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6631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腕带,该腕带使用标签类结构,能够以低成本生产。特别地,用于防止未授权使用的破断切口部在两端粘接在一起的位置可靠地且容易地就位,且如果为实施欺诈而暂时地剥离粘接端部,腕带可靠地被破坏,且难以恢复原状。破断切口部(11)位于第一缠绕区(6)或第二缠绕区(7)之一上,第一缠绕区(6)和第二缠绕区(7)分别位于印刷区(5)的左端和右端。通过将第一缠绕区(6)和第二缠绕区(7)后表面的粘着剂层与第二缠绕区(7)和第一缠绕区(6)重叠并粘接,腕带能够形成环形。粘接位置确认标记(15、16)在第一缠绕区(6)或第二缠绕区(7)上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腕带,特别地,涉及一种通过将之环绕在人的手腕或脚腕上来识别人的腕带,这里的人可以是医疗场所的患者,或者娱乐场所的入场者。
技术介绍
传统地,公众所知的腕带通过紧固其两端呈环形缠绕在手腕或脚腕上,腕带主体为带状,且其两端的紧固件由塑料制成。由于这种紧固件相对较贵,存在对制造低成本腕带的需求。存在一种标签型的便宜的腕带,其后表面具有粘着剂层而不包括上述紧固件。这种类型的腕带的两端互相粘接。然而,问题在于用户可以故意剥开腕带的粘合部分,这样一个腕带可以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被重复用于两个或多个用户,例如,当腕带以标签形式用于娱乐场所门票时。当然,在医疗场所也有这样的问题,如果腕带可以在安装后还能重复使用,那么腕带一旦从一个患者身上移除,可能被错用在另一个患者的手腕或脚腕上。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难以完成破断功能,这是由于当标签型的腕带两端粘接时,如果两端未能精确地、确定地且小心地沿预设的长度粘贴,用于防止未授权使用的形成在两端上的切口部并不能位于粘合部分(重叠部分)上。_6] 引用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公开号为:2007-229000的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在以下背景下做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使用塑料制紧固件的腕带,这种腕带可以通过应用标签型构造而被以低成本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防止患者拿错或未授权使用的腕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为了未授权使用而临时地剥开粘接部分时,通过确定地破断,难以恢复原状的腕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确定地、简单地由带形成为环形,且防止未授权使用的破断切口部能位于两端粘合部分(重叠部分)的腕带。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至少在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中的至少一个中形成破断切口部,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分别位于印刷区的左端和右端,印刷区印有识别患者或入场者的特定信息,并且至少在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之一形成粘接位置确认标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腕带包括:带状腕带基材;在腕带基材后表面形成的粘着剂层;以及暂时连接在粘着剂层后表面的垫层,腕带基材包括:可印上特定信息的印刷区,分别位于印刷区的左端和右端的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这样可以带着印刷区缠绕在手腕或脚腕上,至少在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之一形成破断切口部,当位于第一缠绕区或第二缠绕区后表面的垫层被剥离时,粘着剂层被暴露出来,被暴露出的粘着剂层粘接在第二缠绕区或第一缠绕区的腕带基材侧,以通过互相重叠形成缠绕在对象上的环形,并且至少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之一包括粘接位置确认标记。破断切口部可以位于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的重叠区用以形成环形。破断切口部可以沿腕带长度包括多个切线。破断切口部可以包括折线形的切线,切线包括尖部,其方向可以为腕带的顺向或逆向。破断切口部可以包括沿至少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之一宽度方向延伸的切线。垫层可以包括用来剥离在第一缠绕区或第二缠绕区后表面的垫层的切线。破断切口部可以在粘接位置确认标记近旁形成。腕带基材可以形成半切口,以方便移除。垫层可以被压花,以确保其透气性,这样即使与皮肤直接接触也不会有不适的感觉。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腕带,破断切口部在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中的至少一个中形成,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分别位于印刷区的左端和右端,印刷区印有识别患者或入场者的特定信息,并且在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至少之一形成粘接位置确认标记。所以,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至少之一具有破断切口部,其可以通过参照粘接位置确认标记被确定地、简单地粘接在第二缠绕区或第一缠绕区中的另一个上。