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容器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00088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4:16
一种新型电容器注油装置,包括电容器、注油管、出气管,电容器的内部设置有数个电容器元件,电容器的一侧下端设置有进油口,电容器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注油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注油管与电容器下端的进油口连接,出气管与电容器上端的出气口连接,注油管与进油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注油管为透明玻璃注油管。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使电容器达到真正的注满,而且可以有效解决注油装置容易漏油的问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含油电器注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容器注油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含油电力电容器注油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浸泡式;二是单台注油,经测定,这两种技术使得电容器进油速度不能控制,往往在电容器元件尚未渗油完毕油便注满,由于注油时间短,无控制随意性大,这样电容器内的空气不能被电容器油完全赶跑,仍然有气泡存在,这就降低了电容器局部放电水平,缩短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电容器质量。专利号98233236.X公开了一种含油电容器注油装置,它由电容器、注油管、进油管、出气管、指针等构成,注油管通过进油管与注油器连接,出气管下端与电容器上端连接,指针下端位于进油管内,此装置注油速度可控制,油在电容器内的漫浸速度始终大于油面上升速度,使电容器达到真正的注满,但是此装置的进油口处无任何保护措施,容易漏油,造成浪费的同时还容易污染电容器外壳,增加清洁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容器注油装置,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电容器、注油管、出气管,电容器的内部设置有数个电容器元件,电容器的一侧下端设置有进油口,电容器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注油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注油管与电容器下端的进油口连接,出气管与电容器上端的出气口连接,注油管与进油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注油管为透明玻璃 注油管。本技术在给电容器注油时,将电容器油经注油管流入电容器内,注油管上的刻度用于观察油量上升情况,出气口连接出气管用于排出电容器内部的空气,注油管与进油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可有效防止电容器在注油时的漏油情况发生。本技术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使电容器达到真正的注满,而且可以有效解决注油装置容易漏油的问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一种新型电容器注油装置,它包括电容器1、注油管2、出气管6,电容器I的内部设置有数个电容器元件8,电容器I的一侧下端设置有进油口 3,电容器I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 4,注油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5,注油管2与电容器I下端的进油口 3连接,出气管6与电容器上端的出气口 4连接,注油管2与进油口 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的注油管2为透明玻璃注油管。在给电容器I注油时,将电容器油经注油管2流入电容器I内,注油管2上的刻度用于观察油量上升情况,出气口 4连接出气管6用于排出电容器I内部的空气,注油管2与进油口 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7,可有效防止电容器I在注油时的漏油情况发生。权利要求1.种新型电容器注油装置,包括电容器(I)、注油管(2)、出气管(6),电容器(I)的内部设置有数个电容器元件(8),电容器(I)的一侧下端设置有进油口(3),电容器(I)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4),注油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5),注油管(2)与电容器(I)下端的进油口⑶连接,出气管(6)与电容器上端的出气口⑷连接,其特征在于:注油管(2)与进油口(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7)。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容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油管(2)为透明玻璃注油管。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电容器注油装置,包括电容器、注油管、出气管,电容器的内部设置有数个电容器元件,电容器的一侧下端设置有进油口,电容器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注油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注油管与电容器下端的进油口连接,出气管与电容器上端的出气口连接,注油管与进油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注油管为透明玻璃注油管。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使电容器达到真正的注满,而且可以有效解决注油装置容易漏油的问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文档编号H01G13/00GK202930244SQ20122063277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薛瑄武, 陆少游 申请人:南通瑞泰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容器注油装置,包括电容器(1)、注油管(2)、出气管(6),电容器(1)的内部设置有数个电容器元件(8),电容器(1)的一侧下端设置有进油口(3),电容器(1)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4),注油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5),注油管(2)与电容器(1)下端的进油口(3)连接,出气管(6)与电容器上端的出气口(4)连接,其特征在于:注油管(2)与进油口(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瑄武陆少游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瑞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