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748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灯具,包含:一接电座,是连结一外部电源;一散热座,是设有一支撑架,并以该支撑架为中心射出黏固一塑料,而形成一体成型之一下散热座及一上散热座,该下散热座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套设于该接电座上,且该下散热座之侧壁设有复数个直立鳍片,该上散热座设有复数个散热鳍片,而该支撑架为一金属材质,且设置于该下散热座之顶部;至少一发光模块,设置于该上散热座上;复数个屏蔽,是罩设于各该散热鳍片之一侧,且各该屏蔽设有一裸孔以穿设该至少一发光模块之一发光二极管;以及一灯罩,罩设于该上散热座上。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散热灯具可使热藉由散热鳍片、直立鳍片及贯孔以热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均匀地散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ー种灯具,特别是指ー种可均匀地散热,以提高热辐射、热传导及热对流功效的散热灯具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发光效率的提升,发光二极管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例如:住宅照明灯、エ业照明灯或交通指示灯等。然而,发光二极管或其制成之灯具之功率、亮度越是增加,其所产生的热量就越来越大,若不能妥善解决发光二极管之散热问题,则发光二极管灯具之工作寿命将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发光二极管在高温环境中,会产生严重光衰问题,除了影响发光二极管的寿命外,其亮度将大受影响。因此,散热的效率彰显与否,亦是维持发光二极管灯具质量的关键之一。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结构之散热多采用鳍片、风扇或结合鳍片和风扇等方式。惟,上述两种散热方式各有其缺点,现知鳍片散热方式功效不足,因而降低发光二极管之寿命;风扇方式则需增加额外供电,且发光二极管的寿命会受限于风扇之寿命。因此,以需求来说,设计一个散热灯具,可増加散热面积使热可均匀散出,并提高整体灯具的散热能力,且具有整体轻量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整体生产成本等优点之散热灯具,已成市场应用上之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之目的,提出一种散热灯具,其包含一接电座是连结一外部电源;一散热座是埋入ー支撑架并射出一塑料而形成一体成型之一下散热座及一上散热座,下散热座设有ー凹槽,该凹槽套设于该接电座上,且该下散热座之侧壁设有复数个直立鳍片;支撑架为一金属材质,且设置于该下散热座之顶部;以及上散热座设有复数个散热鳍片;至少ー发光模块设置于该上散热座上;复数个屏蔽是罩设于各该散热鳍片之ー侧,且各该屏蔽设有一裸孔以穿设该至少ー发光模块之ー发光二极管;以及一灯罩罩设于该上散热座上。较佳地,该塑料为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sulfide, PPS)。其中,该支撑架中心穿设一通孔。其中,该下散热座之顶部设有复数个贯孔。其中,该复数个贯孔分别排列设置于各该直立鳍片间。较佳地,各该屏蔽之底部设有ー凸隆部,该凸隆部向上延伸连结复数个立式壳面,该些立式壳面是两两相互连接以形成各该屏蔽。并且,该些立式壳面之其中之一面设有该裸孔。较佳地,该些屏蔽之ー侧设有至少ー凸扣件,且该上散热座相对应该至少ー凸扣件之位置设置至少ー凹合部。其中,各该屏蔽设置于各该散热鳍片间,并各该屏蔽藉由该至少ー凸扣件扣合该上散热座之该至少一凹合部。综上所述,依本技术之散热灯具可使热藉由散热鳍片、直立鳍片及贯孔以热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均匀地散出,以及利用埋入射出之方式一体成型散热座,使散热座可藉由埋入金属射出塑料减少散热灯具的重量,更可使散热灯具整体増加热传导之散热效能,使其具有较佳的导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散热灯具之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散热座之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散热灯具之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散热灯具之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请參阅图1,其为本技术之散热灯具之分解图,散热灯具包含接电座11、散热座13、发光模块14、屏蔽15及灯罩16。如图所示,接电座11可连接一外部电源。散热座13埋有ー支撑架133,并以支撑架133为中心射出黏固ー塑料,而形成一体成型之一下散热座132及一上散热座131。其中,下散热座132设有凹槽,凹槽可套接在接电座11上,而上散热座131设有复数个散热鳍片1311,下散热座132的侧壁上则设有复数个直立鳍片1321。至少ー发光模块14可设置在上散热座131上,而复数个屏蔽15可罩设于散热鳍片1311之ー侧上,且屏蔽15设有ー裸孔150,其可以使发光模块14的发光二极管141穿设于屏蔽15上。