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汉峰专利>正文

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459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6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它能有效地克服现有注射器存在的操作不便的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注射器,具有套管,套管内装有可前后移动的针体,所述套管管体上开设移动槽,移动槽的上端部设置定位螺栓,针体后端一侧设置手柄,针体后端连接注射器针筒。根据针头刺入肌肉的深度固定螺栓,有效地控制肌肉注射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直接涉及医用注射器
技术介绍
在医院治疗室,对病人进行肌肉注射时,一般要用注射器靠人工进行注射,由于目前注射器结构十分简单,在操作时,注射深度较难控制,对医护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由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不当造成的医疗事故越来越多,给医护工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注射器,它能有效地克服现有注射器存在的操作不便的弊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注射器,具有套管,套管内装有可前后移动的针体,所述套管管体上开设移动槽,移动槽的上端部设置定位螺栓,针体后端一侧设置手柄,针体后端连接注射器针筒。根据针头刺入肌肉的深度固定螺栓,有效地控制肌肉注射深度。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注射器,具有套管1,套管I内装有可前后移动的针体2,套管I管体上开设移动槽3,移动槽3的后端部设置定位螺栓5,针体2后端一侧设置手柄4,针体2 后端连接注射器针筒6,根据针头刺入肌肉的深度固定螺栓5,有效地控制肌肉注射深度。权利要求1.一种注射器,具有套管(1),套管(1)内装有可前后移动的针体(2),套管(1)管体上开设移动槽(3),移动槽(3)的后端部设置定位螺栓(5),针体(2)后端一侧设置手柄(4),针体(2)后端连接注射器针筒(6),根据针头刺入肌肉的深度固定螺栓(5),有效地控制肌肉注射深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它能有效地克服现有注射器存在的操作不便的弊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注射器,具有套管,套管内装有可前后移动的针体,所述套管管体上开设移动槽,移动槽的上端部设置定位螺栓,针体后端一侧设置手柄,针体后端连接注射器针筒。根据针头刺入肌肉的深度固定螺栓,有效地控制肌肉注射深度。文档编号A61M5/178GK103100133SQ20111035721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张汉峰 申请人:张汉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器,具有套管(1),套管(1)内装有可前后移动的针体(2),套管(1)管体上开设移动槽(3),移动槽(3)的后端部设置定位螺栓(5),针体(2)后端一侧设置手柄(4),针体(2)后端连接注射器针筒(6),根据针头刺入肌肉的深度固定螺栓(5),有效地控制肌肉注射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汉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汉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