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养鸡鸡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9999 阅读:5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养鸡鸡舍,包括鸡舍区(1001),上下双层的“[”型风道(1002),两栋鸡舍并列的共用进人间(1003),鸡舍进入门(1004),其特征在于:地下鸡舍上设进人间下部有分别进入两栋鸡舍的密封门,设有湿帘(1006)和1006空气过滤设备(100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效果:地下鸡舍肉鸡饲养有效的控制禽病的传播,提高鸡只的成活率和肉鸡饲养的成功率,降低了疾病的相互传播,笼养限制了鸡只的活动量,降低了能量消耗。同样的体重节省了12%的生长周期,饲料消耗降低13%。双重节约土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鸡场所,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养鸡鸡舍.
技术介绍
随着养殖小区的增加,饲养密度的提高,加剧了畜禽疾病的传播,已经找不到一片“净土”,尤其鸡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菌病原体漂浮在大气中,致使近年来养鸡的成功率很低,就是养殖成功,防病治病的用药成本也不断攀升。多数养殖企业面临亏损经营,又因化石能源的涨价尤其冬季供暖煤炭的涨价已从2005年每只鸡的供暖成本由0.21元涨到目前的1.20元。随之而来的土地紧缺租金费用的提高都加剧了养殖成本的提高。传统的饲养模式针对鸡群的发病注重的是疾病的预防和治病用药,却没有从饲养方法上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传统的养殖方式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养鸡鸡舍,以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减少鸡只疾病、减少用药60%、提高饲养密度4倍、利用地下自然温度降温节电50%、供暖省煤8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地下养鸡鸡舍,包括鸡舍区1001,上下双层的“[”型风道1002,两栋鸡舍并列的共用进人间1003,鸡舍进入门1004,其特征在于:地下鸡舍上设进人间下部有分别进入两栋鸡舍的密封门,设有湿帘1005和空气过滤设备1006。所述上下双层的“[”型风道1002中四壁安装了多级紫外线杀菌灯2001,过滤后的空气经紫外线杀菌,再经过鸡舍进风口 2002,均匀的送往鸡舍。鸡只呼出的废气和粪便产生的氨气及有害气体经轴流风机1007排出舍外。所述地下养鸡鸡舍四层层叠式笼养设备,包括四层鸡笼3001,每层鸡笼下设自动送粪拖带3002,定时自动将鸡粪送往横向集粪拖带3003,再由脱粪带3004送往舍外。所述地下鸡舍供料供水系统包括饲料塔4001,供料带4002,喂料行车4003,净化供水线4004。所述地下养鸡鸡舍建在地下3-4米。本技术的优点效果:地下鸡舍肉鸡饲养有效的控制禽病的传播,提高鸡只的成活率和肉鸡饲养的成功率,在封闭的环境及净化装置的作用下,把禽病及病原体隔离在鸡舍外,将肉鸡生长在无菌的环境下。同时又利用地下常年18_23°C的自然温度。配套四层层叠式笼养方法,限制鸡只饲养时全舍跑动,降低了疾病的相互传播,笼养限制了鸡只的活动量,降低了能量消耗。同样的体重节省了 12%的生长周期,饲料消耗降低13%。双重节约土地。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肉鸡地下鸡舍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肉鸡地下鸡舍“[”型风道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中四层笼养设备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地下鸡舍及设备断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示:1001鸡舍区,1002上下双层的“[”型风道,1003两栋鸡舍并列的共用进人间,1004鸡舍进入门,1005湿帘,1006空气过滤设备,2001多级紫外线杀菌灯,2002鸡舍进风口 2002,1007轴流风机,3001四层鸡笼3001,3002自动送粪拖带,3003横向集粪拖带3003,3004脱粪带,4001饲料塔,4002供料带,4003喂料行车,4004净化供水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设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先请参阅图1,在图1中1001为鸡舍区,1002为上下双层的“[”型风道,1003为两栋鸡舍并例的共用进人间,1004为鸡舍进入门,地下鸡舍上设进人间下部有分别进入两栋鸡舍的密封门,两道门实现了外部未经灭菌的空气不能进入。