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电能计量设备出入库装置,包括传送线、传送动力机构、电能计量设备托盘、RFID电子标签、RFID阅读器、操作机构、检定/检测装置、通讯数据线、数据处理单元、控制系统主机和人机交互界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电能计量设备托盘底部,阅读器与托盘上的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讯,控制系统接受阅读器上传的读取信息,下发指令控制操作机构、检测与检定装置,并存储电能计量设备的检测与检定信息,从而完成出入库流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高效的完成出入库流程,并获取电能计量设备的检测、检定信息,从而有效克服传统人工出入库方式生产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容易出现疏漏的缺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电能计量设备出入库装置,属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领域。
技术介绍
电能计量设备出入库管理作为电力营销服务系统的一部分,在整个服务流程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因此成为现代营销工作的一大热门课题。现有大多数电能计量设备出入库管理方式比较简单,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搬运、检测与检定、记录与统计,并最终完成出入库流程。这种方式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效率也不高。再加上电能计量设备规格、种类、型号众多,数额庞大,人工出入库过程中极易出现差错。因此传统方式难以保证电能计量设备能及时、准确、合理地应用于生产和营销服务工作。RFID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大大提高出入库流程的运营效率。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无需人工干预。将RFID技术应用于出入库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电能计量设备托盘底部装有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与托盘上的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讯,控制系统接受阅读器上传的读取信息,下发指令控制操作机构、检测与检定装置,并存储电能计量设备的检测与检定信息,从而完成出入库流程。在已有的专利技术方案中,2010年9月10日公告的中国技术专利CN201010143753.X公布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仓库自动出入库识别装置及其方法,采用多个方向的天线分时工作的方式来识别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通过四个天线依次对出出入资产的电子标签进行扫描识别,将读取到的电子标签信息实时通过RJ45或RS-232上送到控制计算机,由控制机最后输出信息数据。该技术方案提高了电力仓库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的强度,但装置和控制系统仅用于设备识别,功能较为简单,未涉及操作机构、检测与检定等装置,控制系统不能下发控制指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流水线式的基于RFID的电能计量设备出入库装置,能够自动、高效的完成出入库流程,并获取电能计量设备的检测、检定信息,从而有效克服传统人工出入库方式生产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容易出现疏漏的缺点。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RFID的电能计量设备出入库装置,包括传送线、传送动力机构、电能计量设备托盘、RFID电子标签、RFID阅读器、操作机构、检定/检测装置、通讯数据线、数据处理单元和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传送线为皮带式、链板式、倍速链式或滚筒式形式,传送动力机构与传送线的形式相配合;所述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电能计量设备托盘的底部,内设有IC芯片,IC芯片上记载有与电能计量设备托盘相对应的唯一序列号和用户数据存储信息;所述RFID阅读器、操作机构和检定/检测装置安装在传送线的两侧或单侧,位置间隔与整个检测/检定流水线的工作节拍相对应;所述操作机构为机器人、机械臂或顶升设备形式,用于改变工作过程中电能计量设备的位置,以配合检定/检测装置的工作;所述操作机构上装有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电能计量设备托盘的位置并上传位置信号;所述检定/检测装置的结构与电能计量设备的类型和检定/检测项目相对应;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为PLC、CPLD, FPGA, DSP或MCU,用于完成底层设备或装置与控制主机之间的通信;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包括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用于输入控制命令、输出作业工程中的数据结果。前述还包括控制系统主机。前述的传送线的宽度与电能计量设备托盘相配合,电能计量设备托盘的长宽与所放置的电能计量设备的数量和尺寸相对应。前述的位置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前述的通信数据线为无线,在与通信数据线相连的装置或设备上添加无线收发装置。前述的数据处理单元为集线器或交换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I)将RFID应用于电能计量设备出入库的技术方案中,克服了传统出入库方式中依靠大量人力作业费时费力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2)本技术的装置集成了操作机构和检测/检定装置,避免了与不同装置系统接驳造成的时间损失,使电能计量设备在出入库过程中更加快速地完成了作业任务。