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螺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676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双头螺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头螺柱,包括有杆状本体,杆状本体包括有位于杆状本体轴向两端的连接部分及连接两连接部分的衔接部分,两连接部分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螺纹,衔接部分为柱状体,其外周面呈圆弧状,且衔接部分上开设有填充空间,填充空间内设有弹性填充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承载力度强、结构简单的双头螺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双头螺柱
技术介绍
双头螺柱是一种轴向两端皆具有螺纹的柱状紧固件,主要用于主体为大型设备,需要安装附件,比如视镜、机械密封座、减速机架等,这时就用到的双头螺柱,一端拧入主体,安装好附件后另一端带上螺母,由于附件是经常拆卸的,直接采用螺栓联接主体和附件时,主体螺牙久而久之会磨损或损坏,而使用双头螺柱更换会非常方便。传统的双头螺柱在连接过程中容易出现弯曲的情况,这是由于其中部的连接部分承受不了过大的压力,则会发生弯曲,弯曲后的双头螺柱无法再次使用,并且对连接物的连接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载力度强、结构简单的双头螺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头螺柱,包括有杆状本体,杆状本体包括有位于杆状本体轴向两端的连接部分及连接两连接部分的衔接部分,两连接部分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接部分为柱状体,其外周面呈圆弧状,且衔接部分上开设有填充空间,填充空间内设有弹性填充体。其中,弹性填充体为具有弹性的塑料填充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衔接部分的外周面呈圆弧状,这样在增加了衔接部分直径的同时,也提高了衔接部分的受力强度,衔接部分上开设填充空间及设于填充空间的弹性填充体的设置皆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衔接部分的承载强度,从而有效的防止衔接部分发生弯曲。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衔接部分的外周面上均布有若干加强凸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凸筋的设置则是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衔接部分的受力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头螺柱,包括有杆状本体1,杆状本体I包括有位于杆状本体I轴向两端的连接部分11及连接两连接部分11的衔接部分12,两连接部分11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螺纹,衔接部分12为柱状体,其外周面呈圆弧状,且衔接部分上开设有填充空间13,填充空间13内设有弹性填充体14。上述方案中,通过将衔接部分12的外周面呈圆弧状,这样在增加了衔接部分12直径的同时,也提高了衔接部分12的受力强度,衔接部分12上开设填充空间13及设于填充空间13的弹性填充体14的设置皆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衔接部分12的承载强度,从而有效的防止衔接部分12发生弯曲,为双头螺柱的正常使用提供了保障。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弹性填充体14为具有弹性的塑料填充块,当然,也可为具有弹性的弹性体,也是可行的。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衔接部分12的受力强度,衔接部分12的外周面上均布有若干加强凸筋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头螺柱,包括有杆状本体,杆状本体包括有位于杆状本体轴向两端的连接部分及连接两连接部分的衔接部分,两连接部分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接部分为柱状体,其外周面呈圆弧状,且衔接部分上开设有填充空间,填充空间内设有弹性填充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螺柱,包括有杆状本体,杆状本体包括有位于杆状本体轴向两端的连接部分及连接两连接部分的衔接部分,两连接部分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接部分为柱状体,其外周面呈圆弧状,且衔接部分上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利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荣得利航空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