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飞轮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749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电动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机飞轮固定机构,包括飞轮和电机轴,所述飞轮安装孔穿过电机轴,所述飞轮中心孔处开有一个直径大于中心孔的盲孔,所述盲孔与中心孔同心,在飞轮中心孔内部形成台阶孔,所述台阶孔与电机轴形成的环形槽内设置有大小适当的胀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飞轮固定机构,采用胀套和环形槽固定飞轮,结构简单,拆卸比较容易,飞轮固定安全可靠,同时加工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电动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机飞轮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电机飞轮的主要作用是增大电机的转动惯量,在运行期间减少对整个系统的冲击损害,保证电机的平稳运行。为了增加飞轮的转动惯量,部分飞轮的外径尺寸做的较大,重量很重,如何固定并能方便的装拆飞轮是电机设计和车间装配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采用紧固件连接或热套过盈等常规固定方法都有不足之处,比如装拆过程较为复杂,不方便用户现场维护,并且电机轴与飞轮配合处加工要求较高,设计和加工均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从而实现电机飞轮固定机构。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飞轮固定机构,包括飞轮和电机轴,所述飞轮安装孔穿过电机轴,所述飞轮中心孔处开有一个直径大于中心孔的盲孔,所述盲孔与中心孔同心,在飞轮中心孔内部形成台阶孔,所述台阶孔与电机轴形成的环形槽内设置有大小适当的胀套。由于胀套是标准件,具体选型、计算、安装拆卸等要求可以参考JB/T7934-1999《胀紧联接套型式与基本尺寸》,使用时可根据要求核算并选择合适的飞轮形式,进而确定轴的配合尺寸,以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电机飞轮固定机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加工成本较低。2.本技术的电机飞轮固定机构采用胀套和环形槽固定飞轮,拆卸比较容易,飞轮固定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电机飞轮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电机飞轮固定机构做更加详细的描述。实施例:参见图1:1_电机轴,2-胀套,3-飞轮。本技术的电机飞轮固定机构包括飞轮3和电机轴I,所述飞轮3安装孔穿过电机轴1,所述飞轮3中心孔处开有一个直径大于中心孔的盲孔,所述盲孔与中心孔同心,在飞轮3中心孔内部形成台阶孔,所述台阶孔与电机轴I形成的环形槽内设置有大小适当的胀套2。0015 所述胀套2的规格采用JB/T7943-1999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飞轮固定机构,包括飞轮和电机轴,所述飞轮安装孔穿过电机轴,其特征是:所述飞轮中心孔处开有一个直径大于中心孔的盲孔,所述盲孔与中心孔同心,在飞轮中心孔内部形成台阶孔,所述台阶孔与电机轴形成的环形槽内设置有大小适当的胀套。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机飞轮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套的规格采用JB/T7934-199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工程电动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机飞轮固定机构,包括飞轮和电机轴,所述飞轮安装孔穿过电机轴,所述飞轮中心孔处开有一个直径大于中心孔的盲孔,所述盲孔与中心孔同心,在飞轮中心孔内部形成台阶孔,所述台阶孔与电机轴形成的环形槽内设置有大小适当的胀套。本技术的电机飞轮固定机构,采用胀套和环形槽固定飞轮,结构简单,拆卸比较容易,飞轮固定安全可靠,同时加工成本较低。文档编号H02K7/02GK202940686SQ201220647938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陈辉, 曲振业, 杜振坤 申请人: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飞轮固定机构,包括飞轮和电机轴,所述飞轮安装孔穿过电机轴,其特征是:所述飞轮中心孔处开有一个直径大于中心孔的盲孔,所述盲孔与中心孔同心,在飞轮中心孔内部形成台阶孔,所述台阶孔与电机轴形成的环形槽内设置有大小适当的胀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曲振业杜振坤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