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红杰专利>正文

双锅圈煤柴两用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780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锅圈煤柴两用炉,其结构中包括:台面,台面上开设连通燃烧室的炊事口、与燃料添加通道连通的燃料添加口,台面下方设置燃烧室,燃烧室内设置上、下炉箅,下炉箅下方设置风道及灰斗,台面下方还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烟气通道,所述炊事口(3)下方设倒锥台式托锅圈(7),该托锅圈(7)上边缘设外翻的挂耳边,下边缘设内翻的耳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炊事口(3)下方设倒锥台式托锅圈(7),型号较小的锅锅底放在托锅圈(7)上,锅底与燃烧室口有一定距离,锅底不会再影响氧气进入而影响煤、柴燃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民用炉,特别是涉及双锅圈煤柴两用炉
技术介绍
2010年11月24日,中国专利(CN201652433)公开了一种煤柴两用炉,该炉有效地提高了燃柴利用率和燃煤产生的热量利用率,很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村利用柴草和煤来做饭、取暖。但该炉一般炊事口都较大,而炊事所用锅的型号大小诸多,如型号较小的锅锅底就会下沉,影响煤、柴燃烧,出现压火现象。其二,在炊事时,由于锅底与炊事口、烟囱出口的空间较大,柴草或煤燃烧后,火焰的热量将很快从烟囱中冒出,造成很多热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能提高热量利用率,且又可适应大小型号锅使用的双锅圈煤柴两用炉。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锅圈煤柴两用炉,其结构中包括:台面,台面上开设连通燃烧室的炊事口、与燃料添加通道连通的燃料添加口,台面下方设置燃烧室,燃烧室内设置上、下炉箅,下炉箅下方设置风道及灰斗,台面下方还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烟气通道,其关键改进在于:所述炊事口下方设倒锥台式托锅圈,该托锅圈上边缘设外翻的挂耳边,下边缘设内翻的耳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在所述炊事口下方且在烟囱通道底部设半马蹄形挡火锅圈,较高的面位于烟 方,在位于烟 方的挡火锅圈部位设若干个出烟孔。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上炉箅与燃烧室内壁上设置的支架搭接。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台面上的炊事口设置于燃烧室和烟气通道之间。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烟气通道设置在燃烧室一侧,燃烧室外壁上设置用于支撑烟气通道的支架。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燃烧室外侧设置摇臂,摇臂与连接在下炉箅上的横向轴固接。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灰斗为一抽屉结构。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烟气通道中部设置用于调节烟气流量的挡板。本技术在炊事口下方设倒锥台式托锅圈,型号较小的锅锅底放在托锅圈上,锅底与燃烧室口有一定距离,锅底不会再影响氧气进入而影响煤、柴燃烧;本技术挡火锅圈呈半马蹄形,较高的面位于烟 方,而且锅圈上还设若干个出烟孔,炊事时,挡火锅圈延长了火焰在锅底处的时间,使锅底充分吸收柴草或煤燃烧产生的热量,出烟孔可使部分烟气直接从烟囱冒出,减少了烟气回流量,避免烟气回流过多进入室内。在燃烧室中上部设置与燃烧室内壁搭接的、可随时安装拆卸的上炉箅,在烧煤的时候将上炉箅拆下,只利用设置在燃烧室下部的下炉箅,而在烧柴的时候则将设置在燃烧室内的上炉箅装上,柴只在上部的上炉箅上燃烧,拉近燃烧火苗与炊事工具之间的距离,有效利用火苗的外焰加热,能够有效提高柴的利用率,减少利用相同热量而使用较少的柴,可以节约资源。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将炊事口设置在燃烧室和烟气通道之间,增大炊具和火苗的接触面积来提高燃料燃烧所产生热量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锅圈煤柴两用炉结构示意图;1、台面;2、燃烧室;3、炊事口 ;4、挡板;5、上炉箅;6、挡火圈;61、出烟孔;7、托锅圈;8、下炉箅;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双锅圈煤柴两用炉,其结构中包括:台面1,台面I上开设连通燃烧室2的炊事口 3、与燃料添加通道连通的燃料添加口,台面I下方设置燃烧室2,燃烧室2内设置上炉箅5、下炉箅8,下炉箅8下方设置灰斗,台面I下方还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烟气通道,其关键改进是在炊事口 3下方设倒锥台式托锅圈7,该托锅圈7上边缘设外翻的挂耳边,下边缘设内翻的耳边。