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机用转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036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机用转盘机构,其中,包括有转盘以及转盘驱动装置,转盘盘心贯穿设有与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外径相适配的盘心孔,转盘驱动装置与转盘传动连接,转盘上设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夹持穿过盘心孔的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将送料机构与折弯成型机构联系在一起、同时可以对待加工的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进行固定角度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或通信产品耦合线成型机的
,尤其是一种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机用转盘机构
技术介绍
当两个无屏蔽的传输线紧靠在一起时,由于各个传输线的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在传输线之间可以有功率耦合,这种传输线叫做耦合传输线。在定向耦合器、混合网络、滤波器、移相器、对称-不对称变换器、匹配网络和各种其他使用电路中,耦合线被广泛适用。由于电磁场的耦合,一对耦合线可以支持两种不同的传输模式,这两种模式具有不同的特性阻抗。如果耦合线是嵌在均匀介质中,则两种传播模式的传播速度相等。现有技术中,输入端口耦合线的制作方法:1)游标卡尺量取尺寸,再手工弯制。2)制作专用的工装夹具。手工操作,尺寸一致性差,安装后不便于调试,效率低,铜条扳来扳去次数多,勾拉容易断裂,只适合制作样品阶段,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制作专用的工装夹具,但不同的产品甚至同一个产品都有不同的输入端口耦合线,生产前要做很多的专用工装夹具,成本就将很高。而制造一种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机,需要一种处于送料机构与折弯成型机构之间的转盘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将送料机构与折弯成型机构联系在一起、同时可以对待加工的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进行固定角度的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机用转盘机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机用转盘机构,其中,包括有转盘以及转盘驱动装置,转盘盘心贯穿设有与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外径相适配的盘心孔,转盘驱动装置与转盘传动连接,转盘上设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夹持穿过盘心孔的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转盘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电机驱动端伸出有转盘驱动轴,转盘驱动轴前端设有转盘驱动齿轮,转盘外周延设有与转盘驱动齿轮相咬合的转盘齿。上述的转盘上设有若干个盘边孔。上述的转盘上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机机体相固定。上述的固定装置上设有固定孔,固定装置通过穿过固定孔的紧固件与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机机体固定。上述的转盘与固定装置同轴旋转配合。上述的转盘驱动装置上设置有能控制电机开关的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机用转盘机构,其中,包括有转盘以及转盘驱动装置,转盘盘心贯穿设有与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外径相适配的盘心孔,转盘驱动装置与转盘传动连接,转盘上设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夹持穿过盘心孔的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将铜条在送料装置上固定好之后,在控制面板上按分段数量、分段长度和角度方向进行设置。设备启动后送料装置以一定的稳定速度将铜条送进送料装置进料口,铜条进入送料装置进料口后,经运送面的运送,铜条进入了转盘的盘心孔,并从转盘的另一端穿出,待穿出的铜条满足分段长度要求后,通过转盘驱动装置驱动转盘的转动角度控制铜条的角度方向,然后通过成型刀具快速将铜条折弯成90度角度,完成第一分段的成型。运送面继续运送,待穿出的铜条满足第二次分段长度要求后,通过转盘驱动装置驱动转盘的转动角度控制铜条的角度方向,然后通过成型刀具第二次将铜条折弯成90度角度,完成第二分段的成型,如此反复,直至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最后由剪切刀具将铜条切断。