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方法以及数据传输装置控制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827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8:15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具备:发送部;接收部;连接上述发送部与上述接收部,并传输光信号的光传输路;连接上述发送部与上述接收部,并传输电信号的电传输路,其特征在于,上述发送部具备:将从上述发送部外部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向上述光传输路送出的光源部;和将对上述光源部送出的光信号的强度造成影响的物理量的信息向上述电传输路送出的发送侧控制部,上述接收部具备:接收在上述光传输路中传输的光信号,并将该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受光部;和接收在上述电传输路中传输的上述物理量的信息,并基于该接收到的物理量的信息来进行上述光源部的异常判定的接收侧控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方法以及数据传输装置控制程序。本申请基于2010年9月10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申请2010-203349号,要求其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作为传输相机与处理装置间的信号的方式相机链路(Camera Link)接口(非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I)被标准化。对于该方式而言,是将来自相机的映像信号(4对映像信号和I对时钟信号)用的信号线、快门信号用等的控制线(4对)以及与相机的串行信号线(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的2对)的共11对信号线与多条屏蔽线收纳于一根线缆。另外,对于金属线缆内的信号传输而言,为了提高耐噪声性而使用被称为LVDS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Signaling:低压差分信号)的信号方式将非反转信号和反转信号成对进行传输。图14是以往的相机链路接口的一个例子(作为相机链路标准之一的BaseConfiguration)的内部布线图。相机链路接口 2具备:相机侧连接器壳体部400、金属线缆500和处理装置侧连接器壳体部600。在图14中,相机侧连接器壳体部400的各端子经由相机侧连接器壳体部400内部的信号线与金属线缆500内的各差动线或者屏蔽线连接。另夕卜,金属线缆500内的各差动线或者屏蔽线经由处理装置侧连接器壳体部600内部的信号线与处理装置侧连接器壳体部600的各端子连接。另外,相机链路接口 2的相机侧连接器壳体部400以及处理装置侧连接器壳体部600分别具有26个插头连接器端子。作为相机链路以外的接口,还存在USB (Universal SerialBus)、IEEE1394等高速串行总线标准。但是,相机链路与USB、IEEE1394不同,其由于分别具有传输相机特有的拍摄时刻的控制线和从处理装置对相机指示曝光时间的控制线等,所以目前正不断成为作为传输相机与处理装置间的信号的方式的一般接口。在相机链路接口标准中,传输距离被规定为最大10 [m],但公知若要传输高分辨率的映像信号时,7 8[m]为极限。另外,若想提高传输质量而使线缆的直径变粗,则存在破坏了线缆的柔软性、且不适合寻求节约空间性和可动性的用途这样的问题。鉴于此,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将多条差动信号线采用时分复用方式汇总为I条,来减少信号线的条数的方案。另外,还提出了在DVD刻录机等视频信号源与大型显示器之间的传输中,在DVI的连接器壳体内设置电光转换部来将映像信号光化的方式(参照专利文献2)、或将专利文献I的方式与专利文献2的方式的组合方式(参照专利文献3)。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1673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34565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5084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3822861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 I:uCameraLink, Specifications of the Camera LinkInterfaceStandard for Digital Cameras and Frame Grabbers,,,0ctober2000
技术实现思路
采用专利文献2的方式,在相机链路接口的连接器壳体内设置电光转换部来将高速的映像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光纤作为传输路来传输光信号的情况下,作为相机链路接口的数据传输装置存在能够实现该光信号的长距离传输,噪声混入光信号的情况少,实现传输用的线缆的细径化等优点。但是,公知LD (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H)(PhotoDiode:光电二极管)等光元件的寿命与线缆、电子元件的寿命相比为它们的1/10左右,故因光元件的故障而引起的信号传输停止的风险变高。因此,在使用光信号来实现内部的传输时,作为相机链路接口的数据传输装置需要具备检测内部的光元件的异常并向外部通知的功能。已知一种在通信用的光模块中,诊断内部的状态并经由串行接口向外部装置(主机)通知报警的功能(参照专利文献4)。但是,在相机链路接口的情况下,由于未假设安装有光元件,所以存在如何搭载将包括光元件的状态的内部状态向外部装置进行通知的功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光信号的接收侧判定发送侧的光元件的异常的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方法以及数据传输装置控制程序。