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光学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增加和陆地资源的紧缺,进入21世纪后人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海洋、河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由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水华、赤潮等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促使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于各项水参数质预警和监测的力度。在水中传播的各种波中,以纵波(声波)的衰减最小,因而声纳技术和水声信息传输技术被广泛采用和关注。对电磁波这种横波而言,由于海水是良导体,趋肤效应将严重影响电磁波在海水中的传输,以致在陆地上广为使用的无线电波在水下几乎无法应用。目前,水下无线通信广泛采用的方式为声学通信技术,水声通信技术具有通信距离远、通信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是,水下声学通信也有诸多的局限性:水声信道传输延时长、传输速率低。水中声波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比光速低了太多,其数据传输速率随着距离增大而降低。可用带宽有限。水下声学通信中的传输带宽是时变的,一般水下链路的容量比陆地上的无线链路的容量低很多,如果再考虑多址接入、信道衰落、噪声和干扰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际可获得的链路容量比理想的无线传输速率还要低许多。功耗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无线光学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滤光片、硅光电二极管、光电接收单元、主控单元、光调制驱动单元、绿光光源,主控单元与上位机相连;所述光电接收单元的电路为:电阻R1的一端接硅光电二极管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光电二极管的负极接+5V电源,电阻R2的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电阻R3的一端与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运放A1的输出端相连,电容C1的一端与运放A1的输出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运放A2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5 ...
【技术特征摘要】
1.种水下无线光学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滤光片、硅光电二极管、光电接收单元、主控单元、光调制驱动单元、绿光光源,主控单元与上位机相连;所述光电接收单元的电路为:电阻Rl的一端接硅光电二极管的正极,电阻Rl的另一端接地,光电二极管的负极接+5V电源,电阻R2的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放Al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电阻R3的一端与运放Al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运放Al的输出端相连,电容Cl的一端与运放Al的输出相连,电容Cl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运放A2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 —端、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8的一端、运放A2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运放A3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阻RlO的一端接地,电阻RlO的另一端与电阻Rll的一端、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电阻Rll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另一端、运放A3的输出端口相连。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无线光学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调制驱动单元的电路为:电阻R13的一端与LED的正极、驱动器MAX16832C的CS脚相连,电阻R13的另一端与驱动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