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平叶片坯料的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599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6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平叶片坯料的定位结构,其能解决现有坯料在锻模中因无有效的定位装置而导致坯料在模锻过程中材料流动不均匀、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并能有效降低模具由于磨损而引起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同时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锻模,在锻模下模块的叶冠型腔外侧端部设置有搁料台,待加工坯料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搭子,坯料放置于锻模具型腔内、其定位搭子由搁料台限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透平叶片的模锻
,具体为一种透平叶片坯料的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坯料是棒料与锻件的一个过渡,而坯料在模具型腔内的摆放位置则对锻件的最终成形结果有较大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常会遇到同一批坯料的尺寸差距不大但是锻后的锻件尺寸却差别较大的情况,这往往是由于坯料在模具型腔中的定位情况决定的。对于叶片类锻件来说,尤其是针对动叶片,通常在设计坯料以及模具时没有设置相应的定位措施,导致坯料在锻造过程中材料流动不均匀,特别是对于叶冠、叶根扭角较大的叶片,即使在模具型腔的易流动侧加设阻尼也不能很好得起到坯料定位效果,从而导致材料利用率低;另外坯料流动的不均匀性使得材料在模腔内的分布相对集中,变形抗力大,导致模具磨损严重,大大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引起锻造设备的损伤;此外,以往由于没有坯料定位结构,操作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坯料的定位,造成坯料的温降大、坯料不能在相对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成型,以致于加工火次多,能耗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平叶片坯料的定位结构,其能解决现有坯料在锻模中因无有效的定位装置而导致坯料在模锻过程中材料流动不均匀、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并能有效降低模具由于磨损而引起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同时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锻模,在所述锻模下模块的叶冠型腔外侧端部设置有搁料台,待加工坯料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搭子,所述坯料放置于所述锻模具型腔内、其定位搭子由所述搁料台限位。采用本技术透平叶片坯料的定位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对坯料进行定位,从而保证坯料在模锻过程中材料流动的均匀性,既而提高材料利用率,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模具的磨损,从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另外,本技术方便实用,能大大减少现场操作人员放置坯料所需要的定位时间,同时也降低了坯料定位产生的温降,使坯料在相对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成型,达到减少火次、降低能耗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现场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透平叶片坯料的定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锻模下模块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中待加工坯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结构包括锻模1,在锻模I型腔的叶冠型腔外侧端部设置有搁料台2,待加工坯料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搭子4,坯料3放置于锻模I型腔内、其定位搭子4由搁料台2限位。权利要求1.一种透平叶片坯料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锻模,在所述锻模下模块的叶冠型腔外侧端部设置有搁料台,待加工坯料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搭子,所述坯料放置于所述锻模具型腔内、其定位搭子由所述搁料台限位。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平叶片坯料的定位结构,其能解决现有坯料在锻模中因无有效的定位装置而导致坯料在模锻过程中材料流动不均匀、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并能有效降低模具由于磨损而引起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同时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锻模,在锻模下模块的叶冠型腔外侧端部设置有搁料台,待加工坯料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搭子,坯料放置于锻模具型腔内、其定位搭子由搁料台限位。文档编号B21J13/08GK202934070SQ201220649280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徐烽, 陈鹏 申请人: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平叶片坯料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锻模,在所述锻模下模块的叶冠型腔外侧端部设置有搁料台,待加工坯料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搭子,所述坯料放置于所述锻模具型腔内、其定位搭子由所述搁料台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烽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