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方向引线-接片结构的二次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816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锂电池,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多方向引线-接片结构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二次锂电池包括:通过交替地层叠具有集流器、活性材料和接片的电极板和隔离层而形成的电极组件;被电连接到接片的引线;以及电池壳体,其中引线被划分成阳极引线和阴极引线,并且设置至少两条或者多条阳极引线和阴极引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使用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引线-接片尺寸并且适合用于大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多方向引线-接片结构的可再充电锂电池。
技术介绍
可再充电电池根据具有正电极/隔膜/负电极结构的电极组件的结构形式而被分类并且包括:其中长片型正电极和负电极被利用在其间置入的隔膜缠绕的结构的果冻卷(缠绕型)电极组件;其中以预定尺寸切割的多个正电极和负电极被利用在其间置入的隔膜顺序地堆叠的结构的堆叠型电极组件;和缠绕其中正电极和负电极的预定单元被利用在其间置入的隔膜堆叠的双电池或者全电池的结构的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现今,由于低的生产成本、小的重量和容易的形式修改,对于其中在由铝层压板制成的袋型电池(pouch type battery)壳体中容纳堆叠型电极组件或者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的结构的袋型电池的兴趣已经增加并且袋型电池的使用逐渐地增加。图1是示出传统的典型袋型可再充电电池的分解透视图。参考图1,袋型可再充电电池10包括电极组件30、从电极组件30延伸的电极接片31和32、焊接到电极接片31和32的电极引线40和41,和用于容纳电极组件30的电池壳体20。电极组件30是其中正电极和负电极被利用在其间置入的隔膜顺序地堆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 其中隔膜和具有集流器、活性材料和接片的电极板被交替地堆叠的电极组件; 被电连接到所述接片的引线;以及 电池壳体, 其中所述引线被划分成正电极引线和负电极引线,并且设置至少一条正电极引线和至少一条负电极引线。2.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 其中隔膜和具有集流器、活性材料和接片的电极板被交替地堆叠的电极组件; 被电连接到所述接片的引线;以及 电池壳体, 其中所述引线被划分成正电极引线和负电极引线,并且设置至少两条正电极引线和至少两条负电极引线。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其中通过交替地堆叠电极板和隔膜使得相同极性的电极板的接片具有不同的轴向位置而形成所述电极组件,并且所述引线被设置在对应于接片位置的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其中通过交替地堆叠电极板和隔膜从而不同极性的电极板的接片具有不同的轴向位置而形成所述电极组件,并且所述引线被设置在对应于接片位置的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具有矩形截面形状,并且所述正电极引线和所述负电极引线被各自选择性地设置在所述电极组件的四边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甫炫金志贤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