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浩然专利>正文

一次性使用自停液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92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停液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膜、空气塞、上软管、滴斗盖、乳胶帽、上滴斗、自停液装置、下滴斗、下软管、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静脉输液针,其特征在于:自停液装置由带有进液孔、排气孔的浮子和止水膜片组成,止水膜片由边框和中间薄层组成,止水膜片嵌入浮子的底部,自停液装置安放于下滴斗内,并能在充满药液后浮起。自停液装置它能在输液过程中滴斗内存有少量药液时,自动封闭下滴斗的出液口,从而能防止空气进入下软管内,这样就能既可避免了因空气进入下软管而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又能避免空气进入患者体内而造成医疗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能自停液输液器。
技术介绍
国内各医疗机构临床单位临床使用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主要由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输液软管、滴管、滴斗、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静脉输液针组成,该产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药液快要滴完时,病人家属特别紧张,稍不注意就会因药瓶内药液输完换瓶不及时,使空气进入滴斗下的下软管内,为了能继续输液,护理人员只能通过用下软管缠绕手指进行排气,操作十分的不方便,或通过拧开输液针座将药液从药液过滤器接头处排出,这样既浪费了药液也易于病菌侵入造成输液感染。目前市场上虽有自停液输液器,但这些产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自停液效果不能真正得到体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停液输液器,能使产品在输完瓶中药液后,随着滴斗内药液不断减少,当药液的浮力不足以使自停液装置浮起时,止水膜片的中间薄层,在已盛装有药液的下压下,封闭了下滴斗的出液口,使滴斗内的药液不能继续流下,下软管内的药液也一直保留在下软管管路内,空气无法进入下软管内,这样就能免于因管内进入空气进行排空而使增加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又能减轻患者家属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停液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膜、空气塞、上软管、滴斗盖、乳胶帽、上滴斗、自停液装置、下滴斗、下软管、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静脉输液针,瓶塞穿刺器保护套套于瓶塞穿刺器上,空气塞将空气过滤膜紧压在瓶塞穿刺器的进气口内,瓶塞穿刺器、上软管、滴斗盖、上滴斗、下滴斗、下软管、药液过滤器顺序连接,乳胶帽套接于滴斗盖的加药口上,流量调节器套于下软管上,静脉输液针的针座套接于药液过滤器的锥头上,其特征在于:自停液装置由带有进液孔、排气孔的浮子和止水膜片组成,止水膜片由边框和中间薄层组成,止水膜片嵌入浮子的底部,自停液装置安放于下滴斗内,并能在充满药液后浮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停液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膜、空气塞、上软管、滴斗盖、乳胶帽、上滴斗、自停液装置、下滴斗、下软管、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静脉输液针,瓶塞穿刺器保护套套于瓶塞穿刺器上,空气塞将空气过滤膜紧压在瓶塞穿刺器的进气口内,瓶塞穿刺器、上软管、滴斗盖、上滴斗、下滴斗、下软管、药液过滤器顺序连接,乳胶帽套接于滴斗盖的加药口上,流量调节器套于下软管上,静脉输液针的针座套接于药液过滤器的锥头上,其特征在于:自停液装置由带有进液孔、排气孔的浮子和止水膜片组成,止水膜片由边框和中间薄层组成,止水膜片嵌入浮子的底部,自停液装置安放于下滴斗内,并能在充满药液后浮起。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停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滴斗,其与下滴斗连接处内下部设置有花键槽凸起。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停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斗盖,可设置有自排气装置也可不设置,自排气装置上的空气塞将空气过滤膜紧压在排气通道出口端口内,或采用高频热合将空气过滤膜热合在排气通道出口端口内并用空气塞塞紧。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停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膜、空气塞,也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邹浩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