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使用链路利用作为到平局打破机制中的反馈的802.1AQ的自动化业务工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830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8:17
一种在以太网桥中用于在包括以太网桥的以太网网络中改进负载分发的方法,方法包括确定在以太网网络中每个以太网桥对之间一个或多个最短路径的第一集合,选择至少第一最短路径,为以太网网络的每个链路计算链路利用值,确定在以太网网络中每个以太网桥对之间一个或多个最短路径的第二集合,为每个最短路径生成路径利用值,基于所述路径利用值选择第二最短路径,由此,鉴于路径利用的第二最短路径的选择最小化跨整个以太网网络的负载分发的标准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用于改进网络中负载分发的方法和设备。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在网络中的节点之间带有多个相等成本路径的以太网网络中负载分发的方法。
技术介绍
负载分发或负载分布是在网络中更有效地利用带宽和改进总体性能的方法。今天部署的大多数自动化负载分发和负载分布技术仅以非常局部视野来操作,这些负载分发和负载分布技术只考虑到给定目的地的路径或随后跳的数量,并且未考虑网络中业务的总体分发。相等成本多路径(ECMP)是用于路由的网络中单播业务的负载分布的常见策略,在有关如何将分组转发到给定目的地的判定能够解析到多个“相等成本”路径的任何路径(这在运行数据库计算时在最短路径上陷于平局)的情况下利用。ECMP由于依赖对单个路由器而言是本地的每跳判定,并且假设在每个中间节点存在混杂接收和完全转发表,因此,它能够结合大多数单播路由选择协议和配有要求的支持数据平面硬件的节点来使用。通过在网络中任何给定节点使用ECMP,跨相等成本随后跳的集合伪平均地划分负载。在存在到给定目的地的多于ー个路径的网络的每ー跳,此过程被独立实现。在许多实现中,在遇到存在多个相等成本随后跳吋,针对诸如因特网协议(IP)报头等熵源而检查每个分组,并且以路径数量为模的报头信息的散列用于为特定分组选择下一跳。对于高度聚合的业务,此方法将平均地在规则拓扑(即,对称拓扑)中均匀分发负载,并且在不那么规则的拓扑中确实提供了ー些改迸。最短路径桥接(SPB)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802.1aq标准用于在以太网网络体系结构中构建完全网格最短路径连通性。SPB将多个控制协议合并到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1S)协议支持的单个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系统中。此系统用于集成和相似单播和多播转发的计算以构建基本以太网LAN连通性。包括支持802.1aq的那些体系结构的以太网网络体系结构不支持每跳多路径转发。此支持缺乏是因为需要在单播与多播业务之间的相似,以及因为多播与ECMP不兼容。相反,多径解决方案通过为每个路径置換例示単独VLAN并且向每个VLAN指派在到以太网网络的入口的一部分负载而实现。在当前802.1aq规范中,路径置换经在相等路径成本的平局打破中使用的节点标识符的算法操控而生成。节点标识符的算法操控产生伪随机路径选择,并且要求相当大的稀释因子(虚拟路径多于通过网络存在的实际路径)以便均衡链路利用。当前多径解决方案的总体性能类似于ECMP。
技术实现思路
ー种在以太网桥中用于在包括以太网桥的以太网网络中改进负载分发的方法,其中,以太网桥是以太网网络中的多个以太网桥之一,其中,以太网网络的拓扑包括多个节点和在节点之间的链路,以太网桥包括:拓扑数据库,为以太网网络中的每个链路存储链路信息;转发数据库,为以太网桥的每个端ロ存储转发信息,其中转发数据库指示将进入以太网桥的业务转发到何处;控制处理器,耦合到拓扑数据库和转发数据库,控制处理器配置成处理数据业务,其中控制处理器包括:最短路径搜索模块,配置成通过对拓扑数据库执行最短路径搜索算法而确定在以太网网络中每个以太网桥对之间的至少ー个最短路径,其中最短路径搜索模块配置成,为带有多个相等成本最短路径的每个以太网桥对将相等成本最短路径发送到负载分发模块;排序模块,基于从与多个相等成本最短路径中的每个路径相关联的链路利用值所推导的路径利用值来排列多个相等成本最短路径的每个路径;以及负载分发模块,配置成从多个相等成本最短路径选择用于该以太网桥对的多个相等成本最短路径的第一子集,第一子集要用于在以太网桥对之间分担数据业务负载,以及基于路径利用值,从用于该以太网桥对的多个相等成本最短路径选择要用干与该以太网桥对的第一子集分担数据业务负载的第二子集,由此鉴于路径利用值的第二子集的选择最小化跨整个以太网网络的负载分发的标准偏差。ー种以太网桥,用于在包括以太网桥的以太网网络中改进负载分发的方法,其中,以太网桥是以太网网络中的多个以太网桥之一,其中,以太网网络的拓扑包括多个节点和在节点之间的链路,以太网桥包括:拓扑数据库,为以太网网络中的每个链路存储链路信息;转发数据库,为以太网桥的每个端ロ存储转发信息,其中转发数据库指示将进入以太网桥的业务转发到何处;控制处理器,耦合到拓扑数据库和转发数据库,控制处理器配置成处理数据业务,其中控制处理器包括:最短路径搜索模块,配置成通过对拓扑数据库执行最短路径搜索算法而确定在以太网网络中每个以太网桥对之间的至少ー个最短路径,其中最短路径搜索模块配置成,为带有多个相等成本最短路径的每个以太网桥对将相等成本最短路径发送到负载分发模块;排序模块,基于从与多个相等成本最短路径中的每个路径相关联的链路利用值所推导的路径利用值来排列多个相等成本最短路径的每个路径;以及负载分发模块,配置成从多个相等成本最短路径选择用于该以太网桥对的多个相等成本最短路径的第一子集,第一子集要用于在以太网桥对之间分担数据业务负载,以及基于路径利用值,从用于该以太网桥对的多个相等成本最短路径选择要用干与该以太网桥对的第一子集分担数据业务负载的第二子集,由此鉴于路径利用值的第二子集的选择最小化跨整个以太网网络的负载分发的标准偏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通过示例方式而不是限制的方式在附图的图形中被示出,附图中,相似的标号表示类似的単元。应注意,在此公开中对“一”或“一个”实施例的不同引用不一定是指相同的实施例,并且此类引用意味着至少ー个。