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820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在跨两个构件形成过滤器引导件的情况下也能使过滤器顺利地移动的空气调节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机设有过滤器引导件,上述过滤器引导件具备:分别向前面板和背面板的内面侧突出的纵肋;以及形成于该纵肋的内端来引导过滤器的内导轨,在将前面板和背面板的两个过滤器引导件接合的接合部,前面板侧的纵肋和背面侧的纵肋中的一方纵肋向另一方纵肋侧突出形成,另一方纵肋在前后方向后退形成,在与上述突出肋对应的另一方内导轨的端缘开口形成肋槽,在前面板和背面板接合时,突出肋能卡脱地与上述肋槽卡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在跨两个构件形成过滤器引导件的情况下也能使过滤器顺利地移动的空气调节机。本技术的空气调节机设有过滤器引导件,上述过滤器引导件具备:分别向前面板和背面板的内面侧突出的纵肋;以及形成于该纵肋的内端来引导过滤器的内导轨,在将前面板和背面板的两个过滤器引导件接合的接合部,前面板侧的纵肋和背面侧的纵肋中的一方纵肋向另一方纵肋侧突出形成,另一方纵肋在前后方向后退形成,在与上述突出肋对应的另一方内导轨的端缘开口形成肋槽,在前面板和背面板接合时,突出肋能卡:脱地与上述肋槽卡合。【专利说明】空气调节机
本技术涉及具备过滤器引导件的空气调节机,上述过滤器引导件能插脱地保持过滤器,上述过滤器配置在机箱的吸入口的内面侧。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空气调节机如专利文献I所示,公开了如下空气调节机:其具备形成于机箱的顶面的吸入口、配置在机箱的吸入口的内面侧的过滤器以及使过滤器插脱自如地移动的移动路径,在吸入口没有形成覆盖吸入口整体的吸入格栅,在将过滤器插入移动路径时,为了不使过滤器的插入顶端卡在吸入口的端缘,使吸入口的后端缘相对于机箱的左右方向向左右任一方向倾斜,在吸入口的后端缘的后侧也形成格栅而设置使机箱的顶面大致开口的大的顶面吸入口。 该专利文献I的空气调节机的机箱设为可分别拆解作为基础构件的背面板、右盖、左盖以及前面板,在机箱的顶面形成被这些构件包围的在左右方向较长的开口,在该开口的左右方向中央安装有过滤器引导件作为另外构件。 根据上述构成,机箱的顶面的开口在左右一分为二,形成左右一对吸入口,在每个吸入口分别配置过滤器,过滤器能沿着过滤器弓I导件插脱自如地移动。 _5] 现有技术文献_6]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47136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I所示,在跨前面板和背面板形成机箱的顶面吸入口的情况下,专利文献I的空气调节机采用了如下构成:设置与前面板和背面板不同部件的过滤器引导件,使过滤器沿该过滤器引导件插脱自如地移动。 但是如专利文献I所示,在将过滤器引导件设为另外部件的情况下,由于另外部件的成形有可能使成本变高。 为了解决成本变高的问题,在前面板和背面板一体地形成过滤器引导件的情况下,在前面板和背面板的接合部由于作为两个构件的过滤器引导件的位置偏离,有可能存在在插入过滤器时使过滤器卡在过滤器弓I导件上等问题。 本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在跨两个构件形成过滤器引导件的情况下能使过滤器顺利地插入并保持的空气调节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内置室内热交换器和风扇的机箱具备前面板和背面板,跨前面板和其背面侧的背面板形成有顶面吸入口,并且在该顶面吸入口的里面配置过滤器,该过滤器在左右方向配置多个,为了在前后方向能插脱地保持上述过滤器,在前面板的内面侧和背面板的内面侧分别设有引导过滤器的左右两端部的过滤器引导件,上述各过滤器引导件具备:分别在前面板和背面板的内面侧突出的纵肋;以及形成于该纵肋的内端并引导过滤器的内导轨,在将两个过滤器引导件接合的接合部,前面板侧的纵肋和背面侧的纵肋中的一方纵肋向另一方纵肋侧突出而形成突出肋,另一方纵肋在前后方向后退形成,在与上述突出肋对应的另一方内导轨的端缘开口形成肋槽,在前面板与背面板接合时,突出肋能卡脱地与上述肋槽卡合。 根据上述构成,顶面吸入口跨前面板和背面板较大地形成,与此对应地,将对从顶面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空气进行除尘的过滤器沿着过滤器引导件在前后方向可插脱地保持。 此时,过滤器引导件跨前面板和背面板两个构件设置,并且过滤器引导件以分别形成于两个构件的方式分开设置。