炊事时,如用较大型号锅就可把托锅圈7取下,使用较小型号锅时就把托锅圈7放在炊事口处,这样小型号的锅锅底与燃烧室2 口就有一定距离,锅底不会再影响氧气进入而影响煤、柴燃烧,避免压火现象发生。本技术外翻的挂耳边便于托锅圈7的取放,而内翻的耳边用于托放型号大小不同的锅底。炊事口下方且在烟囱通道底部设半马蹄形挡火锅圈6,较高的面位于烟囱方,在位于烟囱方的挡火锅圈6部位设若干个出烟孔61。炊事时,挡火锅圈6延长了火焰在锅底处的时间,使锅底充分吸收柴草或煤燃烧产生的热量,此时出烟孔可使部分烟气直接从烟囱冒出,减少了烟气回流,避免了烟气进入室内。炊事口 3向烟气通道方向偏置一定的距离,作用在于提高煤或者柴燃烧所产生热量的利用率。上炉箅5与燃烧室2内壁上设置的支架搭接,在烧煤的时候,将上炉箅5拆下,利用下炉箅8就可以实现烧煤,烧柴的时候装上上炉箅5,柴在上炉箅5上面燃烧,产生的火苗位置较高,因此可以利用火苗外焰进行炊事和取暖,能够充分利用柴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为了有效利用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设置在台面I上的炊事口 3向烟气通道方向偏置一个方向,介于燃烧室和烟气通道之间。上述烟气通道设置在燃烧室2 —侧,燃烧室2外壁上设置用于支撑烟气通道的支架,烟气通道可以通过烟筒连接到室外,由于室外空气流动,烟筒内形成负压,则煤或者柴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就会向烟气通道方向流动,进而加热放置在炊事口 3上的炊事用具。上述燃烧室2外侧设置摇臂,摇臂与连接在下炉箅8上的横向轴固接,在烧煤的时候,可以转动摇臂,摇臂带动连接在下炉箅8上的横向轴,而横向轴和下炉箅8之间固定连接,进而可以实现下炉箅8绕横向轴轻微转动,这样可以让煤燃烧所产生的炉灰落入灰斗中,也可以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煤的燃烧效率,为了防止摇臂在不使用的时候随意摆动,本技术还在燃烧室外壁上设置摇臂限位卡,该限位卡包括设置在燃烧室外壁上的平板,平板上部设置旋转轴,旋转轴上设置一 U形卡,转动旋转轴可以将U形卡的开口端卡在摇臂上,阻止摇臂的运动。上述灰斗为一抽屉结构,灰斗安装在风道当中,可以任意开合,也可以从风道中抽出,主要用于收集煤、柴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炉灰,保持使用空间的清洁。本技术还可在烟气通道中部设置用于调节烟气流量的挡板4,封火时,向下压挡板4,缩小烟气通道的过流尺寸,这样利于封火,可以节省煤的使用量;炊事和取暖时,可适当移开挡板4,增大烟气通道的过流尺寸,增加从风道进入燃烧室的空气量,提高煤柴的燃烧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锅圈煤柴两用炉,其结构中包括:台面,台面上开设连通燃烧室的炊事口、与燃料添加通道连通的燃料添加口,台面下方设置燃烧室,燃烧室内设置上、下炉箅,下炉箅下方设置风道及灰斗,台面下方还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烟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炊事口(3)下方设倒锥台式托锅圈(7),该托锅圈(7)上边缘设外翻的挂耳边,下边缘设内翻的耳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锅圈煤柴两用炉,其结构中包括:台面,台面上开设连通燃烧室的炊事口、与燃料添加通道连通的燃料添加口,台面下方设置燃烧室,燃烧室内设置上、下炉箅,下炉箅下方设置风道及灰斗,台面下方还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烟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炊事口(3)下方设倒锥台式托锅圈(7),该托锅圈(7)上边缘设外翻的挂耳边,下边缘设内翻的耳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锅圈煤柴两用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炊事口(3)下方且在烟囱通道底部设半马蹄形挡火锅圈¢),较高的面位于烟囱方,在位于烟囱方的挡火锅圈(6)部位设若干个出烟孔(6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锅圈煤柴两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炉箅(5)与燃烧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红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