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数据传输装置是具备发送部;接收部;光传输路,其连接上述发送部与上述接收部,并传输光信号;以及电传输路,其连接上述发送部与上述接收部,并传输电信号,该数据传输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发送部具备:光源部,其将从外部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向上述光传输路送出;和发送侧控制部,其将对上述光源部送出的光信号的强度造成影响的物理量的信息向上述电传输路送出,上述接收部具备:受光部,其接收在上述光传输路中传输的光信号并将该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接收侧控制部,其接收在上述电传输路中传输的上述物理量的信息,并基于该接收到的物理量的信息来进行上述光源部的异常判定。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控制向上述光源部供给的偏置电流的光源驱动部,上述物理量的信息是表示上述光源部的周围温度的信息,上述接收侧控制部将基于接收到的表示上述周围温度的信息而用于控制上述光源部的光信号的强度的上述偏置电流的设定值向上述发送侧控制部发送,上述发送侧控制部基于从上述接收侧控制部接收到的上述偏置电流的设定值,来控制上述光源驱动部,上述接收侧控制部基于表示上述受光部接收到的光信号的强度的信息,来进行上述光源部的异常判定。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特征在于,当基准的光信号的强度与当前时刻的光信号的强度的比偏离预定的规定范围时,上述接收侧控制部判定为上述光源部异堂巾O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发送部还具备:光检测部,其检测上述光源部输出的光信号的强度;和光源驱动部,其按照使由上述光检测部检测出的光信号的强度成为恒定的方式,控制向上述光源部供给的偏置电流,上述物理量的信息是表示上述光源部的偏置电流的信息,上述接收侧控制部基于接收到的表示该偏置电流的信息,来判断上述光源部的异常。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特征在于,当基准的偏置电流与当前时刻的偏置电流的比偏离预定的规定范围时,上述接收侧控制部判定为上述光源部异常。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物理量的信息是表示上述光源部的周围温度的信息,上述接收侧控制部根据表示上述周围温度的信息,将接收到的光信号的强度修正为基准的温度下的光信号的强度,并基于表示该修正后的光信号的强度的信息来进行上述光源部的异常判定。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特征在于,当基准的光信号的强度与当前时刻的上述修正后的光信号的强度的比偏离预定的规定范围时,上述接收侧控制部判定为上述光源部异常。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从上述外部输入的电信号为传输速率变动的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光发送部还具备测试信号生成部,该测试信号生成部与时钟信号同步地生成测试用的电信号,上述光源部将由上述光发送部生成的上述测试用的电信号转换成测试用的光信号并向上述光传输路送出,上述受光部接收在上述光传输路中传输的测试用的光信号,并转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0 JP 2010-203349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具备: 发送部; 接收部; 光传输路,其连接所述发送部与所述接收部,并传输光信号;以及 电传输路,其连接所述发送部与所述接收部,并传输电信号, 该数据传输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具备: 光源部,其将从外部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向所述光传输路送出;和发送侧控制部,其将对所述光源部送出的光信号的强度造成影响的物理量的信息向所述电传输路送出, 所述接收部具备: 受光部,其接收在所述光传输路中传输的光信号并将该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接收侧控制部,其接收在所述电传输路中传输的所述物理量的信息,并基于该接收到的物理量的信息来进行所述光源部的异常判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还具备控制向所述光源部供给的偏置电流的光源驱动部, 所述物理量的信息是表 示所述光源部的周围温度的信息, 所述接收侧控制部将基于接收到的表示所述周围温度的信息而用于控制所述光源部的光信号的强度的所述偏置电流的设定值向所述发送侧控制部发送, 所述发送侧控制部基于从所述接收侧控制部接收到的所述偏置电流的设定值,来控制所述光源驱动部, 所述接收侧控制部基于表示所述受光部接收到的光信号的强度的信息,来进行所述光源部的异常判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基准的光信号的强度与当前时刻的光信号的强度的比偏离预定的规定范围时,所述接收侧控制部判定为所述光源部异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还具备: 光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光源部输出的光信号的强度;和 光源驱动部,其按照使由所述光检测部检测出的光信号的强度成为恒定的方式,控制向所述光源部供给的偏置电流, 所述物理量的信息是表示所述光源部的偏置电流的信息, 所述接收侧控制部基于接收到的表示该偏置电流的信息,来判断所述光源部的异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基准的偏置电流与当前时刻的偏置电流的比偏离预定的规定范围时,所述接收侧控制部判定为所述光源部异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量的信息是表示所述光源部的周围温度的信息, 所述接收侧控制部根据表示所述周围温度的信息,将接收到的光信号的强度修正为基准的温度下的光信号的强度,并基于表示该修正后的光信号的强度的信息来进行所述光源部的异常判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基准的光信号的强度与当前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真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仓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