此外,在结合一实施例描述某个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吋,认为结合无论是否明确描述的其它实施例来实现此类特征、结构或特性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认知之内。图1是网络拓扑的示例的图。图2是为802.1aq实现自动业务工程的以太网桥的ー个实施例的图。图3是包括自动化业务工程的负载分发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自动化业务工程包含使用链路利用作为到平局打破机制中的反馈。图4是多点到多点网络拓扑的示例的图。图5是多点到多点网络拓扑的另ー示例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陈述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要理解的是,实践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无需这些特定细节。在其它情况下,众所周知的电路、结构和技术未详细示出以免影响对此描述的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领会到,可无需此类特定细节而实践本专利技术。通过包括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在不进行不当实验的情况下实现适当的功能性。现在将參照图2的示范实施例,描述流程图的操作。然而,应理解的是,流程图的操作能够通过与參照图2所述的那些实施例不同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执行,并且參照图2所述的实施例能够执行与參照图3的流程图所述的那些操作不同的操作。图1和图4-5提供示出图2和3的原理和结构的实现的示例拓扑和情形。图中所示技术能够使用在一个或多个电子装置(例如,终端站、网络単元等)上存储和执行的代码和数据来实现。此类电子装置使用非暂时性机器可读或计算机可读媒体来存储和传递(在内部和/或通过网络与其它电子装置)代码和数据,所述媒体例如有非暂时性机器可读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例如,磁盘、光盘、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闪速存储器装置及相变存储器)。另外,此类电子装置一般情况下包括耦合到诸如ー个或多个存储装置、用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键盘、触摸屏和/或显示器)和网络连接等ー个或多个其它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08 US 12/877,8261.一种在以太网桥中用于在包括所述以太网桥的以太网网络中改进负载分发的方法,其中所述以太网桥是所述以太网网络中的多个以太网桥之一,每个以太网桥实现共同算法平局打破过程以产生最小成本最短路径树,所述以太网桥包括数据库以存储所述以太网网络的拓扑,其中所述以太网网络的拓扑包括多个节点和在所述节点之间的链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对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以太网网络的拓扑执行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确定在所述以太网网络中每个以太网桥对之间ー个或多个最短路径的第一集合; 通过应用所述共同算法平局打破过程,从最短路径的所述第一集合中选择用于每个以太网桥对的至少第一最短路径; 基于经过每个链路的选择的最短路径的计数,为所述以太网网络的每个链路计算链路利用值; 通过对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以太网网络的拓扑执行所述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确定在所述以太网网络中每个以太网桥对之间ー个或多个最短路径的第二集合; 基于对应于每个最短路径的链路利用值,为ー个或多个最短路径的所述第二集合中的每个最短路径生成路径利用值; 在所述路径利用值的基础上从ー个或多个最短路径的所述第二集合来选择第二最短路径,其中在ー个或多 个最短路径的该集合中存在具有相等路径利用值的多个最短路径时,所述选择利用所述共同算法平局打破过程;以及 在转发数据库中存储用于每个以太网桥对的至少第一最短路径和第二最短路径,其中所述转发数据库指示将进入所述以太网桥的业务转发到何处, 由此鉴于路径利用的第二子集的所述选择最小化跨整个以太网网络的负载分发的标准偏差。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路径利用值的所述步骤还包括: 将对应于每个路径的链路利用值相加,或者 将对应于每个路径的链路利用值进行词典式排序。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管理员接收链路修改因子;以及 组合所述链路修改因子和所述链路利用值以将所述链路和路径对应的之ー加权,以便通过影响最低负载路径的集合的排列来降低选择的可能性,从而降低所述链路的使用。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对应路径利用值,排列最短路径的所述第二集合中的每个最短路径, 其中选择至少所述第二最短路径的所述步骤还包括: 从所述排列中选择最高和最低排列的最短路径。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迭代地选择另外的最短路径以便与所述第一最短路径和第二最短路径来分担负载分发,直至达到反映网络运营商对所述以太网网络的总体改进的期望的路径的管理数量。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以太网桥对之间最短路径的所述集合各被实现为所述以太网网络内的虚拟局域网(VLAN)。7.一种以太网桥,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I艾伦SA曼斯菲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