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串联连接的电致发光层堆叠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领域,并且涉及制造这种OLED器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或二极管)为这样的器件,其中当驱动电压被应用到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时,有机分子发射光。OLED典型地包括透明衬底,电致发光层堆叠沉积在衬底之上,该电致发光层堆叠包括位于两个电极层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堆叠,所述两个电极层典型地为在衬底之上的透明阳极以及在有机层堆叠之上的反射阴极。由于有机分子对水气和氧气敏感,层堆叠由密封在衬底之上的罩盖来封装。应用几伏特量级、例如2-15V的驱动电压从而操作0LED。由于电致发光层堆叠为薄的层堆叠,所述电极之间可能出现由制造工艺中存在的灰尘颗粒引起的层缺陷造成的短路。对于单个二极管配置的情形,OLED器件在存在单个短路时将失效。为了改善短路电阻以及能够在更高电压操作电致发光层堆叠,同时保持所应用的电流不变,OLED器件可包括在单个衬底上并排布置并且串联连接的多个电致发光层堆叠。然而,多个电致发光层堆叠的图案的准备需要高的结构化努力。这种层堆叠的准备可以利用针对单独的层应用若干不同掩模的掩模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24 EP 10173785.6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包括:衬底(2),该衬底承载串联连接的多个电致发光层堆叠(3),每个电致发光层堆叠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31、33)以及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31、33)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堆叠(32);罩盖(4),该罩盖密封到衬底(2)从而封装电致发光层堆叠(3),提供电致发光层堆叠(3)与罩盖⑷的内侧(41)之间的间隙(5),其中串联连接是通过将串联连接中涉及的至少一个所述电致发光层堆叠(3)的第一电极(31),经由导电桥(6)连接到在串联连接中涉及的另一电致发光层堆叠(3)的第二电极(33)来建立,其中该导电桥(6)包括布置在罩盖⑷的内侧(41)上的导电路径(62)、将第一电极(31)连接到导电路径(62)的第一电连接(61)以及将导电路径(62)与另一电致发光层堆叠(3)、优选地该邻近电致发光层堆叠(3)的第二电极(33)连接的第二电连接(63)。2.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其特征在于至少内侧(41)的罩盖(4)由电绝缘材料制成并且涂覆有提供导电路径¢2)的导电覆盖层(42)的图案。3.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其特征在于罩盖(4)至少部分地由导电材料制成,其中罩盖⑷的内侧(41)涂覆有提供导电路径的导电覆盖层(42)的图案,以及其中通过至少提供在罩盖(4)的内侧(41)与导电覆盖层(42)之间的绝缘层(43),覆盖层(42)与罩盖(4)绝缘。4.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其特征在于该邻近电致发光层堆叠(3)的第一电极(31)通过具有第一宽度(Wl)的第一间隙(Gl)而彼此分隔,并且该邻近电致发光层堆叠(3)的第二电极(33)和有机发光层堆叠(32)通过在第一间隙(Gl)上的第二间隙(G2)而彼此分隔,该第二间隙具有大于第一宽度(Wl)的第二宽度(W2),从而提供第一电极(31)的未被覆盖的接触区域(311)。5.根据权利要求4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31)的未被覆盖的接触区域(311)延伸到面向邻近电致 发光层堆叠(3)的第一电极(31)的边缘(312)的整个长度(L)。6.根据权利要求4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其特征在于第一电连接¢1)是通过沉积在第一电极(31)的未被覆盖的接触区域(311)之上的导电材料来建立。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其特征在于第二电连接(63)是通过沉积在第二电极(33)之上的导电材料来建立。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其特征在于在罩盖(4)的内侧(41)处导电路径¢2)的布置被调适为按照调适到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施瓦布,HF博尔纳,V范埃斯伯根,D拉亚施,S哈特曼恩,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