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矿灯壳体以及使用其的LED矿灯,所述壳体为包括金属散热部件的一体式注塑壳体;所述金属散热部件为整体部件,由散热部分和导热部分组成;所述散热部分嵌设在所述壳体外表面,所述导热部分穿透壳体并且伸入所述壳体壳腔内部,并且所述导热用金属片的端部与所述光机模组中的电路板背面面接触。金属散热部件中的导热部分直接与热源面接触,而且散热部分设置在壳体外侧,散热效果好。而且,金属散热部件设置在壳体上,使得矿灯结构简单、结构紧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矿灯的照明领域,尤其是散热效果好的一种LED密闭型矿灯。
技术介绍
LEDCLight Emitting Diode的缩写,意思为发光二极管)矿灯主要用于矿井开采、野外作业、库房等场所的照明,而这些环境下大多对照明用具的安全要求非常严格。由于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外壳不密封往往会造成漏水漏气的现象,从而会导致产生雾气、彩虹的现象,严重的会发生电路短路,使灯熄灭,从而给生产和工作造成不便;而且,在富含甲烷气体的环境中,当其浓度达到5%-15%时,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因此,增加矿灯的密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矿灯采用金卤灯或节能灯为光源,但是在亮度、能耗、体积及使用寿命上远不及使用LED灯作为光源的矿灯。LED灯采用发光半导体制成,LED灯发光时会产生大量热量,12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会严重影响LED灯的亮度和使用寿命,也会影响与之相连的电路板的使用寿命。为此,LED灯的散热技术一直是LED灯研发的难点和热点,随着LED灯功率的增加,LED灯产生的热量更多,快速散热变得更迫切。传统的矿灯灯壳一般为通过压延或铸造成型的金属灯壳,金属灯壳不但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质量重,更重要的是无法达到密封的要求,所以逐渐被工艺简单、成本低、质量轻的塑料灯壳所替代。但是塑料灯壳的散热性差,使得现有技术中的LED矿灯必须安装散热结构。现有技术中,LED灯散热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散热片做在灯头内,热量扩散慢,散热效果不好,直接影响散热LED灯的寿命;另一种如中国专利CN202118679 U所公开的,将散热片做成灯座的一部分,通过散热器中间的柱状结构将热源的热能导出,再通过裸露在外部的散热片将热能散发到空气中。该矿灯中导热的柱状结构跟热源间接接触,而且导热面积小,散热效果差;而且该金属散热部件结构复杂,体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LED矿灯散热效果差,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包括金属散热部件的一体式注塑壳体,以及使用该壳体的散热效果好且结构简单的LED矿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LED矿灯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金属散热部件及塑壳,所述金属散热部件与所述塑壳注塑粘接为一体;所述金属散热部件由散热部分和导热部分组成;所述散热部分贴合嵌设在所述注塑壳体外表面,所述导热部分穿透所述壳体并且伸入所述壳体壳腔内部。至少所述金属散热部件的所述散热部分为薄片状,所述散热部分边缘的侧面为斜面,使得所述散热部分的外表面小于所述散热部分的内表面,所述散热部分边缘的侧面全部嵌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还注塑成型有用于固定电路板或连接充电接头的金属螺柱,所述金属螺柱一端露出壳体外,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金属散热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导热部分还包括形成在其端部的用于与电路板贴合的受热面。—种LED矿灯,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光机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并与所述光机模组电连接的非接触式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开口处的密封组件,以及充电接头;所述壳体为所述的LED矿灯壳体,并且所述导热用金属片的端部与所述光机模组中的电路板背面面接触。所述电路板是金属基板的印刷电路板。所述非接触式控制开关为磁控开关。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防爆镜片和前盖,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防爆镜片间的密封胶圈,与通过灌胶方式形成在所述壳体和前盖连接缝隙内的密封胶层。所述充电接头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外侧,并通过所述金属螺柱与所述光机模组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头为带标准矿灯插的充电接头。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所述壳体包括金属散热部件及与其注塑为一体的塑壳,塑料壳体与金属散热部件结合很紧密,外部的可燃气体无法从金属散热部件与塑壳之间的连接部进入壳体内部,保证了一体式注塑壳体的绝对密封,进而保证使用的安全;所述金属散热部件为整体部件,保证了良好的导热通道,使得散热效果稳定良好。而且,金属散热部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在壳体上,同时使得矿灯结构简单、结构紧凑。2.