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用化妆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674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优异的对抗二次附着效果、光泽好、稳定性优异的唇用化妆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唇用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包含:(a)4.5~35质量%的异硬脂基甘油醚;(b)20~80质量%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甲基苯基硅烷,所述甲基苯基硅烷与(a)和十甲基环戊硅氧烷进行混合时在90℃下不分离、而在25℃下分离;以及(c)4~10质量%的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唇用化妆品,更详细而言,涉及具有优异的对抗二次附着性(二次付着> 7性)、而且光泽的持续性也优异的唇用化妆品。
技术介绍
现有的唇用化妆品,将口红涂在嘴唇上后,存在着该口红转移到杯子等与嘴唇接触的部位的二次附着性的问题。相对于此,人们在开发不易发生二次附着、具有所谓的对抗二次附着效果的口红组合物。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耐转移性化妆品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挥发性烃系溶剂、可以溶解或分散于挥发性烃系溶剂中的不挥发性硅氧烷化合物、以及溶解于挥发性溶剂中且与不挥发性硅氧烷化合物为不融和性的不挥发性烃系油,该不挥发性烃系油具有某溶解参数。但是,该耐转移性化妆品组合物在稳定性方面尚存改善的空间,由于蜡量多,所以无法得到液体状的使用感,而且光泽也不充分。专利文献2中记载着:含有不融和性 的全氟聚醚型不挥发性油和挥发性油、且具有耐转移性的口红组合物。在该专利文献2中,应用在支撑体上时油分分离,油分转移到第一组合物上。但是,第一组合物由于混合相当多的蜡、并形成固体状,因此无法充分得到光泽或湿润感。另外,在该系统中,难以使不融和性的油相良好地分散,产生发汗等稳定性的问题。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棒状化妆品,其中将硅氧烷表面活性剂与挥发性油分组合起来进行混合,使颜料良好地分散,且具有耐转移性。但是,该棒状化妆品由于挥发性油分在组合物中的比例大,因此形成无光泽的质感,存在着容易使唇产生干燥感的缺点。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混合挥发性油分和硅氧烷树脂的单相型口红用组合物。但是,该口红用组合物虽然耐转移性得到改善,但在挥发性油蒸发后随时间而容易产生干燥感,另外树脂的被膜残留在唇上,产生被膜感或紧绷感,同时存在着所得附着物无光泽的缺点。专利文献5中记载着油包油型乳化组合物,该油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由包含硅氧烷系被膜剂、挥发性硅氧烷系油分、不挥发性硅氧烷系液态油分和乳化剂的连续相油分、以及包含酯油分和着色剂的分散相油分组成,分散相油分/ (分散相油分+连续相油分)的混合量比为0.05 0.5。但是,该油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由于着色剂存在于分散相中,所以容易产生色斑,而且该系统存在着难以保持经时稳定性的情形。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998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96/400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97/1615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4870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535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而设,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对抗二次附着效果、且涂抹后的光泽持续、稳定性也优异的唇用化妆品。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组合使用特定的表面活性剂和油分,可以得到兼具涂抹后的对抗二次附着性和光泽、且稳定的唇用化妆品。S卩,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唇用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的(a) (C)。 (a) 4.5 35质量%的异硬脂基甘油醚; (b)20 80质量%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甲基苯基娃烧,所述甲基苯基娃烧与(a)和十甲基环戊硅氧烷进行混合时在90°C下不分离、而在25°C下分离; (c)4 10质量%的蜡。上述唇用化妆品中,优选(b)成分中包含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烷。上述唇用化妆品中,优选在(b)成分总量中包含50质量%以上的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烷。上述唇用化妆品中,优选进一步混合(d)水和/或甘油,(d)成分相对于(a)成分为5质量%以上、且在化妆品总量中为24质量%以下。