一个输入端口耦合线制作完成。因为铜条要穿过盘心孔,所以盘心孔的孔径要比铜条的外径大,设置夹紧装置用于夹紧穿过盘心孔的铜条,同时夹紧装置固定在转盘上。当转盘转动时,夹紧装置会跟随一起转动,使得铜条也一起随动,从而控制了铜条的角度。转盘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电机驱动端伸出有转盘驱动轴,转盘驱动轴前端设有转盘驱动齿轮,转盘外周延设有与转盘驱动齿轮相咬合的转盘齿。通过这个动力传动链,使得转盘与转盘驱动齿轮同线速度旋转,因此,只要控制好电机的输出速度,即可控制转盘旋转速度,进而控制铜条的旋转角度。为节省材料和能源,转盘上设有多个盘边孔,一般为了不造成转盘重心偏移,盘边孔均匀地布设在转盘上。本技术具有能将送料机构与折弯成型机构联系在一起、同时可以对待加工的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进行固定角度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立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转盘驱动装置1、电机11、转盘驱动轴12、转盘驱动齿轮13、控制器14、转盘2、盘心孔2a、盘边孔2b、夹紧装置21、转盘齿22、固定装置3、固定孔31。一种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机用转盘机构,其中,包括有转盘2以及转盘驱动装置1,转盘2盘心贯穿设有与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外径相适配的盘心孔2a,转盘驱动装置I与转盘2传动连接,转盘2上设有夹紧装置21,夹紧装置21夹持穿过盘心孔2a的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实施例中,转盘驱动装置I包括有电机11,电机11驱动端伸出有转盘驱动轴12,转盘驱动轴12前端设有转盘驱动齿轮13,转盘2外周延设有与转盘驱动齿轮13相咬合的转盘齿22。实施例中,转盘2上设有若干个盘边孔2b。实施例中,转盘2上设有固定装置3,固定装置3与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机机体相固定。实施例中,固定装置3上设有固定孔31,固定装置3通过穿过固定孔31的紧固件与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机机体固定。实施例中,转盘2与固定装置3同轴旋转配合。实施例中,转盘驱动装置I上设置有能控制电机开关的控制器14。转盘机构是用在送料机构与折弯成型机构之间的一个装置。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机的主要工作原理如下:将铜条在送料装置上固定好之后,在控制面板上按分段数量、分段长度和角度方向进行设置。设备启动后送料装置以一定的稳定速度将铜条送进送料装置进料口,铜条进入送料装置进料口后,经运送面的运送,铜条进入了转盘2的盘心孔2a,并从转盘2的另一端穿出,待穿出的铜条满足分段长度要求后,通过转盘驱动装置I驱动转盘2的转动角度控制铜条的角度方向,然后通过成型刀具快速将铜条折弯成90度角度,完成第一分段的成型。运送面继续运送,待穿出的铜条满足第二次分段长度要求后,通过转盘驱动装置I驱动转盘2的转动角度控制铜条的角度方向,然后通过成型刀具第二次将铜条折弯成90度角度,完成第二分段的成型,如此反复,直至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最后由剪切刀具将铜条切断。一个输入端口耦合线制作完成。因为铜条要穿过盘心孔2a,所以盘心孔2a的孔径要比铜条的外径大,设置夹紧装置21用于夹紧穿过盘心孔2a的铜条,同时夹紧装置21固定在转盘2上。当转盘2转动时,夹紧装置21会跟随一起转动,使得铜条也一起随动,从而控制了铜条的角度。转盘驱动装置I包括有电机11,电机11驱动端伸出有转盘驱动轴12,转盘驱动轴12前端设有转盘驱动齿轮13,转盘2外周延设有与转盘驱动齿轮13相咬合的转盘齿22。通过这个动力传动链,使得转盘2与转盘驱动齿轮13同线速度旋转,因此,只要控制好电机11的输出速度,即可控制转盘2旋转速度,进而控制铜条的旋转角度。为节省材料和能源,转盘2上设有多个盘边孔2b,一般为了不造成转盘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成型机用转盘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有转盘(2)以及转盘驱动装置(1),所述的转盘(2)盘心贯穿设有与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外径相适配的盘心孔(2a),所述的转盘驱动装置(1)与所述的转盘(2)传动连接,所述的转盘(2)上设有夹紧装置(21),所述的夹紧装置(21)夹持穿过盘心孔(2a)的腔体滤波器输入端口耦合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玉胡建华熊家平倪达王战军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泰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