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ー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网络中,室内用户已成为用户的主体,而且优质客户也主要集中在楼宇内,室内分布系统所覆盖的也都是些重要区域。出于深度覆盖、吸收话务及提升室内用户感知的目的,室内分布系统成为网络建设和优化的重点。各种研究表明,70%的移动业务发生在室内,而目前由単独室内分布系统覆盖的建筑数量仅占建筑物数量总数的2% -3%左右,98%以上的室内覆盖没有独立信源,无法直接评估其覆盖与质量。依靠现场测试全面了解室内覆盖与质量并不现实,并且对于前期建有室内分布系统的建筑物,由于室内分布系统覆盖不足也会导致部分用户感知较差。目前,比较有效的ー种方式是识别出室内用户,再根据这些室内用户的情况进行室内网络质量分析。现阶段,识别室内用户的主要手段是:进行用户回访;或者,利用呼叫质量拨打测试(Call Quality Test, CQT)设备对各种室内场景进行“扫楼行动”。但是,上述两种方法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识别时间较长,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目前的识别方法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识别时间较长,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ー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ー个或多个小区;当固定占用ー个或多个小区时,针对每个小区,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当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时,确定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当固定占用一个或多个小区时,针对每个小区,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当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小区下为室内用户;当所述小区不是室内小区时,获取所述小区对应的话单,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当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为室内用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 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ー个或多个小区; 当固定占用ー个或多个小区时,针对每个小区,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 当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小区下为室内用户; 当所述小区不是室内小区时,获取所述小区对应的话单,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 当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单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为室内用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包括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 所述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用户在所述周期内是否固定占用ー个或多个小区,包括: 针对每条话单,获取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标识; 依据所述小区标识判断用户在执行每条话单时是否占用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当占用相同的ー个或多个小区时,确定用户在所述周期内固定占用ー个或多个小区,并将所述相同的ー个或多个小区作为固定占用的ー个或多个小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包括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占用小区的小区属性, 所述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所述小区是否为室内小区,包括: 获取所述小区的小区属性; 当所述小区属性为室内属性时,确定所述小区为室内小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包括栅格地图,所述栅格地图包括全网的栅格位置和每个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 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为室内场景话单,包括: 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具有移动性; 当所述话单不具有移动性时,对所述话单进行定位,确定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所在的栅格位置; 将用户在执行所述话单时所在的栅格位置与所述栅格地图进行匹配,得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 获取所述相匹配的栅格位置对应的栅格属性,当所述栅格属性为室内场景时,确定所述话单为室内场景话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还包括用户在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以及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和相邻小区的电平值, 所述依次判断每条话单是否具有移动性,包括: 通过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一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结束所述话单时的主服务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二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开始执行所述话单时的相邻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一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通过结束所述话单时的相邻小区的电平值计算第二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 计算第一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与第二主服务小区场强的方差值的差值,作为主服务小区差值;计算第一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与第二相邻小区场强的方差值的差值,作为相邻小区差值; 当所述主服务小区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并且所述相邻小区差值小于第二门限时,确定所述话单不具有移动性。6.一种室内用户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预设周期内用户的每条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 占用小区判断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话单对应的信令数据判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泉,楼小平,郭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