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土壤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872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土壤采集器,包括钻筒,还包括定位座和转动装置,所述定位座包括定位板和两端开口的定位筒,定位板上设有与定位筒下端形状相匹配的连接孔,定位筒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连接孔上,所述钻筒下端套入定位筒内,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钻筒上端,转动装置带动钻筒旋转取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质量轻,利用转动装置旋转钻筒采集土壤,不仅省时省力,土壤采集效率更高,还适用于不同土层样品的采集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壤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土壤采集的便携式土壤采集器
技术介绍
在当今社会,生态破坏已经成为相对严重的问题,生态学研究也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土壤样品的采集任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土壤采集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所采集土样误差较大,对土壤动物生态研究非常不利。目前,国内外所常用的土壤采集器多为管状采集器,而管状采集器又根据用途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于常规旱地,如中国专利号“201110418665.0”公开了一种倒土式土样采集器,其公开日为2012年06月13日,它包括转动杆和钻头,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固定有连接器,连接器的外周表面上对称固定连接卡销;旋刀式的钻头上端连接钻筒,钻筒的上部筒壁上开有对称的反“L”型连接卡槽。优点是将土壤的采集与取土结合为一体,既能够方便采集,也方便取土,便于拆卸,携带方便。另一类用于含水量高的淤泥类软件体土壤,如中国专利号“201110374242.3”公开了一种软体土壤原位小扰动土壤样品采集器,其公开日为2012年06月20日,该采集器由T字型手柄、三向阀门、刻线及下端无底、上端有顶层密封的圆筒型钻筒组成;由于本专利技术在采集器上设置有三向阀门,可使采集器在按压取样过程中筒内的气体能顺利排出,当被贯入至预定深度后将三向阀门关闭,土样又被牢牢吸附在筒体内,当再次打开阀门时,土样凭借自身重力即能自行滑出筒体外。主要解决了 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软土土壤和常规土样采集的难题。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以下缺陷:一、由于转动杆通过连接器与钻筒的筒体卡接,在旱地上取样时,如果用力较大,容易导致钻筒筒体开裂。二、取样时钻筒容易倾斜,主要靠感觉来确定钻筒是否垂直入土,不仅会导致土壤采集的误差较大,影响实验结果,严重的还导致采集器损坏。三、旋刀式钻头与钻筒连接在一起,在土质较硬或用力较大的情况下,钻头容易从钻筒上分离,导致取样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管状土壤采集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土壤采集器。本技术利用转动装置旋转钻筒采集土壤,不仅省时省力,土壤采集效率更高,还适用于不同土层样品的采集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土壤采集器,包括钻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座和转动装置,所述定位座包括定位板和两端开口的定位筒,定位板上设有与定位筒下端形状相匹配的连接孔,定位筒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连接孔上,所述钻筒下端套入定位筒内,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钻筒上端,转动装置带动钻筒旋转取样。所述钻筒的外表面和定位筒的内表面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钻筒与定位筒螺纹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两根转动手柄和与钻筒上端形状相匹配的紧固件,二根转动手柄对称设置在紧固件两侧,紧固件内表面设有螺纹,钻筒外表面的上端还单独设有与紧固件内表面相匹配的螺纹,转动装置与钻筒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板与定位筒是一体成型的。所述转动手柄的长度为5 — 20cm。所述钻筒的外表面从下至上垂直标有O — 20cm的刻线,刻线的起始刻度设置在定位筒上沿口与钻筒的重合处,且刻线的起始刻度到钻筒下沿口的距离与定位筒高度相同。所述钻筒和定位筒均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所述定位板为圆形盘,圆形盘的半径比定位筒的半径大I一10cm。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本技术中,所述便携式土壤采集器,包括钻筒,还包括定位座和转动装置,所述定位座包括定位板和两端开口的定位筒,定位板上设有与定位筒下端形状相匹配的连接孔,定位筒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连接孔上,所述钻筒下端套入定位筒内,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钻筒上端,转动装置带动钻筒旋转取样,设置定位筒则使钻筒在土壤采集时不会偏离需要取样范围,使土壤采集的误差小,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设置定位板不仅在取土时可将脚踩在定位板上,使钻筒不发生偏移,还可以抵消转动装置在旋转取土时产生的反作用力,提高土壤采集效率;本技术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利用转动装置旋转钻筒采集土壤,不仅省时省力,土壤采集效率更高,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适用于不同土层样品的采集要求。