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螺栓与垫圈组立机的组立轮,其包括依序沿着轴向排列的一内盘、一中盘及一外盘,内盘及外盘的环型外周缘分别设有一相向突出的限止片,所述中盘包括一调整环及一固定盘,调整环为扁平的环体,其中心设有一结合孔,而固定盘是一扁平的板体,其环型外周缘间隔设有多数个轴向突出且位于调整环外围的挡块,于两挡块之间形成一凹槽,欲组立的螺栓以其螺栓头置于调整环外周缘以及两挡块之间的凹槽内,当螺栓的螺栓头规格改变时,只要更换不同外径的调整环即可,藉此达到降低中盘制造成本的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将螺栓与垫圈加以组立的专用机械,尤指该组立机喊的可调 整式组立轮。
技术介绍
为了预先将垫圈组装于螺栓上,并且防止垫圈脱出,于是有业者开发一种螺栓 与垫圈的组立机,在螺栓未齢以前,将垫圈套设于螺栓的杆体上,再縦至 mia行齢作业,所成型的螺鈔卜径即大于垫圈的内径,如此,垫圈即无法脱出。丽见有的组立机是于机台上设有一如图6所示的组立轮6 0,于该组立轮6 0环型 的周围设有一螺栓输,置7 0、 一以上垫圈震动输,置8 0 、 9 0,将未, 的螺栓1 0藉由螺栓输魏置7 0 —一送至组立轮6 0的环型周壁,并且使蠊栓1 0 、歸环型周壁位移至垫圈震动输it^S 8 0、 9 0处,j趨圏8 1 、 9 1 一一地 套A!fei栓l 0的杆体上,即完成组立作业,再沿着组立轮6 O环型周缘输出于一辗 牙机9 5。请同时参阅图6、 7、 8所示,所述的组立轮6 0包括一藉以固定于机台的内盘 6 1、 一可被机台的传动轴带动旋转的中盘6 2、以及一固定于内盘6 l的外盘6 3,于中盘6 2的环型周缘设有多数个突出的挡块6 2 0,以在两挡块6 2 0之间 形成一凹槽6 2 1,而内盘6 1与夕卜盘6 3的环型外周缘同一位置设有一螺栓输入 口 6 1 0 、 6 3 0,戶;M!^栓输J^g7 0即衔接于螺栓输入口 610、 6 3 0, 以供螺栓1 0由该处输入,且螺栓头1 1插置于中盘6 2的凹槽6 2 1内而限止于 两挡块6 2 0之间。又于内盘6 l及外盘6 3环型外周缘上分别设有一环相向突出的限止片6 1 2 、 6 3 2,两限止片612、 6 3 2之间具有一段间隙,该间隙大于螺栓1 0的 杆体直径,但小于螺栓头l l的外周缘,因此,螺栓l 0itA中盘6 2以后,中盘 6 2被传动轴带动旋转,即可以如图9、 IO所示,使,l 0的螺栓头1 l位于两 挡块6 2 0与两限止片6 1 2、 6 3 2所围成的凹槽6 2 1内,而被中盘6 2带动位移。然而,当所欲敏的螺栓规格改变,致使螺栓头超出Plih片与凹槽的高度距离 时,即需要更换另一只适合的中盘,譬如,倘若螺栓头规格较大时,需要更换一只 凹嫩深的中盘。但每一中盘的环型外周缘均需要加工成间隔的挡舰凹槽,而挡 块及凹槽的加工耗时而成本颇高,对于加工业者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组立轮的中盘高成本的缺陷所为的设计,以期达到降 低中盘成本的目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将组立l&包括三个同轴且沿着轴 向,设置的一内盘、 一中 —外盘,中盘位于内盘与夕卜盘之间,且内盘与外盘 的外周缘分别设有一相向突出的限止片,其中该中盘包括-一调整环,为中心设有一结合孔的环体;一固定盘,以可拆状结合于调整环的其中一端面,该固定盘的中心设有一穿孔, 而环型外周缘上设有多数个朝向调整环该侧轴向突出的挡块,两挡±央之间形成一凹 槽,且所述调整环的外周缘小于各挡i央所围成的内周缘。,行组立的螺栓以其螺栓头置于调整环外周缘与两挡块之间的凹槽内。 实施,技术手段以后,本技术可获得的具体效益为 由于中盘由调整环及固定^0f组成,且仅有固定傲卜周缘设有挡舰凹槽,该 固定盘雨己合多只不同夕卜周缘的调整环,当織fi^且立的螺栓头规格改变时,只要 更换不同夕卜径的调整环,即可以调整成不同的凹槽深度,以容设螺栓头,而由于调 整环相较于固定盘而識容易制造,因此,可大幅斷氐制造多种规格的中誠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中盘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中盘与螺栓的平面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规格的中盘与螺栓的平面组合示意图。图6是现有螺栓与垫圈组立机的组立轮的前视示意图。