这样,在保持原状的情况下剥离粘合部分十分困难,从而在为了未授权使用的目的剥离粘接部分时,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的粘合部分的破断切口部必然会破断,这样就确定地防止了未授权使用。当然,在医疗场所避免安装与移除腕带的错误也成为了可能。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腕带I的平面图;图2示出腕带I的后视图;图3示出图1中II1-1II截面的截面图;图4示出图1中IV-1V截面的截面图;图5示出带状的腕带I形成环状时的截面图;图6示出环状腕带I缠绕在对象W上时截面图;图7示出腕带I从第一缠绕区6的一部分或半圆形的标记14上被从对象W上移除时的立体图;图8示出腕带I从第二缠绕区7的部分上被从对象W上移除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一种腕带,其能够确定地防止被未授权使用。因为在具有破断切口部的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粘接位置确认标记,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的至少其一能被确定地粘接在第二缠绕区或第一缠绕区中的另一个上,同时参照粘接位置确认标记,。这样,位于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重叠区域的破断切口部的功能被确定地实现,而不需要在缠绕操作上过度费神。实施例下一步,参考图1-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腕带I。图1示出了腕带I的平面图,图2示出腕带I的后视图,图3示出图1中II1-1II截面的截面图,图4示出图1中IV-1V截面的截面图。特别地,如图3所示,腕带I包括呈带状的腕带基材2,在腕带基材2后表面形成的粘着剂层3,以及暂时连接在粘着剂层3后表面的垫层(mount) 4。腕带基材2为基于例如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等类似材料的合成纸,且在其后表面混合或涂覆白色染料。这样,通过使腕带基材2具有不透明性、印刷适应性以及平滑性,腕带基材2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水性以及可印刷性。腕带基材2具有印刷区5以及第一缠绕区6和第二缠绕区7,该印刷区5大体上位于其纵向方向上的中部,该第一缠绕区6和第二缠绕区7分别位于印刷区5的左端和右端。印刷区5能够印刷识别患者或入场者的特定信息,这可以通过条形码或其它方式实现,例如文字或符号,进一步,如果必要,可以使用能够储存更多的信息的集成电路芯片(未示出)。第一缠绕区6和第二缠绕区7可能缠绕在一起,同时印刷区5环绕在对象W上(图5,图6),例如患者或入场者的手腕或脚腕上。粘着剂层3可以使用任何种类的具有必要强度的粘着性或接着性的粘着剂,优选地选用普通粘着剂或强力粘着剂。垫层4由透明材料或类似材料形成,例如相对薄的膜,并具备必要强度。垫层4的后表面形成压花表面8,以确保直接接触皮肤时与皮肤之间的适当透气性,这样在安装时,也不会有不适的感觉。位置检出用标记9(图2,图3)预先印在垫层4的后表面上。当包括多个连续布置的腕带I的连续腕带主体被安装在预设的打印机上(未示出)并且超箭头示出的输送方向R (图1 (I))输送时,位置检出用标记9会被任意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出。这样,上述特定信息以及类似信息可以被印刷在印刷区5预定的位置上。进一步,剥离切线10沿腕带I宽度方向在垫层4的后表面的第一缠绕区6的边界部分形成,用来剥离在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的垫层4的剥离区4A。替代性地,在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上的垫层4被移除时,剥离切线10可以在第二缠绕区7的边界部分上形成。这就是说,在腕带I中,在第一缠绕区6或第二缠绕区7的后表面上的垫层4的剥离区4A能够被剥离,以暴露这一缠绕区的粘着剂层3。破断切口部11在第一缠绕区6和第二缠绕区7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破断切口部11在第一缠绕区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0 JP 2010-2029661.一种腕带,包括: 腕带基材,所述腕带基材呈带状; 粘着剂层,所述粘着剂层在所述腕带基材的后表面形成;以及 垫层,所述垫层暂时地连接在所述粘着剂层的后表面上, 所述腕带基材包括: 印刷区,所述印刷区能够印刷特定信息, 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所述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分别位于印刷区的左端和右端,这样可以带着印刷区缠绕在手腕或脚腕上等对象周围, 其中,在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破断切口部, 其中,当位于第一缠绕区或第二缠绕区后表面的垫层被剥离时,粘着剂层被暴露出来,其中,被暴露出的粘着剂层粘接在第二缠绕区或第一缠绕区的腕带基材侧,以通过互相重叠形成缠绕在对象上的环形, 其中,第一缠绕区和第二缠绕区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粘接位置确认标记。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岛哲也本田悟渡边勋
申请(专利权)人:佐藤控股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佐藤知识财产研究所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