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墙式压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5808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6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墙式压底机,本墙式压底机在机台设有从上往下压抵鞋子的压杆、对鞋底进行压抵的墙式压持机构以及为墙式压持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所述墙式压持机构包括从下往上对鞋底进行压持的底部压持部和对鞋底周面进行压持的侧面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压持部包括若干个底部缸体,每个底部缸体的活塞杠的上端设有一个杠杆机构,每个活塞杠的上端设置在杠杆机构的中间位置,所述杠杆机构两端分别都设有底部压抵块,所述底部缸体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在没有增加活动阀的前提,引入杠杆结构,翻倍增加了底部压抵块的数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鞋的墙式压底机,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提供更多相抵点的墙式压底机。
技术介绍
现在从制鞋行业来说,一般鞋底与鞋材的成型和结合,主要是利用压底机进行加压成型,压底机的主要结构就是包括在机台上的墙式压持机构和往下压鞋子的压杆,墙式压持机构都是包括很多个压抵块,放入鞋子后,由动力机构对于压抵块传动,压抵块慢慢对鞋底进行加压,但是通常情况下对压抵块的数量有一定要求,但是由于生产成本的限制,和实际操作不能实现多个活动阀一一对应带动压抵块进行加压,则使得鞋底加压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则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高加压面积且能够根据鞋底进行微调的墙式压底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墙式压底机,本墙式压底机在机台设有从上往下压抵鞋子的压杆、对鞋底进行压抵的墙式压持机构以及为墙式压持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所述墙式压持机构包括从下往上对鞋底进行压持的底部压持部和对鞋底周面进行压持的侧面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压持部包括若干个底部缸体,每个底部缸体的活塞杠的上端设有一个杠杆机构,每个活塞杠的上端设置在杠杆机构的中间位置,所述杠杆机构两端分别都设有底部压抵块,所述底部缸体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侧面压持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压抵鞋底周面的侧面压抵块,所述侧面压抵块一侧面与鞋底周面相抵,侧面压抵块另一侧面与侧面缸体的活塞杠连接,所述侧面缸体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侧面压抵块的下底面压在底部压抵块的上表面,所述侧面压持部与机台之间设有回复弹簧。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一个主油缸,所述主油缸通过底部油管接向底部缸体提供液压动力,所述主油缸通过侧面油管接向侧面压持部提供液压动力。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在没有增加活动阀的前提,引入杠杆机构,翻倍增加了底部压抵块的数量,且由于杠杆原理,则在加压过程,相邻的两个底部压抵块会因为鞋底纹路的不同,进行微调,除此之外由于侧面压抵块的下底面压在底部压抵块的上表面,则侧面压持部会跟着底部压持部的向上移动而运动,且回复可通过回复弹簧进行,保证了鞋底周面加压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基于现有的墙式压底机的结构上,对压抵块与活动阀之间可以采用杠杆的连接方式,除了可增加了一倍的压抵块数量,使得加压过程中,压力分布更加均匀,且由于杠杆原理,则相邻的两个压抵块可以自行微调。基于上述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结构:参见图1、图2,一种新型的墙式压底机,本墙式压底机在机台设有从上往下压抵鞋子的压杆1、对鞋底进行压抵的墙式压持机构以及为墙式压持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2,墙式压持机构包括从下往上对鞋底进行压持的底部压持部和对鞋底周面进行压持的侧面压持部,底部压持部包括若干个底部缸体3,每个底部缸体3的活塞杠4的上端设有一个杠杆机构5,每个活塞杠4的上端设置在杠杆机构5的中间位置,杠杆机构5两端分别都设有底部压抵块6,底部缸体2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侧面压持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压抵鞋底周面的侧面压抵块7,侧面压抵块7 一侧面与鞋底周面相抵,侧面压抵块7另一侧面与侧面缸体的活塞杠8连接,侧面缸体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侧面压抵块7的下底面压在底部压抵块6的上表面,侧面压抵块与活塞杆之间也可以加设杠杆结构以增加其数量和受力均匀程度,侧面压持部与机台9之间设有回复弹簧10,具体是侧面压持部的下部和机台9之间设有弹簧,为了当侧面压持部随着底部压持部上升后,可由回复弹簧提供向下回复的力,动力机构包括一个主油缸,主油缸通过底部油管接向底部缸体提供液压动力,主油缸通过侧面油管接向侧面压持部提供液压动力,除此之外动力机构也可以采用传统的气压方式,其结构跟液压类似,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接替换,底部压抵块和侧面压抵块都可采用橡胶制成。