因此,在两个构件的接合部,当产生两个过滤器引导件的位置偏离时,有可能将过滤器卡住并阻碍过滤器的移动。但是,由于在两个过滤器引导件的接合部,使突出肋与内导轨端缘的肋槽卡合,因此,能防止过滤器引导件的位置偏离而顺利地进行过滤器的插入。 而且,由于突出肋与肋槽卡合,因此,最终还能防止在前面板和背面板接合时的左右方向的位置偏离。因此,使机箱的组装性也变得良好,能实现在运送时的振动、横摇时也稳定的机箱结构。 此外,过滤器引导件的纵肋不只是在前面板、背面板一体形成的情况下使用,纵肋的左右两面还可以成为在左右方向相邻的过滤器的引导面。另外,从纵肋的内端(热交换器侧的端部)向左右方向伸出的内导轨具有引导过滤器的内面侧(热交换器侧)的功能。 另外,也可以是,肋槽具有越朝向内导轨的端缘越成为大宽度的开口的锥面。 当肋槽在其端缘具有锥面时,则在前面板与背面板接合时,即使两者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置偏离,突出肋也会沿着肋槽的锥面槽壁被引导而被引导到槽终端,因此能容易地进行前面板和背面板的组装。另外,由于被左右方向直线状的槽引导而没有松动,因此,能成为在运送时的振动、横摇时也更加稳定的机箱结构。此外,肋槽可以采用Y字槽、V字槽等在内导轨端缘具有锥面的各种槽形状。在肋槽是Y字槽的情况下,沿着锥面槽壁被直线状的槽引导后被引导到槽终端。 技术效果 如以上内容,根据本技术,在前面板侧的过滤器引导件与背面板侧的过滤器引导件的接合部,一方过滤器引导件的突出肋与另一方过滤器引导件的内导轨端缘的肋槽卡合,因此,能防止过滤器引导件的位置偏离而顺利地进行过滤器的移动。而且,由于突出肋与肋槽卡合,因此能防止前面板和背面板接合时的左右方向的位置偏离,使机箱的组装性也变得良好,能实现即使在运送时的振动、横摇时也稳定的机箱结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室内机中开放前盖并拆下过滤器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室内机的侧视截面图。 图4是从背面侧观看前面板的立体图。 图5是从前面侧观看背面板的立体图。 图6是背面板侧过滤器引导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前面板侧过滤器引导件的后端部放大立体图。 图8是表示前面板侧过滤器引导件和背面板侧过滤器引导件的接合状态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I机箱 2顶面吸入口 3前面吸入口 4吹出口 5空气通路 6室内热交换器 6a、6b前面侧热交换器 6c背面侧热交换器 7风扇 8背面板 9前面板 9a前面开口 10后侧的送风引导壁 11吸入格栅 13吸入格栅 14前盖 15过滤器 16底壁部 17百叶单元 18周缘构件 19导风面板 20纵百叶 21横百叶 22排水盘 23隔热材料 24框构件 24a下端框构件 25格棂构件 26网构件 27过滤器引导件 27a前面板侧的过滤器引导件 27b背面板侧的过滤器引导件 35下侧口壁 37支承构件 38按压肋 61纵肋 62内导轨 63突出肋 64肋槽 65锥面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以分体型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为例进行说明。在这种空气调节机中,收纳于室内机的内部的室内热交换器与收纳于未图示的室外机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限流装置(均未图示)由冷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内置室内热交换器和风扇的机箱具备前面板和背面板,跨前面板和其背面侧的背面板形成有顶面吸入口,并且在该顶面吸入口的里面配置过滤器,该过滤器在左右方向配置多个,为了在前后方向能插脱地保持上述过滤器,在前面板的内面侧和背面板的内面侧分别设有引导过滤器的左右两端部的过滤器引导件,上述各过滤器引导件具备:分别在前面板和背面板的内面侧突出的纵肋;以及形成于该纵肋的内端并引导过滤器的内导轨,在将两个过滤器引导件接合的接合部,前面板侧的纵肋和背面侧的纵肋中的一方纵肋向另一方纵肋侧突出而形成突出肋,另一方纵肋在前后方向后退形成,在与上述突出肋对应的另一方内导轨的端缘开口形成肋槽,在前面板与背面板接合时,突出肋能卡脱地与上述肋槽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雅也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