灯罩16可罩设在散热座13上。更进一歩地,屏蔽15的底部设有凸隆部151,凸隆部151向上延伸连结复数个立式壳面152,该些立式壳面152两两相互连接以形成屏蔽15。其中,立式壳面152的其中一面设有裸孔150,用以穿设发光二极管141,以利发光二极管141发出光源。并且,屏蔽15的一侧设有至少ー凸扣件153,而上散热座131于相对凸扣件153的位置设置至少ー凹合部1312,因此屏蔽15可以设置于散热鳍片1311间,并藉由凸扣件153和凹合部1312接合,以扣合屏蔽15于上散热座131上。值得注意的是,塑料较佳可为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 PPS),聚苯硫醚(PPS)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辐射、阻燃及稳定性高等优点,因此相当适合作为LED灯具。而本技术之散热灯具较佳地可于灯罩16上设有卡扣部161,并同时于下散热座132之顶部设置相对应地卡合部1322,如此ー来本技术之散热灯具可快速地扣合。在图中承接部12可套设于接电座11的容置空间内,此可容置交流电(AC)转直流电(DC)的电路单元,以供应电カ予本技术之散热灯具。为更清楚了解本技术之散热灯具,请ー并參阅图2,其为本技术之散热座之分解图,然实际实施上以埋入射出之方式一体成型制成散热座。本技术之散热座13包含下散热座132、支撑架133及上散热座131,如图所示,下散热座132设有ー凹槽,且凹槽下方可套设于接电座11上,下散热座132的侧壁上设有复数个直立鳍片1321,各该直立鳍片1321呈等距离地排列。并且,下散热座132的顶部表面设有复数个贯孔1320,而这些贯孔1320是分别排列设置在各直立鳍片1321间。散热灯具可藉由直立鳍片1321以热辐射的方式将热散出,再透过贯孔1320以热对流的方式散热,如此ー来可以增加散热效果。支撑架133中心穿设一通孔1330,而上散热座131可设有复数个散热鳍片1311,以增加散热速度。接着,请ー并參阅图3及图4,其为本技术之散热灯座之外观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之散热灯具I之下散热座132、接电座11及灯罩16裸露在外部,而其它构件皆设置于内部。如图4所示,当使用本技术之散热灯具I时,可透过散热座13以热辐射、热对流及热传导的方式将热散出,以防止散热灯具I因温度过高或散热不易而毁损。其中,请ー并參阅图1及图4,当发光二极管141发光、发热时,可藉由上散热座131的散热鳍片1311以热辐射的形式散出;以及可藉由下散热座132的直立鳍片1321将热散出。另外,下散热座132的顶部表面设有多个贯孔1320,其贯孔1320设置的位置可參阅图2,如此ー来,本技术之散热灯具I亦可藉由热对流使热散出。本技术于散热座13制造时埋入金属,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制成散热座13,藉此可以热传导将发光二极管141所发出的热传导至下散热座132。因此,本技术之散热灯具I可使热藉由散热鳍片1311、直立鳍片1321及贯孔1320以热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均匀地散出,如此ー来可使散热灯具I整体增加散热效能,使其具有较佳的导热效果。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灯具,包含:一接电座,是连结一外部电源;一散热座,是设有一支撑架,并以该支撑架为中心射出黏固一塑料,而形成一体成型之一下散热座及一上散热座,该下散热座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套设于该接电座上,且该下散热座之侧壁设有复数个直立鳍片,该上散热座设有复数个散热鳍片,而该支撑架为一金属材质,且设置于该下散热座之顶部;至少一发光模块,设置于该上散热座上;复数个屏蔽,是罩设于各该散热鳍片之一侧,且各该屏蔽设有一裸孔以穿设该至少一发光模块之一发光二极管;以及一灯罩,罩设于该上散热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灯具,包含:ー接电座,是连结一外部电源; ー散热座,是设有ー支撑架,并以该支撑架为中心射出黏固ー塑料,而形成一体成型之一下散热座及一上散热座,该下散热座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套设于该接电座上,且该下散热座之侧壁设有复数个直立鳍片,该上散热座设有复数个散热鳍片,而该支撑架为一金属材质,且设置于该下散热座之顶部;至少ー发光模块,设置于该上散热座上;复数个屏蔽,是罩设于各该散热鳍片之ー侧,且各该屏蔽设有ー裸孔以穿设该至少ー发光模块之ー发光二极管;以及一灯罩,罩设于该上散热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散热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为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 PP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散热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中心穿设一通孔。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德龙孙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