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先将鞋底放入由底部压持部和侧面压持部形成的加压槽内,然后将压杆I向下压住鞋子,然后驱动主油缸提供动力,则底部缸体的活塞杆4带动底部压抵块6向上运动,同理侧面压抵块也同时对鞋底周面进行加压,并且会在底部压抵块的带动下上升,当加压完成后,底部压抵块6由活塞杆4作用下降,而侧面压抵块会因为回复弹簧10的作用下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没有增加活动阀的前提,引入杠杆机构,翻倍增加了底部压抵块的数量,且由于杠杆原理,则在加压过程,相邻的两个底部压抵块会因为鞋底纹路的不同,进行微调,除此之外由于侧面压抵块的下底面压在底部压抵块的上表面,则侧面压持部会跟着底部压持部的向上移动而运动,且回复可通过回复弹簧进行,保证了鞋底周面加压的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墙式压底机,本墙式压底机在机台设有从上往下压抵鞋子的压杆(I)、对鞋底进行压抵的墙式压持机构以及为墙式压持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2),所述墙式压持机构包括从下往上对鞋底进行压持的底部压持部和对鞋底周面进行压持的侧面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压持部包括若干个底部缸体(3),每个底部缸体(3)的活塞杠(4)的上端设有一个杠杆机构(5),每个活塞杠(4)的上端设置在杠杆机构(5)的中间位置,所述杠杆机构(5)两端分别都设有底部压抵块¢),所述底部缸体(2)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墙式压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压持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压抵鞋底周面的侧面压抵块(7),所述侧面压抵块(7) —侧面与鞋底周面相抵,侧面压抵块(7)另一侧面与侧面缸体的活塞杠(8)连接,所述侧面缸体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侧面压抵块(7)的下底面压在底部压抵块(6)的上表面,所述侧面压持部与机台(9)之间设有回复弹簧(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墙式压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一个主油缸,所述主油缸通过底部油管接向底部缸体提供液压动力,所述主油缸通过侧面油管接向侧面压持部提供 液压动力。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墙式压底机,本墙式压底机在机台设有从上往下压抵鞋子的压杆、对鞋底进行压抵的墙式压持机构以及为墙式压持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所述墙式压持机构包括从下往上对鞋底进行压持的底部压持部和对鞋底周面进行压持的侧面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压持部包括若干个底部缸体,每个底部缸体的活塞杠的上端设有一个杠杆机构,每个活塞杠的上端设置在杠杆机构的中间位置,所述杠杆机构两端分别都设有底部压抵块,所述底部缸体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在没有增加活动阀的前提,引入杠杆结构,翻倍增加了底部压抵块的数量。文档编号A43D35/00GK202932184SQ201220438759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夏正义, 罗兵 申请人:温州市大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墙式压底机,本墙式压底机在机台设有从上往下压抵鞋子的压杆(1)、对鞋底进行压抵的墙式压持机构以及为墙式压持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2),所述墙式压持机构包括从下往上对鞋底进行压持的底部压持部和对鞋底周面进行压持的侧面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压持部包括若干个底部缸体(3),每个底部缸体(3)的活塞杠(4)的上端设有一个杠杆机构(5),每个活塞杠(4)的上端设置在杠杆机构(5)的中间位置,所述杠杆机构(5)两端分别都设有底部压抵块(6),所述底部缸体(2)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正义罗兵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大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