二、本技术中,所述钻筒的外表面和定位筒的内表面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钻筒与定位筒螺纹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将钻筒嵌套在定位筒内,以定位座为支点,以螺纹旋转的方式采集土壤,既省时省力,又使土壤采集效率更高。三、本技术中,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两根转动手柄和与钻筒上端形状相匹配的紧固件,二根转动手柄对称设置在紧固件两侧,紧固件内表面设有螺纹,钻筒外表面的上端还单独设有与紧固件内表面相匹配的螺纹,转动装置与钻筒螺纹连接,此设置方式利用杠杆原理,驱动转动手柄使钻筒以定位座为支点,以旋转方式采集土壤,不仅省时省力,还提高了封采集效率;而紧固件设置在钻筒上端的外表面上,使土壤采集时的从转动手柄上传来的驱动力均匀地分散到整个钻筒的外表面上,钻筒不容易损坏,提高了钻筒的使用寿命。四、本技术中,所述定位板与定位筒是一体成型的,此结构使定位板与定位筒连接的更稳固,有利于提高整个采集器的使用寿命。五、本技术中,所述转动手柄的长度为5—20cm,转动手柄的长度较长,不仅取土时省力,还便于辅助取出黏附于取土器中的土样。六、本技术中,所述钻筒的外表面从下至上垂直标有O — 20cm的刻线,刻线的起始刻度设置在定位筒上沿口与钻筒的重合处,且刻线的起始刻度到钻筒下沿口的距离与定位筒高度相同,钻筒的外表面标有刻度,在土壤采集时可通过读取刻度值准确判断钻筒进入土层的深度,达到精确取样的目的。七、本技术中,所述钻筒和定位筒均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圆柱形钻筒在土壤采集时方便入土,也方便从钻筒中收集采集好的土壤。八、本技术中,所述定位板为圆形盘,圆形盘的半径比定位筒的半径大I一IOcm,设置圆形盘,在土壤采集时,不管采集人员在钻筒的哪一个方向,都能方便快捷的将钻筒定位。九、本技术不仅适用于相关土壤采集,还适用于其它土壤动物的研究。十、本技术成本低廉、制作简单、土样采集量精确、取土效率高,适合大面积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钻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钻筒,2、定位板,3、定位筒,4、转动手柄,5、紧固件,6、连接孔,7、刻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便携式土壤采集器,包括钻筒1,还包括定位座和转动装置,所述定位座包括定位板2和两端开口的定位筒3,定位板2上设有与定位筒3下端形状相匹配的连接孔6,定位筒3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连接孔6上,所述钻筒I下端套入定位筒3内,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钻筒I上端,转动装置带动钻筒I旋转取样。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2为圆形盘,圆形盘的半径比定位筒3的半径大I一IOcm,圆形盘的半径可以比定位筒3的半径大Icm或IOcm,优选圆形盘的半径比定位筒3的半径大5cm且连接孔6设在定位板2中心部位,保证了采集人员的脚踩在定位板2上后,使钻筒I更稳固的采集土壤,本技术中,定位板2也可以为方形。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钻筒I的外表面和定位筒3的内表面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钻筒I与定位筒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土壤采集器,包括钻筒(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座和转动装置,所述定位座包括定位板(2)和两端开口的定位筒(3),定位板(2)上设有与定位筒(3)下端形状相匹配的连接孔(6),定位筒(3)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连接孔(6)上,所述钻筒(1)下端套入定位筒(3)内,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钻筒(1)上端,转动装置带动钻筒(1)旋转取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土壤采集器,包括钻筒(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座和转动装置,所述定位座包括定位板(2)和两端开口的定位筒(3),定位板(2)上设有与定位筒(3)下端形状相匹配的连接孔(6),定位筒(3)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连接孔(6)上,所述钻筒(I)下端套入定位筒(3 )内,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钻筒(I)上端,转动装置带动钻筒(I)旋转取样。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土壤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钻筒(I)的外表面和定位筒(3)的内表面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钻筒(I)与定位筒(3)螺纹连接。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土壤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两根转动手柄(4)和与钻筒(I)上端形状相匹配的紧固件(5),二根转动手柄(4)对称设置在紧固件(5)两侧,紧固件(5)内表面设有螺纹,钻筒(I)外表面的上端还单独设有与紧固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超曹成全陈申芝康琳魏金莉蒲兰琼杨玲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师范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