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式可折叠童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379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立式可折叠童车车架,后轮支架上设有第一铰接点,前轮支架上设有第二铰接点,推杆上设有第三铰接点,后轮支架上部与侧扶手一端枢接,后轮支架上的第一铰接点与前轮支架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前轮支架上部和推杆的第三铰接点铰接,所述前轮支架、后轮支架、推杆和侧扶手形成的四连杆机构能够通过一锁定连接结构实现相对位置止动定位,推杆下部与侧扶手另一端枢接,X撑两连杆的上部与前轮支架上部侧壁和推杆下部之一活动连接,X撑两连杆的下部与后轮支架的下部侧壁活动连接,前轮支架下部设有前轮,后轮支架和X撑之一的下部设有后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运输,折叠后能够独自保持稳定的站立状态,便于存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童车车架,特别涉及一种自立式可折叠童车车架
技术介绍
本目前常见的伞柄车类可折叠童车车架主要是采用两种折叠方式进行折叠,一种是水平折叠结构,即折叠后整个车体纵向高度降低合并在一起,该种折叠结构折叠后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另一种是立式折叠结构,该种折叠结构一般都是折叠后前轮与后轮分别位于上下两端,折叠好后难于稳定自立,需要手扶,不方便存放,且上述两种折叠零件较多,折叠后整体提交大,重量大,携带不便,整体结构复杂,容易发生故障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自立式可折叠童车车架,该自立式可折叠童车车架结构简单,能够稳定自立,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立式可折叠童车车架,包括推杆、后轮支架、侧扶手、前轮支架和由两根连杆交叉铰接形成的X撑,以童车打开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后轮支架的两端之间形成有第一铰接点,前轮支架两端之间形成有第二铰接点,推杆两端之间形成有第三铰接点,所述后轮支架上部与侧扶手一端枢接,后轮支架上的第一铰接点与前轮支架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前轮支架上部和推杆的第三铰接点铰接,所述前轮支架、后轮支架、推杆和侧扶手形成的四连杆机构能够通过一锁定连接结构实现相对位置止动定位,推杆下部与侧扶手另一端枢接,X撑两连杆的上部与前轮支架上部侧壁和推杆下部之一活动连接,X撑两连杆的下部与后轮支架的下部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下部设有前轮,后轮支架和X撑之一的下部设有后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轮支架呈结构对称的U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轮支架呈折弯的杆状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扶手上侧形成有弧状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X撑两连杆的上部与前轮支架上部侧壁和推杆下部之一活动连接,X撑两连杆的下部与后轮支架的下部侧壁活动连接的结构为:所述前轮支架相对的侧壁和推杆下部侧壁之一上设有枢接轴,后轮支架相对的侧壁上也分别固设有枢接轴,还设有万向连接头,万向连接头一端分别与该枢接轴枢接,万向连接头另一端与X撑的连杆端部铰接,且该铰接结构的铰接轴与所述枢接轴垂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轮支架、后轮支架、推杆和侧扶手形成的四连杆机构能够通过一锁定连接结构实现相对位置止动定位的结构为:锁定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与推杆和前轮支架固连的第一、二锁合件,其中第一、二锁合件铰接连接,第一锁合件上设有一圆弧状凸起结构,第二锁合件上设有一与之匹配的弧状凹槽,所述圆弧状凸起结构能够紧抵弧状凹槽内侧面滑动,所述第一、二锁合件上分别还设有垂直于推杆和前轮支架轴向的平面结构,第一、二平面能够相互紧贴,且第一、二锁合件沿其轴向的两相对侧壁也为能够平贴的平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轮支架下部还设有踩踏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X撑两连杆铰接位置相接处的两侧壁为平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只要要一个X撑就能实现整个车体的支撑,结构简单,零件少,生产成本低,便于组装,整体折叠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运输,且其折叠后前轮与后轮位于同一侧,能够独自保持稳定的站立状态,便于存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打开状态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折叠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折叠状态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打开状态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折叠使用状态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折叠状态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自立式可折叠童车车架,包括推杆1、后轮支架2、侧扶手3、前轮支架4和由两根连杆交叉铰接形成的X撑5,以童车打开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后轮支架2的两端之间形成有第一铰接点,前轮支架4两端之间形成有第二铰接点,推杆I两端之间形成有第三铰接点,所述后轮支架2上部与侧扶手3 —端枢接,后轮支架2上的第一铰接点与前轮支架4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前轮支架4上部和推杆I的第三铰接点铰接,所述前轮支架4、后轮支架2、推杆I和侧扶手3形成的四连杆机构能够通过一锁定连接结构6实现相对位置止动定位,推杆I下部与侧扶手3另一端枢接,X撑5两连杆的上部与前轮支架4上部侧壁和推杆I下部之一活动连接,X撑5两连杆的下部与后轮支架2的下部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4下部设有前轮,后轮支架2和X撑5之一的下部设有后轮,打开状态时,推杆I与前轮车架呈直线状并通过锁定链接结构固定,需要折叠时,将该隋丁链接结构打开,则推杆1、侧扶手3、后轮支架2和前轮支架4形成一个四连杆机构,下压推杆1,推杆I绕其第三铰接点旋转,带动侧扶手3竖起,前轮支架4上部和后轮支架2上部夹角逐渐减小到最小状态,此时车体被折叠起来,折叠后前轮和后轮仅相互间距离减小,他们仍然位于车体同一侧且都能够与地面接触形成支撑面,这样童车被折叠起来后在前、后轮的支撑下能保持稳定的站立状态,且由于本技术结构简单,零件少,其生产成本低,折叠后体积小,便于存放和携带。所述前轮支架4呈结构对称的U形结构,前轮位于U形结构中间部位,该结构能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状态,结构稳定,且可减少前轮的数量,成本低,外形美观、时尚,当然前车架也可以采用传统的四边形结构,采用两个前轮。所述后轮支架2呈折弯的杆状结构,节省零件,且展开和折叠的体积小。所述侧扶手3上侧形成有弧状面,便于儿童手扶。所述X撑5两连杆的上部与前轮支架4上部侧壁和推杆I下部之一活动连接,X撑5两连杆的下部与后轮支架2的下部侧壁活动连接的结构为:所述前轮支架4相对的侧壁和推杆I下部侧壁之一上设有枢接轴,后轮支架2相对的侧壁上也分别固设有枢接轴,还设有万向连接头7,万向连接头7 —端分别与该枢接轴枢接,万向连接头7另一端与X撑5的连杆端部铰接,且该铰接结构的铰接轴与所述枢接轴垂直,这就实现了车架折叠时,万向连接头7绕枢接轴旋转,同时万向连接头7带动X撑5折叠形重合形成线性结构,当然除了此种结构外,还可以采用球头结构,万向轴结构等,除了采用万向连接头外,还可以通过X撑5与前轮支架4、侧扶手3和后轮支架2枢接,他们相互接触的表面为匹配的倾斜的三维弧面,这要这个弧面与他们之间在折叠和打开状态的相对运动轨迹保持一致即可,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很容易想到的等同替换结构。所述前轮支架4、后轮支架2、推杆I和侧扶手3形成的四连杆机构能够通过一锁定连接结构6实现相对位置止动定位的结构为:锁定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与推杆I和前轮支架4固连的第一、二锁合件,其中第一、二锁合件铰接连接,第一锁合件上设有一圆弧状凸起结构,第二锁合件上设有一与之匹配的弧状凹槽,所述圆弧状凸起结构能够紧抵弧状凹槽内侧面滑动,所述第一、二锁合件上分别还设有垂直于推杆I和前轮支架4轴向的平面结构,第一、二平面能够相互紧贴,且第一、二锁合件沿其轴向的两相对侧壁也为能够平贴的平面结构,这样用力下压推杆I时,推杆I上的圆弧状凸起在外力作用下沿弧状凹槽滑动,第一、二锁合件上的两对平面结构均分离,实现推杆I的折叠,当需要打开时,给推杆I施加反向的力,使推杆I上两对平面均保持紧密平贴状态,即可实现推杆I与前轮支架4的锁合,此结构主要靠圆弧状凸起结构与弧状凹槽的顶紧力实现两个位置的稳定保持状态,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生产,当然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立式可折叠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1)、后轮支架(2)、侧扶手(3)、前轮支架(4)和由两根连杆交叉铰接形成的X撑(5),以童车打开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后轮支架(2)的两端之间形成有第一铰接点,前轮支架(4)两端之间形成有第二铰接点,推杆(1)两端之间形成有第三铰接点,所述后轮支架(2)上部与侧扶手(3)一端枢接,后轮支架(2)上的第一铰接点与前轮支架(4)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前轮支架(4)上部和推杆(1)的第三铰接点铰接,所述前轮支架(4)、后轮支架(2)、推杆(1)和侧扶手(3)形成的四连杆机构能够通过一锁定连接结构(6)实现相对位置止动定位,推杆(1)下部与侧扶手(3)另一端枢接,X撑(5)两连杆的上部与前轮支架(4)上部侧壁和推杆(1)下部之一活动连接,X撑(5)两连杆的下部与后轮支架(2)的下部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4)下部设有前轮,后轮支架(2)和X撑(5)之一的下部设有后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贤张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易仕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