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多点测温缆式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4383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6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层多点测温缆式传感器,用于煤堆测温,包括:测温元件1、内护套2、外护套3。内护套2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包裹在测温元件1的外围,外护套3为碳纳米管合成材料,包裹在内护套2的外围,测温元件1根据需要测温范围选定,不限于总线式测温元件、数字式测温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时根据煤堆的形状特点进行铺设,可以垂直插入煤堆、水平铺设在煤堆底部、环绕在煤堆周围,铺设方式灵活方便。该装置具有耐高温、耐冲击、耐拉、高耐磨的优点,克服了已有技术中受煤炭介质的影响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层多点测温缆式传感器,用于煤堆内部温度的测量。
技术介绍
储煤场、储煤筒仓的广泛应用,对煤堆内部温度测量的传感器需求迫切,然而现有技术的煤堆内部温度测量的传感器存在耐磨性差、韧性差、寿命短的问题,满足不了储煤环境的特殊性需求。近些年随着碳纳米管材料的深入研究,其应用的领域更加广泛,但是将其应用在煤场测温领域现有技术中还未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高耐磨,韧性好,便于安装的煤层多点测温缆式传感器。用于煤堆内部测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煤层多点测温缆式传感器包括测温元件1、包裹测温元件I的内护套2、包裹内护套的外护套3,测温元件I根据需要测温范围选定,不限于总线式测温元件、数字式测温元件,其特征在于外护套3是由碳纳米管材料制成。所述的内护套2由耐高温、绝缘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起保护测温元件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是首次将碳纳米管材料应用在煤场测温领域,解决了该领域中一直想要解决的储煤环境中因落煤的冲击砸坏缆式传感器的问题,给储煤用户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的测温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外护套3使用碳纳米管材料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层多点测温缆式传感器包括测温元件1、包裹测温元件1的内护套2、包裹内护套的外护套3,测温元件1根据需要测温范围选定,不限于总线式测温元件、数字式测温元件,其特征在于外护套3是由碳纳米管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军王雷陈晓培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中矿奥特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