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温远红外热敷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007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智能控温远红外热敷治疗仪主要包括透热药垫、温度传感器、远红外加热器、多级变压器(T1)、电源电路、按键(S2-S9)、单片机(AT89S52)和LED数码显示器(M1-M8),温度传感器固定在透热药垫和远红外加热器夹层处,其将采集到的实际温度值传送给单片机(AT89S52),单片机(AT89S52)将采集到的数据与设定值比较后经过运算处理自动控制单片机的(P3.1)引脚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双向可控硅(Q1)处于饱和导通或截止状态,控制加热负载回路的开通与关断,实现恒温控制;同时驱动LED数码显示器(M1-M8)将两路的温度和时间值予以显示。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的特点,使中药热敷疗法实现智能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说是一种采用远红外加热器件对颈、肩、腰、膝关节等部位实现自动恒温热敷治疗的智能控温远红外热敷治疗仪
技术介绍
骨伤科常见慢性疾患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等,其共同的病理机制为局部软组织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积聚,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软组织粘连水肿,刺激或挤压神经纤维,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等。中药热敷是传统的中药外治法,临床疗效明显,经济实用,无任何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在治疗骨伤科慢性疾患方面有独特优势。可有效促进炎性因子的吸收,减轻关节肿胀,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和细胞增殖,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软化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痉挛及镇痛的作用。中药热敷不仅具有药疗和热疗的双重作用,另一优势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达到直达病灶的目的,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同时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然而,现有临床的中药热敷器具不具备可以同时对治疗温度和治疗时间同时实现精确控制的功能,由此影响到治疗效果。要想使中药热敷疗法更安全、方便有效的推广应用,必须靠先进的中药热敷仪器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中药热敷类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控温远红外热敷治疗仪,其特征是:主要包括透热药垫、温度传感器、远红外加热器、多级变压器(T1)、电源电路、按键(S2‑S9)、单片机(AT89S52)和LED数码显示器(M1—M8),温度传感器固定在透热药垫和远红外加热器夹层处,其将采集到的实际温度值传送给单片机(AT89S52),单片机(AT89S52)将采集到的数据与设定值比较后经过运算处理自动控制单片机的(P3.1)引脚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双向可控硅(Q1)处于饱和导通或截止状态,控制加热负载回路的开通与关断,实现恒温控制;同时驱动LED数码显示器(M1—M8)将两路的温度和时间值予以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温远红外热敷治疗仪,其特征是:主要包括透热药垫、温度传感器、远红外加热器、多级变压器(Tl)、电源电路、按键(S2-S9)、单片机(AT89S52)和LED数码显示器(Ml—M8),温度传感器固定在透热药垫和远红外加热器夹层处,其将采集到的实际温度值传送给单片机(AT89S52),单片机(AT89S52)将采集到的数据与设定值比较后经过运算处理自动控制单片机的(P3.1)引脚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双向可控硅(Ql)处于饱和导通或截止状态,控制加热负载回路的开通与关断,实现恒温控制;同时驱动LED数码显示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亮冯坤陈宝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正骨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