1005为湿帘,夏季空气先经过有循环水的湿帘,降温5-10°C,再进入鸡舍。1006空气过滤设备,经初效、中效过滤后,压送入风道。图2中1002 “ [”型风道中四壁安装了多级2001紫外线杀菌灯,过滤后的空气经紫外线杀菌,在一定长度的“[”型风道中利用地下常年18-23°C自然温度,进行缓冲均质杀菌,再经过2002的鸡舍进风口,均匀的送往鸡舍。鸡只呼出的废气和粪便产生的氨气及有害气体经图1中的1007轴流风机排出舍外,从而形成一个空气循环过程。图3是地下鸡舍四层层叠式笼养设备示意图,图中3001为四层鸡笼,每层鸡笼下设自动送粪拖带3002,按照肉鸡生长的不同阶段定时自动将鸡粪送往横向集粪拖带3003,再由3004脱粪带送往舍外。图4是地下鸡舍及设备断面及供料供水示意图。图中4001为饲料塔,4002为供料线,4003为喂料行车,4004为净化供水线。由饲料灌装车运来的饲料,放入到4001,再由总供料线4002根据肉鸡不同的生长阶段自动供往料车4003 ;4004为肉鸡自动饮水及过滤系统,24小时供水。实施例1,以4万只肉鸡的饲养建设在地下3.2米鸡舍。实验用的地下鸡舍的布置如图一,具体方法步骤如下:鸡舍建成长86米,宽6.28米、高3.2米,两列之间夹着一组宽1.6米的上下层风道,一组风道中间垂直建有隔墙分成两个宽1.6米各共一列鸡舍,这样空气不交叉也不致鸡有疫情相互传染。风道的垂直中间建有水平的隔板将风道分为高1.5米上下两层,增加了风道的长度使空气利用地下常年18-23°C自然温度调质更充分。风道内四壁按5米距离交叉安装20瓦紫外线杀菌灯,既对过滤的空气进行20-25秒杀菌,又不致风道内滋生细菌。两列鸡舍之间风道的一端建3 ★ 3米高6.2米一个进人间,两列共用,上有进人门,下有通往两列鸡舍的密封门以便阻隔未经过滤消毒的空气。进入鸡舍的进人间的门建设高于外部地平面0.9米以防雨水倒灌和防洪。实施例2,在地下鸡舍“[”型进风道的进口端,安装有5台空气初效、中效过滤设备可以根据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空气流量选用启动不同的台数,在过滤设备的进气口设有高2米* 16米环型水淋式纸芯湿帘用于夏季降温5-10°C,可根据不同温度选用淋水时间和面积。在鸡舍的出气端设有1270MM轴流排风扇4台,根据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通风量选用,轴流风机设有自动开启的机械百叶窗,停止开动时自动关闭,以防未经过滤杀菌的空气倒壤。在实际操作中进风口端的空气成正压送入出气端始终有不同台数的轴流式风机员压抽风就不会有空气倒壤的现象发生。由于肉鸡的生长适宜温度是22±1°C,冬季地下鸡舍的自然温度10_18°C之间,进入“[”型缓冲杀菌风道的冷空气经过绥冲均质,再辅以热风炉加热的空气,以保证肉鸡生长的温度这一方式节能20%以上.又因用了四层层叠式笼养方式同等面的养殖量提高4倍;因此每只鸡的冬季取暖用煤量仅相当于地上养殖用量的20%或更少。实施例3,每栋地下鸡舍在地上安装一台容量IOt的饲料塔承接散装料车运来的散装饲料,经主料线根据肉鸡的不同生长各时期的需求自动供往鸡舍内的料车,再由料车送往每个笼位。四层层叠式笼养方式每层笼下设有拖粪带根据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的产粪量,定时自动将鸡粪拖往横向集粪带,再由专用的输送机将鸡粪送往地上的罐车运往沼气厂。鸡舍内的供水是经过滤净化的地下水,由自动乳头式饮水咀供往每个笼位,以保证鸡只健康成长的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地下养鸡鸡舍,包括鸡舍区(1001),上下双层的“[”型风道(1002),两栋鸡舍并列的共用进人间(1003),鸡舍进入门(1004),其特征在于:地下鸡舍上设进人间下部有分别进入两栋鸡舍的密封门,设有湿帘(1005)和空气过滤设备(10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下养鸡鸡舍,包括鸡舍区(1001),上下双层的“[”型风道(1002),两栋鸡舍并列的共用进人间(1003),鸡舍进入门(1004),其特征在于:地下鸡舍上设进人间下部有分别进入两栋鸡舍的密封门,设有湿帘(1005)和空气过滤设备(1006)。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养鸡鸡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双层的“[”型风道(1002)中四壁安装了多级紫外线杀菌灯(2001),过滤后的空气经紫外线杀菌,再经过鸡舍进风口(2002),均匀的送往鸡舍,鸡只呼出的废气和粪便产生的氨气及有害气体经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南牧工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