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水下无线光通信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5260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无线光通信装置及其方法。它包括顺次连接的滤光片、硅光电二极管、光电接收单元、主控单元、光调制驱动单元、绿光光源,主控单元与上位机相连。将光发射端与接收端集成在同一电路内以实现双工光通信。所述硅光电二极管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微弱的电信号;所述光电接收单元将微弱的光电流信号进行放大,转换为可被主控单元处理的电平信号;所述主控单元对数据进行储存和处理,并与上位机进行通信;所述光调制驱动单元对光源的电流以及温度进行控制以保证正常工作状态,并将信号调制到绿光光源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光学通信装置能够灵活地运用于各种水下数据传输场合,为水下通信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光学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增加和陆地资源的紧缺,进入21世纪后人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海洋、河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由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水华、赤潮等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促使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于各项水参数质预警和监测的力度。在水中传播的各种波中,以纵波(声波)的衰减最小,因而声纳技术和水声信息传输技术被广泛采用和关注。对电磁波这种横波而言,由于海水是良导体,趋肤效应将严重影响电磁波在海水中的传输,以致在陆地上广为使用的无线电波在水下几乎无法应用。目前,水下无线通信广泛采用的方式为声学通信技术,水声通信技术具有通信距离远、通信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是,水下声学通信也有诸多的局限性:水声信道传输延时长、传输速率低。水中声波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比光速低了太多,其数据传输速率随着距离增大而降低。可用带宽有限。水下声学通信中的传输带宽是时变的,一般水下链路的容量比陆地上的无线链路的容量低很多,如果再考虑多址接入、信道衰落、噪声和干扰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际可获得的链路容量比理想的无线传输速率还要低许多。功耗高、体积大。由于其波长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无线光学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滤光片、硅光电二极管、光电接收单元、主控单元、光调制驱动单元、绿光光源,主控单元与上位机相连;所述光电接收单元的电路为:电阻R1的一端接硅光电二极管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光电二极管的负极接+5V电源,电阻R2的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电阻R3的一端与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运放A1的输出端相连,电容C1的一端与运放A1的输出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运放A2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接地,电阻R5...

【技术特征摘要】
1.种水下无线光学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滤光片、硅光电二极管、光电接收单元、主控单元、光调制驱动单元、绿光光源,主控单元与上位机相连;所述光电接收单元的电路为:电阻Rl的一端接硅光电二极管的正极,电阻Rl的另一端接地,光电二极管的负极接+5V电源,电阻R2的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放Al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电阻R3的一端与运放Al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运放Al的输出端相连,电容Cl的一端与运放Al的输出相连,电容Cl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运放A2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 —端、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8的一端、运放A2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运放A3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阻RlO的一端接地,电阻RlO的另一端与电阻Rll的一端、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相连,电阻Rll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另一端、运放A3的输出端口相连。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无线光学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调制驱动单元的电路为:电阻R13的一端与LED的正极、驱动器MAX16832C的CS脚相连,电阻R13的另一端与驱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阳周洪亮张振华张宏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