图7是现有螺栓与垫圈组立机的组立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8是现有螺栓与垫圈组立机的组立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是现有组立轮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10是现有组立轮的中盘平面示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 0 ) ( 1 0 A)螺栓(1 1 ) ( 1 1 A)螺栓头(2 0 )内盘 (2(22) P艮止片 (3(31) 调整环 (3(32) 固定盘 (3 (32"挡块 (3 (4 0 )夕卜盘 (6 (6 1)内盘(6 1 0 ) ( 6 3 0 )螺栓输入口 (6 1 2 ) ( 6 3 2 )限止片 (62)中盘 (6(6 2 1 )凹槽 (6 (70)螺栓输送装置 (8 0 ) ( 9 0 )垫圈震动, (8 1 ) ( 9 1 )垫圈 (95)辗牙机1 ) (4 1 )螺栓输入口0 )中盘1 0 )结合孑L2 0 )凸座 2 2 )凹槽 0 )组立轮2 0 )挡块 3)外盘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所,螺栓与垫圈组立机的组立轮f,包括同轴 且沿着轴向依序设置的一内盘2 0、 一中盘3 0及一外盘4 0,中盘3 O位于内盘 2 0与外盘4 O之间,而内盘2 0及外盘4 0的板体上仍然设有一相应的螺栓输入 口2 1、 4 1,而其外周缘分别设有相向突出的限止片2 2,本技术主要针对 中盘3 0的结构进《亍改良。请同B寸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朋述的中盘3 0包括一调整环3 1及一固定盘3 2 ,调整环3 1为扁平的环体,其中心设有一结合 L 3 10,而固定盘3 2是一扁平的板体,其以可拆状结合于调整环3 l的其中一端面,其中心设有一穿孔,以相 应结合于组立机的传动轴上,又于固定盘3 2的环型外周缘间隔设有多数个朝向调 整环3 U亥侧轴向突出的挡块3 2 1,于两挡块3 2 l之间形成一凹槽3 2 2,且 该调整环3 l的外周缘小于各挡块3 2 l所围成的内周缘,又于固定盘3 2朝向调 整环3 l该端面上设有一轴向突出的凸座3 2 0,而调整环3 l中心设有结合孔3 1 0,该结合孔3 1 0套设于该凸座3 2 O夕卜周缘,再以多数支螺栓穿置固定于调 整环3 1及固定盘3 2的盘面上。请参阅图3、 4所示,组立轮的组合剖面示意图,中盘3 0夹制于内盘2 0及 外盘4 0之间,且中盘3 0的调整环3 l及固定盘3 2相互套设结合,当螺栓l 0的螺栓头1 1穿置于组立轮时,螺栓头1 1位于调整环3 1环型外周缘与限止片2 2之间的凹槽3 2 2范围内。本技术的设计使中盘3 0的一只固定盘3 2可以搭配多只不同外径调整 环3 l使用,而每一调整环3 l的结合孔3 1 O内周缘均相同,以配合套设于固定 盘3 2的凸座3 2 0上,藉由更换不同外径的调整环3 1即可以改变凹槽3 2 2的 深度。如图4一5所示,当螺栓l 0 A的螺栓头l 1 A规格变大时,只要更换成外径 较小的调整环3 1A,即可以加深位于两挡块3 2 l之间的凹槽3 2 2深度,使螺 栓头11A得以容置其间。换句话说,本技术的中盘结构设计,只要制造多只不同外径的调整环,搭 配同一只固定盘,即可调整成不同规格的中盘,而调整环制造容易可大幅降低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螺栓与垫圈组立机的组立轮,该组立轮包括三个同轴且沿着轴向依序设置的一内盘、一中盘及一外盘,中盘位于内盘与外盘之间,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栓与垫圈组立机的组立轮,该组立轮包括三个同轴且沿着轴向依序设置的一内盘、一中盘及一外盘,中盘位于内盘与外盘之间,且内盘与外盘的外周缘分别设有一相向突出的限止片,其特征在于: 该中盘包括: 一调整环,为中心设有一结合孔的环体; 一固定盘,以可拆状结合于调整环的其中一端面,该固定盘的中心设有一穿孔,而环型外周缘上设有多数个朝向调整环该侧轴向突出的挡块,两挡块之间形成一凹槽,且所述调整环的外周缘小于各挡块所围成的内周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杰,
申请(专利权)人:玟旸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