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矿山井下受多次跨采影响的巷道加固的方法,尤其是。
技术介绍
近距离煤层群一般采用多煤层联合布置的开采方式,在煤层底板布置准备巷道,为增加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减少搬家次数,许多矿区采用跨巷道开采,采动期间引发被跨巷道的剧烈变形乃至破坏失稳。随着我国对煤炭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开采条件的日益复杂,多次跨采巷道已几乎成为不能回避的技术难题,其比重将会进一步增加。目前,控制多次跨采巷道围岩变形的方法有:金属支架支护、围岩注浆加固、锚带网索支护及联合支护。这些方法虽能解决现场的一些实际问题,但是金属支架支护属于被动支护形式,壁后空间大,支架初期无法发挥较大的承载力,而当围岩变形弥补了壁后空洞时,围岩松动范围已经很大;围岩注浆加固只是加固浅部破碎围岩,深部破碎围岩无法加固;锚带网索支护采用的普通锚索易破坏,钢带易变形,支护效果不理想;而联合支护工序复杂且成本较高。在多次跨采条件下,巷道围岩应力急剧增加,塑性区范围显著增大,巷道在服务期间屡修屡坏,以上方法已满足不了要求,严重影响了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因此,此类巷道围岩的有效控制成为制约我国煤炭生产进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空注浆锚索控制多次跨采巷道围岩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巷道断面(3)进行修复扩刷,在一次支护和浅孔注浆完成一个月后或者巷道围岩充分变形后,对超前工作面280m?320m在即将受采动底板巷道采用Φ20mm?Φ24mm高性能预应力锚杆(2)加强支护,间排距为800mm×800mm,全部布置在一次支护锚杆的空当,同时在巷道整个断面上布设金属网(4),从而完成二次支护;在巷道顶板及两帮的高性能预应力锚杆(2)之间安装新型中空注浆锚索(1),中空注浆锚索(1)的排距为1600mm?3200mm;在巷道围岩表面喷浆封闭,浆层厚度为50mm?100mm;向中空注浆锚索(1)内注入注浆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注浆锚索控制多次跨采巷道围岩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巷道断面(3)进行修复扩刷,在一次支护和浅孔注浆完成一个月后或者巷道围岩充分变形后,对超前工作面280m-320m在即将受采动底板巷道采用Φ20πιπι-Φ24πιπι高性能预应力锚杆(2)加强支护,间排距为800mmX800mm,全部布置在一次支护锚杆的空当,同时在巷道整个断面上布设金属网(4),从而完成二次支护;在巷道顶板及两帮的高性能预应力锚杆(2)之间安装新型中空注浆锚索(1),中空注浆锚索(I)的排距为1600mm-3200mm;在巷道围岩表面喷浆封闭,浆层厚度为50mm-100mm;向中空注浆锚索(I)内注入注浆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网(4),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4)采用Φ5_-Φ7_冷拔电弧焊钢筋网,外形尺寸2500mmX 900mm,网孔规格IOOmmXlOO _。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中空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臣,马振乾,王朋朋,张农,韩昌良,卫英豪,薛俊华,阚甲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