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失步检测系统及包括失步检测系统的失步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0710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失步检测系统及包括失步检测系统的失步检测装置,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失步检测系统包括电源、整流滤波单元、稳压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一延时单元、微型继电器及第五二极管;一种包括失步检测系统的失步检测装置,包括电动机、机械接手、皮带、主动滚筒、从动滚筒、第一永磁铁、第二永磁铁、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及第四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皮带运输机滚筒转速与电动机相对应的转速是否同步进行在线监测,确保皮带运输机运行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失步检测系统及包括失步检测系统的失步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皮带运输机在冶金行业广泛应用,皮带运输机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皮带运输机主动滚筒转速与电动机相对应的转速不同步的故障,因该皮带运输机的运行速度减缓或者停转,而前级皮带运输机正常运行,就会造成前级皮带运输机的料斗发生严重的堵料事故;如果发生皮带运输机从动滚筒转速与电动机相对应的转速不同步的故障,因该皮带运输机的主动滚筒转速与电动机相对应的转速同步,会将皮带磨损或拉断。产生皮带运输机滚筒转速与电动机相对应的转速不同步(即失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电动机内部断轴,(2)电动机与减速机之间的机械接手内部尼龙棒被切断(液力耦合器失压),(3)减速机内部故障,(4)滚筒内部断轴或轴承损坏。针对上述问题,必须研制一种检测装置进行在线监测,一旦发生故障及时报警并停机,确保皮带运输机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设备安全的失步检测系统及包括失步检测系统的失步检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失步检测装置,包括电源、整流滤波单元、稳压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一延时单元、微型继电器及第五二极管;所述电源依次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所述稳压单元、所述第一滤波单元、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及所述微型继电器线圈连接,然后所述微型继电器线圈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连接形成回路,所述第一延时单元与所述微型继电器线圈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反向并联在微型继电器线圈两端,所述微型继电器的常开接点接在皮带机控制系统中;所述整流滤波单元、所述稳压单元、所述第一滤波单元、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均接地。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延时单元;所述第二延时单元一端与所述第一延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另一端与所述微型继电器线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包括交流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及第一电容器;所述交流变压器第一线圈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交流变压器第二线圈并联在由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及所述第四二极管组成的桥式电路其中两端,所述第一电容器并联在由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及所述第四二极管组成的桥式电路另外两端。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稳压单元为三端稳压器;所述三端稳压器输入端及接地端并联在所述第一电容器两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滤波单元为第二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器并联在所述三端稳压器输出端、接地端两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包括第一电位器、第一电阻、第三电容器、第一磁感应开关、第一三极管及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电位器、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三电容器串联后并联在所述第二电容器的两端,所述第一磁感应开关并联在所述第三电容器的两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并联在所述第三电容器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包括第二电位器、第二电阻、第四电容器、第二磁感应开关、第三三极管及第四三极管;所述第二电位器、所述第二电阻及所述第四电容器串联后并联在所述第二电容器的两端,所述第二磁感应开关并联在所述第四电容器的两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并联在所述第四电容器的两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及所述第五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失步检测系统的失步检测装置,包括电动机、机械接手、皮带、主动滚筒、从动滚筒、第一永磁铁、第二永磁铁、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及第四支架;所述电动机与所述机械接手连接,所述机械接手与所述主动滚筒同轴连接,所述主动滚筒与所述从动滚筒通过所述皮带连接,所述第一永磁铁安装在主动滚筒的内壁外侦U,所述第二永磁铁安装在从动滚筒的内壁外侧,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主动滚筒靠近内壁的外侧两端,所述第三支架、所述第四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从动滚筒靠近内壁的外侧两端;所述失步检测系统有2套,2套失步检测系统封装在皮带机控制系统电源箱中;将2个所述第一磁感应开关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及所述第三支架上,将2个所述第二磁感应开关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及所述第四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感应开关、所述第二磁感应开关、滚筒轴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永磁铁、第二永磁铁随滚筒每转360°,都会扫过第一次感应开关及第二磁感应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永磁铁刚好扫到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磁感应开关时,所述第一永磁铁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磁感应开关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10mm之间;所述第一永磁铁刚好扫到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磁感应开关时,所述第一永磁铁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磁感应开关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10mm之间;所述第二永磁铁刚好扫到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一磁感应开关时,所述第二永磁铁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一磁感应开关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10mm之间;所述第二永磁铁刚好扫到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二磁感应开关时,所述第二永磁铁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二磁感应开关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10mm之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失步检测系统及包括失步检测系统的失步检测装置,通过对皮带运输机滚筒转速与电动机相对应的转速是否同步进行在线监测,确保皮带运输机运行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失步检测系统的失步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失步检测系统的控制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失步检测系统的结构框架图;其中,1-电动机,2-机械接手,3-皮带,4.1-主动滚轮,4.2_从动滚轮,5.1-第一永磁铁,5.2-第二永磁铁,6.1-第一支架,6.2-第二支架,6.3-第三支架,6.4-第四支架,N-零线,L-火线,T-交流变压器,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5+第五二极管,IC一三段稳压器,C1+第一电容器,C2+第二电容器,C3—第三电容器,C4一第四电容器,R1—第一电阻,R2一第二电阻,W1 一第一电位器,W2—第二电位器,DK1—第一磁感应开关,DK2—第二磁感应开关,BG1-第一三极管,BG2+第二三极管,BG3+第三三极管,BG4-第四三极管,KA—微型继电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失步检测系统及包括失步检测系统的失步检测装置。包括电源、整流滤波单元、稳压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一延时单元、第二延时单元、微型继电器KA及第五二极管D5 ;整流滤波单元包括交流变压器T、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及第一电容器C1;稳压单元优选三端稳压器IC ;第一滤波单元为第二电容器C2 ;第一延时单兀包括第一电位器W1、第一电阻R1、第三电容器C3、第一磁感应开关DK1、第一三极管BG1及第二三极管BG2 ;第二延时单元包括第二电位器W2、第二电阻R2、第四电容器C4、第二磁感应开关DK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失步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整流滤波单元、稳压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一延时单元、微型继电器及第五二极管; 所述电源依次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所述稳压单元、所述第一滤波单元、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及所述微型继电器线圈连接,然后所述微型继电器线圈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连接形成回路,所述第一延时单元与所述微型继电器线圈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反向并联在微型继电器线圈两端,所述微型继电器常开接点接在皮带机控制系统中; 所述整流滤波单元、所述稳压单元、所述第一滤波单元、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均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幼生龚九宏王成钱瑞梁献李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