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882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11:58
一种提袋,该提袋可与一个具有拉杆的行李箱搭配使用,并包含:一个第一袋体、一个第二袋体,及一个辅助挂带。该辅助挂带包括一个连接于该第一袋体的第一带身,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二袋体的第二带身。该第二带身界定出一个穿套孔,并与该第一带身可拆离地彼此连接。该提袋可在一个展开状态及一个收合状态间转换。在该展开状态时,该穿套孔可供该拉杆穿过而使该辅助挂带套设于该行李箱。在该收合状态时,该第一袋体与该第二袋体彼此结合,且该辅助挂带是收藏于该第一袋体与该第二袋体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袋可挂载于行李箱而不必手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袋,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容装物品的提袋。
技术介绍
一般使用者在旅行时,会利用行李箱及提袋分别容装物品。该行李箱具有一个拉杆,使用者可握持该拉杆而推拉该行李箱移动。该提袋则可让使用者手提携带。不过,一般行李箱皆不具备供该提袋挂载的挂钩或吊环,该行李箱与该提袋皆需使用者以手臂施力握提,除了易造成使用者手忙脚乱的困扰外,假如该提袋的重量稍重,长时间提着该提袋还会给手臂带来负担,因此有必要针对此类缺失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挂载于行李箱的提袋。本技术提袋,可与一个具有拉杆的行李箱搭配使用,该提袋包含:一个第一袋体、一个第二袋体,及一个辅助挂带;该辅助挂带设于该第一袋体及该第二袋体间,并包括一个连接于该第一袋体的第一带身,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二袋体的第二带身。该第一带身具有一个第一连接部,该第二带身具有一个可拆离地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并界定出一穿套孔。该提袋可在一个展开状态及一个收合状态间转换,在该展开状态时,该穿套孔可供该拉杆穿过而使该辅助挂带套设于该行李箱,并使该第一袋体与该第二袋体间隔地分别靠置于该行李箱的两相反侧,在该收合状态时,该第一袋体与该第二袋体彼此结合,且该辅助挂带是收藏于该第一袋体与该第二袋体间。本技术所述提袋,该第一带身还具有一个收纳部。本技术所述提袋,该第一带身与该第二带身分别为片状结构,且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分别为相对应的拉链。本技术所述提袋,该第一带身与该第二带身分别为条状结构,且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分别为相对应的卡扣件。本技术所述提袋,还包含两个分别设于该第一袋体与该第二袋体的连接单元,在该收合状态时,所述连接单元可相连接而使该第一袋体与该第二袋体彼此结合。本技术所述提袋,所述连接单元分别为相对应的拉链或磁扣件。本技术所述提袋,还包含两个分别设于该第一袋体与该第二袋体的绑固单元,在该展开状态时,所述绑固单元彼此相连接,而与该第一袋体及该第二袋体相配合包围该行李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辅助挂带及其穿套孔的设计,使该提袋可挂载于行李箱,减少了使用者因为必需手提而造成的困扰。附图说明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主要显示本技术提袋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图2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在一展开状态并挂载于一行李箱时的态样;图3是一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在一收合状态时的外观;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主要显示本技术提袋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图5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在该展开状态并挂载于该行李箱时的态样;图6是一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在该收合状态时的外观;及图7是一立体分解图,主要显示本技术提袋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类似的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提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可与一个具有一个拉杆11的行李箱I搭配使用。该提袋包含:一个第一袋体2、一个第二袋体3、一个辅助挂带4、两个连接单元5,及两个绑固单元6。该第一袋体2与第二袋体3可分别用来容装物品。该辅助挂带4是设于该第一袋体2及该第二袋体3间,并包括一个连接于该第一袋体2的第一带身41,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二袋体3的第二带身42。该第一带身41与该第二带身42皆为可挠曲的片状结构。该第一带身41具有一个第一连接部411。该第二带身42具有一个可拆离地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411的第二连接部421,因此该第二带身42与该第一带身41是可拆离地彼此连接,且该第二带身42界定出一个穿套孔40。