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选脱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172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选脱绒装置。一种风选脱绒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顶部设有一进料口,在壳体底部设有一下料口,在壳体内相对的两侧壁上由上而下依次设有若干个位置交错设置且向下倾斜的挡板,在自上而下的第二块挡板与壳体连接处的下部壳体上连接一出风口,出风口经管道与风机和除尘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方案,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不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事故率,降低了能耗,性能稳定可靠,而且大大提升了短绒去除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选脱绒装置。技术背景:在棉籽制油工艺中,棉仁和料胚中都含有短绒,目前棉仁和料胚中的短绒主要是通过在车间安装风选平筛进行去除,但是去除效果差,因此制得的棉柏和棉蛋白中也会含有短绒。目前棉柏和棉蛋白中的短绒主要是通过在车间安装凉柏器和流化床进行去除,用这些设备脱绒结构复杂,成本高,耗能高,事故率高,而且出来的棉柏和棉蛋白中依然含有较多的短绒,达不到理想的短绒去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风选脱绒装置,它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成本低,耗能低,性能稳定,短绒去除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风选脱绒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顶部设有一进料口,在壳体底部设有一下料口,在壳体内相对的两侧壁上由上而下依次设有若干个位置交错设置且向下倾斜的挡板,在自上而下的第二块挡板与壳体连接处的下部壳体上连接一出风口,出风口经管道与风机和除尘装置相连。所述出风口倾斜向上,其与挡板平行设置。在自上而下的最下方一块挡板与壳体连接处的下部壳体上设有一进风口。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不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事故率,降低了能耗,性能稳定可靠,而且大大提升了短绒去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进料口,3、挡板,4、出风口,5、下料口,6、进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不,一种风选脱绒装置,包括壳体I,在壳体I顶部设有一进料口 2,在壳体I底部设有一下料口 5,在壳体I内相对的两侧壁上由上而下依次设有若干个位置交错设置且向下倾斜的挡板3,在自上而下的第二块挡板3与壳体I连接处的下部壳体I上连接一出风口 4,出风口 4经管道与风机和除尘装置相连。所述出风口 4倾斜向上,其与挡板3平行设置。在自上而下的最下方一块挡板3与壳体I连接处的下部壳体I上设有一进风口 6。使用时,棉仁、料胚、棉柏或棉蛋白从进料口 2进入设备后自由落下,落在向下倾斜设置的挡板3上,物料依次经过若干块挡板3,成S型下落,直至落至下料口 5排出。在挡板3的作用下,物料在各挡板3下沿形成料幕封住内部空腔,启动风机从出风口 4向外抽风,风流不论从进料口 2、下料口 5还是进风口 6进入都会经过至少两道料幕,且在挡板3边沿处形成切向风流,风流穿过料幕,带走料幕中的短绒、水分和热量,出风口 4做成倾斜向上结构,截面积加大,只带走短绒,脱绒后的棉仁、料胚、棉柏或棉蛋白落至下料口 5排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不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事故率,降低了能耗,性能稳定可靠,而且大大提升了短绒去除效果。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选脱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顶部设有一进料口,在壳体底部设有一下料口,在壳体内相对的两侧壁上由上而下依次设有若干个位置交错设置且向下倾斜的挡板,在自上而下的第二块挡板与壳体连接处的下部壳体上连接一出风口,出风口经管道与风机和除尘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选脱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顶部设有一进料口,在壳体底部设有一下料口,在壳体内相对的两侧壁上由上而下依次设有若干个位置交错设置且向下倾斜的挡板,在自上而下的第二块挡板与壳体连接处的下部壳体上连接一出风口,出风口经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学军赵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鸿润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