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负载分接开关的蓄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804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负载分接开关的蓄能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体构思在于给出一种用于负载分接开关的蓄能器,其中,构造为太阳轮的第一齿轮(2)固定地安装在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可旋转的驱动轴(1)上,该第一齿轮能够与构造为行星轮的多个另外的齿轮(3)轮齿啮合,所述另外的齿轮本身又分别沿齿圈(4)的较大的第一直径的对应地设有齿的内圆周面滚动。此外,叶片形的腹板轴(11)转动支承地固定在可旋转的驱动轴(1)上,其中每一叶片一方面与一个构造为行星轮的另外的齿轮(3)作用连接、另一方面与一个弹簧(16)的第一端作用连接。还设有臂形的支架(10),该支架支承地包围齿圈(4)的构造为输出轴(9)的较小的第二直径,并且相应的弹簧(16)的第二端固定在该支架上的相应的臂上,使得一方面各相应的拉簧(16)借助于腹板轴(11)的回转运动能张紧在各相应的支座(15、17)之间,另一方面在负载切换器的实际的快速的切换过程的情况下腹板轴(11)相反于拉紧方向地进行回转运动。由此为了操纵各开关触点,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蓄能器不需要使初始的平移的拉紧运动技术复杂地变换成对于实际的负载切换所必需的快速的转动主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负载分接开关的蓄能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分接开关用于在可调式变压器的不同的绕组抽头之间进行不中断地切换并由此用于电压调节。其通常包括用于无功率地预选择可调式变压器的要切换到的绕组抽头的选择器,以及用于从先前接通的绕组抽头实际不中断地切换到新的预选择的绕组抽头的负载切换开关。负载切换开关为此具有对于这种不中断的快速切换所需的构件,特别是蓄能器、多个开关触点(其可以是机械式开关触点、真空开关柜或可控硅)、以及用于在每一切换过程中以预定的开关顺序操纵各开关触点的装置。由现有技术已知的蓄能器在负载分接开关的每一操纵的开始时由负载分接开关的驱动轴拉紧亦即张紧。已知的蓄能器基本上包括拉紧滑块和转接滑块,在其之间设有多个蓄能弹簧作为蓄能器。这样的蓄能器可从DE1956369和DE2806282得知。此外在已知的蓄能器中设置多个导杆,拉紧滑块和转接滑块可彼此独立地纵向可移动地支承在所述导杆上。同时,各导杆构成各蓄能弹簧的导向装置,使得相应的一个蓄能弹簧包围相应的一个导杆。拉紧滑块通过与驱动轴连接的偏心轮线性地朝转接滑块移动,借此张紧处于其间的各蓄能弹簧。如果拉紧滑块已到达其终端位置,则转接滑块脱离锁定。换言之:利用驱动轴的开始的缓慢的回转运动,将拉紧滑块平移地拉紧,接着又将转接滑块的平移运动转化成输出轴的转动主运动并转化成与输出轴连接的实际的触点操纵。回转运动向平移运动并又回到回转运动的繁琐变换需要蓄能器结构的高空间需求并还需要大量复杂的单独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型式的蓄能器,其不需要回转运动向平移运动的繁琐的多次变换。特别是这仅需要由简单的技术装置和少量的零部件实现。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书I的特征的用于负载分接开关的蓄能器达到。诸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特别有利的扩展方案。总的专利技术构思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负载分接开关的蓄能器,其中,构造为太阳轮的第一齿轮(2)固定地安装在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可旋转的驱动轴(I)上,该第一齿轮能够与构造为行星轮的多个另外的齿轮(3)轮齿啮合,所述另外的齿轮本身又分别沿齿圈(4)的较大的第一直径的对应地设有齿的内圆周面滚动。此外,叶片形的腹板轴(11)转动支承地固定在可旋转的驱动轴(I)上,其中每一叶片一方面与一个构造为行星轮的另外的齿轮(3)作用连接、另一方面与一个弹簧(16)的第一端作用连接。还设有臂形的支架(10),该支架支承地包围齿圈(4)的构造为输出轴(9)的较小的第二直径,并且相应的弹簧(16)的第二端固定在该支架上的相应的臂上,使得一方面各相应的弹簧(16)借助于腹板轴(11)的回转运动能张紧在各相应的支座(15、17)之间,另一方面在负载切换器的实际的快速的切换过程的情况下腹板轴(11)相反于拉紧方向地进行回转运动。由此为了操纵各开关触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蓄能器不需要使初始的平移的拉紧运动技术复杂地变换成对于实际的负载切换所必需的快速的转动主运动。以下借助各实施例结合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此外也从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和从附图中得出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方案、优点和应用可能性。