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索和锚杆组合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635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索和锚杆组合支护装置,它包括锚杆、锚索和锁紧连接装置,所述的锁紧连接装置包括锁紧套和卡具,锁紧套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设有锥形孔,所述的卡具为设有中心孔的锥台形状,卡具设在锥形孔内,所述的锚索的一端紧固在锁紧连接装置的卡具端,锚杆的一端与锁紧连接装置的锁紧套螺纹端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深井围岩支护中锚索锚固段不稳定的弊端,且能有效保证锚索的支护效果,并扩大了锚索的应用范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描索和描杆组合支护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锚索和锚杆组合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矿井深部开采已成为必然之势,对于高应力大变形巷道的支护则显得尤为突出。目前,对于深井巷道的支护主要是采用锚杆和锚索联合支护的方法,它们都能比较有效控制深井巷道围岩的变形。但是对于单纯的锚杆和锚索支护来讲,俩者都各有优缺点。对于锚杆来讲,其安装方便,锚固质量好,但是锚固范围和有效锚固长度非常有限,不能到达更为稳定的深部岩体。对于锚索来讲,虽然,其有效锚固长度大,而且能够锚固到更为稳定的岩体中去,但由于安装复杂,操作要求高,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锚固剂搅拌不充分、预应力施加不够以及锚孔不稳定等原因大大降低了锚索的锚固力。另外,由于矿用锚索是由钢绞线扭合而成,没有锚杆的左旋或右旋螺纹所产生的增大接触和摩擦面积等的作用,致使钢绞线难以与锚固剂紧密咬合,也一定程度上造成锚索锚固效果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锚杆或锚索单独支护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锚索和锚杆组合支护装置,有效得避免了深井围岩支护中锚索锚固段不稳定的弊端,且能有效保证锚索的支护效果,同时可以扩大锚索的应用范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锚杆、锚索和锁紧连接装置,所述的锁紧连接装置包括锁紧套和卡具,锁紧套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设有锥形孔,所述的卡具为设有中心孔的锥台形状,卡具设在锁紧套的锥形孔内,所述的锚索的一端紧固在锁紧连接装置的卡具端,锚杆的一端与锁紧连接装置的锁紧套螺纹端螺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有效得避免了深井围岩支护中锚索锚固段不稳定的弊端,且能有效保证锚索的支护效果,同时可以扩大锚索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锁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锚杆1、锚索3和锁紧连接装置2,所述的锁紧连接装置2包括锁紧套21和卡具22,锁紧套21 —端设有螺纹211,另一端设有锥形孔212,如图3所示,所述的卡具22为设有中心孔221的锥台形状。如图2所示,卡具22设在锁紧套21的锥形孔212内。所述的锚索3的一端紧固在锁紧连接装置2的卡具端,锚杆I的一端与锁紧连接装置2的锁紧套21的螺纹端螺接。当在深井围岩中打好较深的锚索孔时,将锚杆I部分先放入空中,作为锚索3的锚固段。锚杆I的长度可由所需锚索3锚固段的长度决定,然后再锁紧锚索3,这样就完成了本技术的安装。它既保证了锚索3锚固端头的稳定性,又具有锚索3锚固范围和锚固力大的优点。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有效避免深井围岩支护中锚索3锚固段不稳定的弊端,且能有效保证锚索3的支护效果,同时扩大了锚索3的应用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锚索和锚杆组合支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锚杆、锚索和锁紧连接装置,所述的锁紧连接装置包括锁紧套和卡具,锁紧套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设有锥形孔,所述的卡具为设有中心孔的锥台形状,卡具安装在锁紧套的锥形孔内,所述的锚索的一端紧固在锁紧连接装置的卡具端,锚杆的一端与锁紧连接装置的锁紧套螺纹端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索和锚杆组合支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锚杆、锚索和锁紧连接装置,所述的锁紧连接装置包括锁紧套和卡具,锁紧套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设有锥形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建余伟健王平王卫军万文李树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