所述散热部分中的所述嵌合在壳体部分的外边缘设置为斜面,所述散热部分的外表面小于所述散热部分的内表面,所述散热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的厚度,可以保证所述金属片边缘完全被所述壳体所包覆,保证了这两个部件之间牢固结合。3.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金属螺柱,用于将固定在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充电接头和所述壳体内部的光机模组,避免在所述壳体上开安装孔通入导线造成的壳体不密封现象,增强了所述矿灯的气密性,而且所述金属螺柱还可以便于固定所述驱动板。4.所述LED矿灯中的所述驱动板是金属基板的印刷电路板,便于将光源的热量导出,散热效果好。5.所述的LED矿灯采用磁控开关通过旋钮上磁铁的强磁场穿过所述壳体,控制可腔内的干簧管来进行LED灯的控制,保证了整个矿灯为一个密闭的体系,无论是可燃气体还是水汽、粉尘都无法进入壳体内部,保证了矿灯的安全;同时在整个开关过程中,也不会像接触式开关那样产生火花,避免引燃矿灯外部的易燃易爆气体,保证绝对安全。6.所述磁控开关设置为多位置磁控开关,可以选择LED灯被点亮的数量,保证了不同工作环境下对灯亮度的需求。7.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防爆镜片间的所述密封胶圈为硅胶胶圈,利用前盖与所述壳体上的螺纹铜管旋合对防爆镜片压力,并将压力传给所述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压在所述壳体的前沿上,实现了有效的密封。8.所述充电接头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后,灌胶密封,进一步保证了所述矿灯的密封效果。9.所述充电接头为带标准矿灯插的充电接头,便于所述矿灯的充电和使用。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LED矿灯装配图;图2是图1中所述壳体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所述壳体的模具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记表不为:1_壳体,21-散热部分,22-导热部分,31-印刷电路板,32-LED灯,33-灯碗,34-导电片,35-绝缘套圈,41-磁铁,42-旋钮,43-第一螺钉,44-垫片,45-弹簧,46-定位球,51-密封胶圈,52-防爆镜片,53-前盖,6-带标准矿灯插的充电接头,61-第二螺钉,62-螺母,7-佩戴座,71-第三螺钉,8-金属螺柱,9-油缸,10-凹模,11-凸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是本技术涉及的一种LED矿灯的实施例。如图1-2所不,一种LED矿灯,包括壳体1,设置于所述壳体I内的光机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I外的磁控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I开口处的密封组件,以及充电接头6 ;所述壳体I包括金属散热部件及塑壳,所述金属散热部件与所述塑壳注塑粘接为一体;所述金属散热部件为整体部件,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散热部件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每个所述金属散热部件均包括由同一条形金属片的两部分分别构成的散热部分21和导热部分22 ;所述金属散热部件的所述散热部分21为薄片状,所述散热部分21边缘的侧面为斜面,使得所述散热部分21的外表面小于所述散热部分21的内表面,所述散热部分21边缘的侧面全部嵌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矿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金属散热部件及塑壳,所述金属散热部件与所述塑壳注塑粘接为一体;所述金属散热部件由散热部分和导热部分组成;所述散热部分贴合嵌设在所述注塑壳体外表面,所述导热部分穿透所述壳体并且伸入所述壳体壳腔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矿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金属散热部件及塑壳,所述金属散热部件与所述塑壳注塑粘接为一体;所述金属散热部件由散热部分和导热部分组成;所述散热部分贴合嵌设在所述注塑壳体外表面,所述导热部分穿透所述壳体并且伸入所述壳体壳腔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矿灯壳体,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金属散热部件的所述散热部分为薄片状,所述散热部分边缘的侧面为斜面,使得所述散热部分的外表面小于所述散热部分的内表面,所述散热部分边缘的侧面全部嵌入所述壳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矿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注塑成型有用于固定电路板或连接充电接头的金属螺柱,所述金属螺柱一端露出壳体外,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矿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散热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LED矿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分还包括形成在其端部的用于与电路板贴合的受热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树仁,魏厚瑗,
申请(专利权)人:边树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