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于RFID的电能计量设备出入库集中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于RFID的电能计量设备出入库分布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RFID电子标签IC芯片的数据储存区映射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一,基于本技术的RFID的电能计量设备出入库装置为集中式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传送线1、传送动力机构2、电能计量设备托盘3、RFID电子标签4、RFID阅读器5、操作机构6、检定/检测装置7、通讯数据线8、数据处理单元9、控制系统主机10和人机交互界面11。传送线I可以为皮带式、链板式、倍速链式或滚筒式等形式,本实施例中采用皮带式传送线,传送线I的宽度取决于电能计量设备托盘3的宽度,而电能计量设备托盘3的长宽则由所放置的电能计量设备的数量和尺寸决定,根据传送线I的形式选择与之相配合的传动动力机构2。如图3所示,电能计量设备托盘3的底部安装有RFID电子标签4,其内设有IC芯片,IC芯片上记载有与电能计量设备托盘3相对应的唯一序列号,用于和其他RFID电子标签进行区分;IC芯片上还设有用户信息数据存储区,分为只读信息区和读写信息区,只读信息区和读写信息区的大小分配以及映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只读信息区的映射内容可包括托盘上电能计量设备的类别与数量、各个电能计量设备的编号等其他用户自定义只读信息;读写信息区的映射内容可包括检测/检定结果等其他用户自定义读写信息。当读写信息区的大小为零时,表示RFID电子标签为只读型,此时只读信息区映射内容为电能计量装置编号、其他用户自定义只读信息等;当读写信息区的大小不为零时,表示RFID电子标签为读写型,此时读写信息区映射内容可包括检测/检定信息、其他用户自定义读写信息等,此时RFID阅读器应相应改为RFID读写器。参照图1,阅读器5、操作机构6和检定/检测装置7被安装在传送线I的两侧或单侧,其位置间隔的大小取决于整个检测/检定流水线的工作节拍。操作机构6可以为机器人、机械臂、顶升设备等形式,本实施例中采用机械臂形式,用于改变工作过程中电能计量设备的位置,以配合检定/检测装置7的工作。检定/检测装置7的结构取决于电能计量设备的类型和检定/检测项目,电能计量设备的类型包括单相电能表、三相电能表、低压电流互感器、集中器、采集器等,检定/检测项目包括耐压试验、外观检查、误差检定、功能检测等。操作机构6上还装有位置传感器,可以为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形式,用于检测电能计量设备托盘3的位置并上传位置信号。通信数据线8还可以替换为无线,在与通信数据线8相连的装置或设备上添加无线收发装置,且其射频工作频段需要避开RFID电子标签和阅读器的工作频段。数据处理单元9可以为PLC、CPLD、FPGA、DSP、MCU等形式,用于完成底层设备或装置与控制主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协议转换、解码编码、数据中转等;若底层设备或装置使用相同的通信协议,则数据处理单元9可以为集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RFID的电能计量设备出入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线、传送动力机构、电能计量设备托盘、RFID电子标签、RFID阅读器、操作机构、检定/检测装置、通讯数据线、数据处理单元和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传送线为皮带式、链板式、倍速链式或滚筒式形式,传送动力机构与传送线的形式相配合;所述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电能计量设备托盘的底部,内设有IC芯片,IC芯片上记载有与电能计量设备托盘相对应的唯一序列号和用户数据存储信息;所述RFID阅读器、操作机构和检定/检测装置安装在传送线的两侧或单侧,位置间隔与整个检测/检定流水线的工作节拍相对应;所述操作机构为机器人、机械臂或顶升设备形式,用于改变工作过程中电能计量设备的位置,以配合检定/检测装置的工作;所述操作机构上装有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电能计量设备托盘的位置并上传位置信号;所述检定/检测装置的结构与电能计量设备的类型和检定/检测项目相对应;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为PLC、CPLD、FPGA、DSP或MCU,用于完成底层设备或装置与控制主机之间的通信;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包括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用于输入控制命令、输出作业工程中的数据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关于RFID的电能计量设备出入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线、传送动力机构、电能计量设备托盘、RFID电子标签、RFID阅读器、操作机构、检定/检测装置、通讯数据线、数据处理单元和人机交互界面; 所述传送线为皮带式、链板式、倍速链式或滚筒式形式,传送动力机构与传送线的形式相配合; 所述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电能计量设备托盘的底部,内设有IC芯片,IC芯片上记载有与电能计量设备托盘相对应的唯一序列号和用户数据存储信息; 所述RFID阅读器、操作机构和检定/检测装置安装在传送线的两侧或单侧,位置间隔与整个检测/检定流水线的工作节拍相对应; 所述操作机构为机器人、机械臂或顶升设备形式,用于改变工作过程中电能计量设备的位置,以配合检定/检测装置的工作; 所述操作机构上装有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电能计量设备托盘的位置并上传位置信号; 所述检定/检测装置的结构与电能计量设备的类型和检定/检测项目相对应; 所述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安心,黄奇峰,王晓虎,王忠东,蔡奇新,孙纯军,纪卫尚,赵本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