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770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具备:室外热交换器(14)、室内热交换器(16)、四通阀(8)和压缩机(6),通过由压缩机(6)加热后的制冷剂使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14)的霜融化来除霜,该空气调节机具备:将室内热交换器(16)所加热的空气送风至室内的室内风扇(34);和除霜机构,其在判断为需要除霜时,通过对室内风扇(34)进行控制来送风到室内,通过对四通阀(8)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进行供暖循环来除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四通阀和压缩机,能够使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的霜融化的空气调节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在室外热交换器附有霜情况下,通过供暖循环进行除霜的空气调节机是已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在通过供暖循环进行除霜时,被压缩机压缩加热的制冷剂被分流,一部分经由室内热交换器被送至室外热交换器,另一部分不经由室内热交换器而直接被送至室外热交换器。由此,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的霜融化。通过上述这样的供暖循环进行除霜时,空气调节机的供暖能力必然降低。对于这种情况,能够考虑到下面这样的对策。例如能够考虑为,将供暖能力暂时停止,例如使将室内热交换器周围的空气送风到室内的室内风扇停止,减少从该室内热交换器向室内供给的热量,使供给到室外热交换器的热量增大,由此使除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由此,能够尽快恢复到进行除霜前的供暖能力。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50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需要的时间根据室外的温度、压缩机的输出等种种条件而不同,所以难以使用户感觉到上述这样的在最短时间内结束除霜的情况。换言之,除霜的最短完成时间并不相同,所以用户并不知道除霜是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的。进而,完全不能使用户因除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而获得满足感,由此有时还会产生室内风扇停止所引起的供暖停止的不愉快感。在此,本专利技术鉴于现有技术中的这样的问题点,以不给室内的用户带来不愉快感地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为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能够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具有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四通阀和压缩机,利用被压缩机加热后的制冷剂融化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的霜来进行除霜,所述空气调节机包括:将由室内热交换器加热后的空气吹送到室内的室内风扇;和除霜机构,其在判断为需要除霜时,通过控制室内风扇而向室内送风,并且通过对四通阀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进行(执行)供暖循环来进行除霜。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进行中,使室内风扇向室内送风。由此,能够在室内风扇停止而引起供暖停止时不给用户带来不愉快感地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方式和特征,通过针对附加的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相关的下面的记述能够明了。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结构的图。图2是图1的空气调节机的除霜运转时的动作和制冷剂的流动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用于除霜运转时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具有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四通阀和压缩机,利用被压缩机加热后的制冷剂融化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的霜来进行除霜,所述空气调节机包括:将由室内热交换器加热后的空气吹送到室内的室内风扇;和除霜机构,其在判断为需要除霜时,通过控制室内风扇而向室内送风,并且通过对四通阀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进行供暖循环来进行除霜。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进行中,使室内风扇向室内送风。由此,能够在室内风扇停止而引起供暖停止时不给用户带来不愉快感地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除霜机构,根据融化霜所需的热量、压缩机的输出(功率)、除霜时间来计算出能够分配给供暖的热量,基于计算出的热量对室内风扇的转速进行控制,所以能够以除霜为优先地控制室内风扇的转速。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空气调节机还具有对通过室内风扇吹送的空气赋予方向的百叶窗,在判断为需要除霜时,百叶窗对从室内风扇吹送的空气赋予朝向室内上方的方向。由此,不对用户直接吹送温度低的空气,能够抑制用户产生不愉快感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中,空气调节机还具有对人存在的室内位置进行检测的人位置检测机构,在判断为需要除霜时,百叶窗对从室内风扇吹送的空气赋予人位置检测机构检测出的人所存在的室内位置以外的方向。由此,不对用户直接吹送温度低的空气,能够抑制用户产生不愉快感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中,空气调节机还具有对室外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室外温度检测机构,除霜机构基于室外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室外温度控制室内风扇的转速。由此,在室外温度低时,即除霜所需的热量多时,更多的热量被供给到室外热交换器。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并不根据以下的实施方式限定本专利技术。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结构,空气调节机包括由制冷剂配管相互连接的室外机2和室内机4。如图1所示,在室外机2的内部设有压缩机6、四通阀8、过滤器10、膨胀阀12和室外热交换器14,在室内机4的内部设有室内热交换器16,这些通过制冷剂配管相互连接而构成制冷循环。更具体而言,压缩机6和室内热交换器16经由设置有四通阀8的制冷剂配管18连接,室内热交换器16和膨胀阀12,经由设置有过滤器10的制冷剂配管20连接。另外,膨胀阀12和室外热交换器14经由制冷剂配管22连接,室外热交换器14和压缩机6经由制冷剂配管24连接。在制冷剂配管24的中间部配置有四通阀8,在压缩机6的制冷剂吸入侧的制冷剂配管24,设置有用于分离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的蓄存器26。另外,压缩机6和制冷剂配管22,经由制冷剂配管28连接,在制冷剂配管28设置有电磁阀30。进而,设置有用于将从压缩机6输出而通过电磁阀30的制冷剂的一部分,送至四通阀8与蓄存器(accumulator)26之间的制冷剂配管24的制冷剂配管32。在室内机4的内部,除了室内热交换器16,还设置有送风风扇34和百叶窗(louver) 36。室内热交换器16,进行通过送风风扇34吸入至室内机4的室内空气与在室内热交换器16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的热交换,送风风扇34在供暖时将通过热交换器加热后的空气吹出至室内,另一方面在供冷时将通过热交换冷却后的空气吹出至室内。百叶窗36还具备上下叶片和左右叶片,上下叶片根据需要对从室内机4吹出的空气的方向在上下方向进行变更,左右叶片根据需要对从室内机4吹出的空气的方向在左右方向进行变更。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2中,设置有对室外热交换器14内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38。室外热交换器14内的温度与室外热交换器14的着霜量对应,所以能够根据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38检测出的温度,检测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14的霜(着霜量)。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38将与检测出的温度对应的信号输出至空气调节机的控制装置。另外,在室内机4,设置有对室内的人的位置(用户)进行检测的人感传感器40。人感传感器40为对室内的人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例如为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照度传感器等。人感传感器40检测到室内的人的位置时,将与检测位置对应的信号输出至空气调节机的控制装置(未图示)。具体而言,人感传感器40对人相对于室内机4存在的方向进行检测。空气调节机的控制装置,接收从上述的室外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38和人感传感器40输出的信号,基于所接收到的信号,对压缩机6、四通阀8、膨胀阀12、电磁阀30、送风风扇34、百叶窗36等进行控制,进行各种运转。以下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除霜运转进行说明。除霜运转是用于使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14的霜融化的运转,本专利技术空气调节机的控制装置通过供暖循环进行除霜运转。换言之,控制装置作为除霜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09 JP 2010-202486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四通阀和压缩机,利用被压缩机加热后的制冷剂融化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的霜来进行除霜,所述空气调节机包括: 将由室内热交换器加热后的空气吹送到室内的室内风扇;和 除霜机构,其在判断为需要除霜时,通过控制室内风扇而向室内送风,并且通过对四通阀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进行供暖循环来进行除霜。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除霜机构基于用于融化霜所需的热量、压缩机的输出和除霜时间,计算能够分配给供暖的热量,基于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尾孝高桥正敏井上茂之山本宪昭川添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