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英贤专利>正文

离心泵小开口叶轮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946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离心泵叶轮的制造方法,是用普通铸造工艺制造出的较大开口尺寸的铸件叶轮毛坯,经压力加工后,使叶片产生塑性变形而达到所需要的原不能生产的小开口尺寸的叶轮。适用于生产开口尺寸在5~1mm叶轮。具有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现有金属制造的离心泵叶轮,一般是采用铸造毛坯,经切削加工而制成的。叶轮毛坯的形状是,前后二个圆形盖板,盖板之间由弯曲形叶片联接而组成的一个整体铸件。二个盖板之间的距离,叫做叶轮开口尺寸,当叶轮的开口尺寸较小时,泵行业习惯称小开口叶轮。叶轮开口尺寸越小,叶轮毛坯的铸造就越困难。受常规铸造工艺的限制,当叶轮开口尺寸等于3mm时,就不能铸造出合格的产品。因此小开口叶轮的铸造在国内外均是一个难题。为此,日本采用陶瓷芯铸造,但因设备和原材料较贵,成本比一般铸造工艺高二倍以上。原苏联采用石英芯铸造,但因工艺复杂,设备昂贵,成本比一般铸造高三倍。我国曾采用把盖板和叶片用点焊或铆接的方法联接在一起生产小开口叶轮。成本比铸造法高出6倍以上。且叶片与盖板之间存在着缝隙,泵工作时产生缝隙腐蚀,影响泵的性能和寿命。MPH型《小流量化工用离心泵》的叶轮制造采用钻削方法,它的叶轮流道是用圆柱形直钻孔,代替弯曲形小开口铸造流道。而生产出小流量泵。为此荣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奖。此法生产效率低,也不适于大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用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制造可塑性金属离心泵小开口叶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用铸造工艺制出开口尺寸在5~15mm的叶轮后,再用压力加工方法,使叶片产生塑性变形达到所需要的开口尺寸和形状。由于采用较大开口尺寸的铸造毛坯,铸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增加的压力加工工序,生产效率高,所以总成本低。并且制造出的小开口叶轮只存在叶片高度上变形,叶片的曲率不变。又因为叶片产生塑性变形,提高了叶片的组织密度。从而提高了叶轮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了叶轮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加工工序的剖视图。在图1中,较大开口的叶轮铸造毛坯1.2放在专用模具的上模3和下模4中间。在压力设备中,向上模3和下模4施加压力P,加压后叶轮的叶片部分产生变形,从而改变叶轮的开口尺寸。生产出小开口叶轮。为了提高叶轮的开口尺寸精度,也可以在压力加工前对叶轮进行机械加工。本专利技术适用于能产生塑性变形的任何金属材料。本专利技术使原工艺很难生产的5~3mm开口的叶轮和不能生产的0.5~3mm叶轮,能够很方便的大量生产。使用本专利技术尤其适合生产小流量离心泵的铸钢叶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为制造直径255mm,开口尺寸为3mm,材质为25#铸钢的离心泵叶轮。可先铸造,直径为260mm,开口尺寸为6mm的25#铸钢叶轮毛坯。将毛坯机械加工校正。然后如图1所示进行压力加工,一次将叶轮开口尺寸压至3mm(由模具保证开口尺寸)。然后再机械加工,使毛坯达到设计图要求即可。权利要求一种离心泵叶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铸造工艺制出开口尺寸在5~15mm的叶轮后,再用压力加工方法,使叶片产生塑性变形,达到所需要的开口尺寸和形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离心泵叶轮的制造方法,是用普通铸造工艺制造出的较大开口尺寸的铸件叶轮毛坯,经压力加工后,使叶片产生塑性变形而达到所需要的原不能生产的小开口尺寸的叶轮。适用于生产开口尺寸在5~1mm叶轮。具有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文档编号B23P15/02GK1136490SQ9511025公开日1996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杜英贤 申请人:杜英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泵叶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铸造工艺制出开口尺寸在5~15mm的叶轮后,再用压力加工方法,使叶片产生塑性变形,达到所需要的开口尺寸和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英贤
申请(专利权)人:杜英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