥、第一功率器件、第二功率器件和旁路器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之间的间隔不小于50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和第二功率器件为IGBT。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之间,间隔不小于1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元器件,与所述元器件连接的电容组件,所述电容组件包括焊接在PCB板上的多个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还包括散热器;元器件的数量为多个,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顶部,沿着所述散热器的进风口的边固定。多个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位于所述散热器的进风口正前方。本技术中的电容组件采用焊接在PCB上的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采用这种焊接方式的电容组件,电容之间不需要铜排连接,组装光伏逆变器所采用的时间相对于使用螺装电容的光伏逆变器组装时间短,能提高光伏逆变器的组装效率。文档编号H02M7/42GK202940745SQ201220624950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元器件,与所述元器件连接的电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组件包括焊接在PCB板上的多个焊针引出式电解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黄小光苏位峰翁海清卫三民苟锐锋李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