在此全部描述的和/或附图示出的特征本身或其任意组合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目标,而与其在权利要求或权利要求的引用关系中的概括无关。各权利要求的内容也构成本说明书的组成部分。但要特别强调地指出,本专利技术不应限于给出的示例。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负载分接开关的蓄能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详细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蓄能器的剖视图。在中心,可旋转的驱动轴I沿纵向方向延伸地设置,构造为太阳轮的第一齿轮2固定地安装在该驱动轴上,该第一齿轮与多个构造为行星轮的另外的齿轮3轮齿啮合,其中各另外的齿轮3本身又沿齿圈4的较大的第一直径的对应地设有齿的内圆周面滚动。换言之:齿圈4具有内齿部,该内齿部可与多个行星轮3轮齿啮合,各行星轮又与中心的太阳轮2轮齿啮合,该太阳轮本身抗旋转地连接于驱动轴I。在齿圈4的较大的第一直径的外圆周面上设置多个分别相互位错120°的双钩形的锁定元件5。为了抗旋转地固定齿圈4(亦即在锁定位置),借助于纵向销7固定在保持机构6上的对应的保持钩8嵌入相应的锁定元件5中。保持钩8在此构造成两件式的,使得两个相互镜像设置的保持钩8.1和8.2分别绕纵向销7可旋转地支承并朝两侧钩入相应的锁定元件5中。弹簧20张紧在保持钩8.1与8.2之间,以便在负载分接开关的开关过程的最后实现齿圈4在相应的锁定位置5上的重新锁定。弹簧20构造为扭转弹簧,其在保持机构6的下端由纵向销7引导和保持。弹簧20的两个弹簧腿与保持钩8.1和8.2作用连接。对称地构成的保持机构6与两个轴固定地连接,由于对称性和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蓄能器的剖视图仅示出其中一个轴21。轴21本身分别防扭转地支承在支架10中的各相应的支承点22上,但可沿其轴21移动。环形弹簧组23分别沿各轴21安装在支架10中的各支承点22与保持机构6之间,并以其偏压力保证保持机构6在蓄能器的无载状态下的定心。各环形弹簧23的弹簧比率、偏压力和最大弹簧位移被设计为,使得不能由于保持机构6沿各轴21的移动而使齿圈4脱开通过保持钩8.1和8.2的锁定。齿圈4的下部具有较小的第二直径并在此构造为输出轴9,在该输出轴上例如借助于未示出的花键离合器可形成与实际的负载切换器的作用连接。在齿圈4的较大的第一直径向较小的第二直径的过渡区域内,驱动轴I同心地支承在齿圈4的内部。齿圈4自身又被转动支承地容纳在臂形的支架10中。由此总体上看,驱动轴1、齿圈4的构造为输出轴9的较小的直径和齿圈4的在支架10中的各纳区域形成同心的且相互转动支承的结构。此外,叶片形的腹板轴11被设置为与第一齿轮2水平间隔开地位于驱动轴I上,该叶片形的腹板轴借助于轴承可旋转地固定在该驱动轴上。腹板轴11的各相应的叶片分别借助于销12与构造为行星轮的另外的齿轮3作用连接。基本上成平面且矩形地构造的触发器13分别安装在腹板轴11的各叶片之间的过渡区域内,这些触发器具有斜切的上升面14。此外,转动支承的用于各相应的弹簧16的第一支座15设置在每个销12的上端,所述弹簧构造为拉簧,这些拉簧接着经由另外的第二支座17连接于支架10的相应的臂,并可以在腹板轴11转动的情况下张紧在第一支座15与第二支座17之间。该另外的第二支座17也借助于销18固定在臂形的支架10上。对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蓄能器的拉紧过程,当齿圈4在两侧经由在相应的锁定位置闭锁的保持钩8抗旋转地固定时,经由未示出的电机驱动装置将限定的转矩传递到驱动轴I。在驱动轴I上固定地安装的第一齿轮2驱动用作行星轮的另外的齿轮3,这些另外的齿轮本身沿闭锁的齿圈4的设有齿的内侧滚动。最后由此引起腹板轴11的旋转并从而引起各弹簧16的张紧。在驱动轴I的略小于360°的回转运动之后,张紧过程结束,并且相应的触发器13的上升面14直接在保持钩8的销19上看到。如果拉紧过程的回转运动超过360°,则保持钩8由相应的触发器13借助于销19从该保持钩的锁定位置压出,由此由于各偏压的弹簧16使腹板轴11相反于张紧转动方向进行快速的回转运动,释放直到该时刻抗旋转地固定的齿圈4,并触发负载切换器的实际的快速切换过程。由于各个齿轮2、3相互间选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22 DE 102010046280.21.一种用于负载分接开关的蓄能器,其中, 构造为太阳轮的第一齿轮(2)固定地安装在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可旋转的驱动轴(I)上,该第一齿轮能够与构造为行星轮的多个另外的齿轮(3)轮齿啮合,所述另外的齿轮本身又分别沿齿圈(4)的较大的第一直径的对应地设有齿的内圆周面滚动; 叶片形的腹板轴(11)转动支承地固定在可旋转的驱动轴(I)上; 腹板轴(11)的每一叶片一方面与一个构造为行星轮的另外的齿轮(3)作用连接、另一方面与一个弹簧(16)的第一端作用连接;并且 设有臂形的支架(10),该支架支承地包围齿圈(4)的构造为输出轴(9)的较小的第二直径,并且相应的弹簧(16)的第二端固定在该支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亚库比兹D·斯滕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赖茵豪森机械制造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