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测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865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测漏装置,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测漏装置。是由气源、皂膜流量计、上检测板、下检测板及可移动平台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下检测板安装于可移动平台上,上检测板与下检测板通过合页相铰接;气源通过管路与下检测板上的进气孔接通;上检测板上的出气孔通过软管与装于可移动平台上的皂膜流量计相连接;上检测板与装合页端对应端的中部装有密封压力杆,密封压力杆与可移动平台上的转动压板配合使用,将上检测板与下检测板紧密压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使用方便、灵活轻巧、造价低、使用安全等特点,故属于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新型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测漏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测漏装置,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测漏装置。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电极上的电催化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PEMFC)以全氟磺酸型固体聚合物为电解质,钼/炭或钼-钌/炭为电催化剂,氢或净化重整气为燃料,空气或纯氧为氧化剂,带有气体流动通道的石墨或表面改性的金属板为双极板。电池堆的主体为膜电极(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简称MEA)、双极板及相应的密封件单元部件的重复叠加,形成燃料电池堆。一般来说,全氟磺酸型固体聚合物为0.03mm 0.2mm的薄膜,这种薄膜称为质子交换膜。目前的MEA—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炭纸加上碳粉和催化剂制成的电极,二是全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三是起支撑作用的聚酯外框。制备过程是将两块电极夹住质子交换膜,并在电极外边加上聚酯外框,进行热熔压合,在热熔压合过程中,偶尔会有质子交换膜形成细小的破损,因此需要进行侧漏检测。目前的侧漏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红外线仪检测方法,原理是,将MEA—侧封住并充上氢气,另一侧暴露在空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测漏装置,是由气源(1)、皂膜流量计(7)、上检测板(10)、下检测板(11)及可移动平台(12)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下检测板(11)安装于可移动平台(12)上,上检测板(10)与下检测板(11)通过合页(9)相铰接;气源(1)通过管路与下检测板(11)上的进气孔(2)接通;上检测板(10)上的出气孔(8)通过软管与装于可移动平台(12)上的皂膜流量计(7)相连接;上检测板(1)与装合页端对应端的中部装有密封压力杆(6),密封压力杆(6)与可移动平台(12)上的转动压板(5)配合使用,将上检测板(10)与下检测板(11)紧密压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测漏装置,是由气源(I)、皂膜流量计(7)、上检测板(10)、下检测板(11)及可移动平台(12)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下检测板(11)安装于可移动平台(12)上,上检测板(10)与下检测板(11)通过合页(9)相铰接;气源(I)通过管路与下检测板(11)上的进气孔(2)接通;上检测板(10)上的出气孔(8)通过软管与装于可移动平台(12)上的皂膜流量计(7)相连接;上检测板(I)与装合页端对应端的中部装有密封压力杆(6),密封压力杆(6)与可移动平台(12)上的转动压板(5)配合使用,将上检测板(10)与下检测板(11)紧密压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测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检测板(10)与下检测板(11)的尺寸大于膜电极MEA (17)的尺寸;上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汪霞郭丽敏吕颜辉李晓楠孙基文
申请(专利权)人: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