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回血输液接头,包括接头上盖与接头底座,接头上盖与接头底座之间的流道内设有阻挡弹性片,接头底座或者接头上盖上固定第一阻水套筒,第一阻水套筒的顶部为凸起,其筒壁上分布多个第一缝隙,第一缝隙使第一阻水套筒的内外连通;接头底座或者接头上盖上固定定位圈,定位圈的下表面固定阻挡环,阻挡弹性片位于阻挡环与凸起之间,且其下表面与凸起接触。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的防回血部件为阻挡环与阻挡弹性片二个部件,而且阻挡通道也为环状,现对于阻挡通道为一个部件,打开与关闭的压力差可以比较大,减小了制造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防回血输液接头。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各医疗机构用于静脉输液的输液器通常为一次性输液器,它是一种经过无菌处理的、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的医疗耗材。现有的普通输液器一般由针头(如一次性使用的静脉输液针、静脉留置针等)、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墨菲氏滴管、瓶塞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等连接组成,主要用于临床重力式输液,对防止输液过程中的交叉感染起到了积极作用。
2、为了防止回血,已经专利技术了防回血输液接头,如公开号cn207768824u的中国专利文献。
3、该专利文献中的防止回血部件为弹性阻隔片30,利用其上开设的 “通液口”的打开与关闭,实现药液的流通与防回血。
4、控制通液口的打开与关闭需要的压力需要非常“精确”(就是打开与关闭的压力差非常小),而“精确”度与弹性阻隔片30的材料有关,如果材料弹性设计的太大,容易出现输液时药液不能打开“通液口”而不能输液;如果材料弹性设计的太小,容易出现不输液时“通液口”不能关闭而不能实现“防回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回血输液接头,包括接头上盖(1)与接头底座(5),其特征在于:接头上盖(1)与接头底座(5)之间的流道内设有阻挡弹性片(4),接头底座(5)或者接头上盖(1)上固定第一阻水套筒(5-1),第一阻水套筒(5-1)的顶部为凸起(5-2),其筒壁上分布多个第一缝隙(5-3),第一缝隙(5-3)使第一阻水套筒(5-1)的内外连通;接头底座(5)或者接头上盖(1)上固定定位圈(3),定位圈(3)的下表面固定阻挡环(3-2),阻挡弹性片(4)位于阻挡环(3-2)与凸起(5-2)之间,且其下表面与凸起(5-2)接触,在没有外力时,其上表面与阻挡环(3-2)为密封接触,相对于与阻挡环(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回血输液接头,包括接头上盖(1)与接头底座(5),其特征在于:接头上盖(1)与接头底座(5)之间的流道内设有阻挡弹性片(4),接头底座(5)或者接头上盖(1)上固定第一阻水套筒(5-1),第一阻水套筒(5-1)的顶部为凸起(5-2),其筒壁上分布多个第一缝隙(5-3),第一缝隙(5-3)使第一阻水套筒(5-1)的内外连通;接头底座(5)或者接头上盖(1)上固定定位圈(3),定位圈(3)的下表面固定阻挡环(3-2),阻挡弹性片(4)位于阻挡环(3-2)与凸起(5-2)之间,且其下表面与凸起(5-2)接触,在没有外力时,其上表面与阻挡环(3-2)为密封接触,相对于与阻挡环(3-2)的接触位置,阻挡弹性片(4)与凸起(5-2)的接触位置更加靠近阻挡弹性片(4)的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血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阻挡弹性片(4)外侧边缘比其与阻挡环(3-2)接触的位置更加靠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血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阻挡弹性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浩然,刘佳鑫,
申请(专利权)人:邹浩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