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411与该第二连接部421分别为相对应的拉链,但实施时不必限制,例如该第一连接部411与该第二连接部421也可为相对应的卡扣件。所述连接单元5分别设于该第一袋体2与该第二袋体3,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每一连接单元5是以对应连接于另一连接单元5的拉链51及磁扣件52来呈现,但实施时可仅为拉链51或磁扣件52的其中之一,或者也可以其它形式呈现,例如为相对应的粘扣带。所述绑固单元6分别设于该第一袋体2与该第二袋体3,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绑固单元6分别为可相对应连接的卡扣件,但实施时所述绑固单元6的连接方式不以卡扣为限。该提袋可在一个展开状态及一个收合状态间转换。在该展开状态时(见图2),该穿套孔40可供该拉杆11穿过而使该辅助挂带4套设于该行李箱1,并使该第一袋体2与该第二袋体3间隔地分别靠置于该行李箱I的两相反侧,所述绑固单元6可彼此相连接,而与该第一袋体2及该第二袋体3相配合包围该行李箱I。在该收合状态时(见图3),所述连接单元5可相连接,而使该第一袋体2与该第二袋体3彼此结合,且该辅助挂带4及所述绑固单元6分别是收藏于该第一袋体2与该第二袋体3间。本技术提袋搭配行李箱I使用时,先将该第一连接部411与该第二连接部421彼此连接,让该提袋保持在该展开状态,然后将提袋移到该行李箱I的上方,将该第二带身42的穿套孔40对准该行李箱I的拉杆11,让该辅助挂带4由上往下套设于该行李箱I的顶缘且让该拉杆11穿过该穿套孔40,并使该第一袋体2与该第二袋体3前后间隔地分别靠置于该行李箱1,接着将所述绑固单元6分别对应扣接,以使该提袋能稳固地包围该行李箱I即可。通过该辅助挂带4及其穿套孔40的设计,可让该提袋挂载于该行李箱1,使用者以单手推拉该行李箱I即能连带地移动该提袋,不需另外腾出手臂提着该提袋,也不会有长时间手提而给手臂带来负担的问题。若欲使该提袋与行李箱I分离,先将所述绑固单元6解开,然后将该提袋往上提取远离该行李箱I,接着将该第一袋体2与该第二袋体3彼此相向靠近,并将该辅助挂带4及所述绑固单元6分别挠曲后,收藏于该第一袋体2与该第二袋体3间,再使所述连接单元5相对应地连接,也就是让该提袋转换至该收合状态即可。当然该提袋与行李箱I分离后,也可将该第一连接部411与第二连接部421解开,使该第一袋体2与该第二袋体3彼此分离而各自独立使用。参阅图4、图5、图6,本技术提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该第一带身41与该第二带身42分别为可挠曲的条状结构,且该第一连接部411与该第二连接部421分别为相对应的卡扣件。另外,该提袋还包含一个安装于该第一袋体2底缘的固定片体7。该固定片体7为可挠曲的结构,其可在该收合状态时自该第一袋体2往该第二袋体3的方向挠曲,并贴覆于该第二袋体3的底缘,该固定片体7能使该第一袋体2与该第二袋体3更稳固地结合。本较佳实施例同样具有能挂载于行李箱I的特色,且该第一带身41与该第二带身42的条状结构可以进一步节省该辅助挂带4的材料成本。参阅图7,本技术提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与前述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该第一带身41还具有一个能用于收纳物品的收纳部412。另外,该提袋不具有前述的固定片体,而所述连接单元5仅以拉链51来连接,省略了前述的磁扣件以节省成本。本较佳实施例通过该收纳部412的设计而增加了收纳容量,所述连接单元5的呈现方式也意味着本技术实施时可以有多样的变化。综上所述,本技术提袋的数个较佳实施例皆通过该穿套孔40的设计,使该提袋能挂载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袋,可与一个具有拉杆的行李箱搭配使用,该提袋包含:一个第一袋体、一个第二袋体,及一个辅助挂带;该辅助挂带设于该第一袋体及该第二袋体间,并包括一个连接于该第一袋体的第一带身,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二袋体的第二带身,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带身具有一个第一连接部,该第二带身具有一个可拆离地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并界定出一穿套孔;该提袋可在一个展开状态及一个收合状态间转换,在该展开状态时,该穿套孔可供该拉杆穿过而使该辅助挂带套设于该行李箱,并使该第一袋体与该第二袋体间隔地分别靠置于该行李箱的两相反侧,在该收合状态时,该第一袋体与该第二袋体彼此结合,且该辅助挂带是收藏于该第一袋体与该第二袋体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袋,可与一个具有拉杆的行李箱搭配使用,该提袋包含:一个第一袋体、一个第二袋体,及一个辅助挂带;该辅助挂带设于该第一袋体及该第二袋体间,并包括一个连接于该第一袋体的第一带身,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二袋体的第二带身,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带身具有一个第一连接部,该第二带身具有一个可拆离地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并界定出一穿套孔; 该提袋可在一个展开状态及一个收合状态间转换,在该展开状态时,该穿套孔可供该拉杆穿过而使该辅助挂带套设于该行李箱,并使该第一袋体与该第二袋体间隔地分别靠置于该行李箱的两相反侧,在该收合状态时,该第一袋体与该第二袋体彼此结合,且该辅助挂带是收藏于该第一袋体与该第二袋体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带身还具有一个收纳部。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振
申请(专利权)人:万国通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