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b)甲基苯基硅烷的选择方法,是在包含(a) 4.5 35质量%的异硬脂基甘油醚和(c) 4 10质量%的蜡的唇用化妆品中所要混合的(b) 20 80质量%的甲基苯基硅烷的选择方法, 该选择方法的特征在于:将(a)和十甲基环戊硅氧烷的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与(b)以质量比1:2进行混合时,(b)为在90°C下不分离、而在25°C下分离的甲基苯基硅烷。专利技术效果 通过将(a)异硬脂基甘油醚、(b)与(a)和十甲基环戊硅氧烷混合时在90°C下不分离、而在25°C下分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甲基苯基硅烷以及(c)蜡以特定量混合,可以得到具有优异的对抗二次附着效果、维持对抗二次附着效果不变且光泽优异、稳定性也良好的唇用化妆品。具体实施例方式通常,若对抗二次附着效果高,则存在着缺少涂抹时的光泽的倾向,另一方面,具有光泽的基质由于残留油分多,所以存在着容易发生二次附着的缺点。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混合特定的表面活性剂和与其不相溶的硅油,该硅油分离到表层中而赋予光泽,表面活性剂则位于内层包住着色剂,所以难以发生二次附着。其结果,可以制成不会发生二次附着、且具有优异的光泽的唇用化妆品。以下,对各构成成分进行详细说明。((a)异硬脂基甘油醚) 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a)异硬脂基甘油醚,优选单异硬脂基甘油醚,可以通过各种公知的合成方法来提供。另外,还可以作为 彳、卜一> GE-1S(花王公司制、商品名)而获取。在化妆品总量中,(a)成分的混合量必须是4.5 35质量%,优选为7 30质量%。若(a)成分的混合量太多或太少,则对抗二次附着效果变差,而且当(a)成分的混合量太多时,还存在着涂抹后广生发粘的倾向。((b)甲基苯基娃烧)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b)甲基苯基硅烷,涂抹后与(a)成分分离形成表层,发挥对抗二次附着效果,同时使光泽变好。在本专利技术中,(b)成分是与(a)和十甲基环戊硅氧烷混合时在90°C下不分离、而在25°C下分离的甲基苯基硅烷,甲基苯基硅烷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这里,是否“分离”按照下述条件进行测定。(测定条件) 制备(a)和十甲基环戊硅 氧烷的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使用该混合物,在90°C下以混合物:(b) = 1:2的质量比进行搅拌混合时和将该混合物静置并达到室温25°C时,界面层均匀地分离成两层的状态为“分离”,界面层不均匀、白浊或半透明的状态、或者没有界面层、透明的相溶状态为“没有分离”。需要说明的是,使用两种以上的甲基苯基硅烷作为(b)成分时,是否分离根据它们的混合比例而不同。因此,必须根据(b)成分的混合比例来确认是否分离。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甲基苯基硅烷,优选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烷和二苯基二甲硅油,特别优选包含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烷。而且,只要是将上述的甲基苯基硅烷作为(b)成分整体以满足上述分离条件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即可。本专利技术的唇用化妆品,特别优选在(b)成分总量中包含50质量%以上的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烷。若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烷的比例太少,则不满足分离条件,存在着对抗二次附着效果不充分的情形。作为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烷,可以列举:作为市售品的甲基苯基硅烷FZ3156(165mm2/秒(25°C )、东丽道康宁公司制)。作为二苯基二甲娃油,可以列举:作为市售品的)')a 一 > KF54 (400mm2/秒(25 °C )、信越化学公司制)、'> U ^ — > KF50-300CS (信越化学公司制)、'> '」^ 一 >KF-54HV (信越化学公司制)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b)成分,除上述以外,还可以使用二苯基甲硅烷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29 JP 2010-1473871.用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的(a) (C): (a)4.5 35质量%的异硬脂基甘油醚; (b)20 80质量%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甲基苯基娃烧,所述甲基苯基娃烧与(a)和十甲基环戊硅氧烷进行混合时在90°C下不分离、而在25°C下分离; (c)4 10质量%的蜡。2.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用化妆品,其特征在于:(b)成分中包含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烧。3.权利要求2所述的唇用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在(b)成分总量中包含50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智子大泽友富田希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资生堂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