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骏涛专利>正文

一种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607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音箱,包括喇叭、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出音的开口以及一端固定在壳体上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喇叭盖,所述喇叭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限位固定喇叭的限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在壳体上设有用于限位固定喇叭的限位装置,使喇叭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壳体上,从而防止喇叭松动,保证其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音箱
技术介绍
本人设计了一种音箱,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出音的开口以及一端固定在壳体上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喇叭盖,喇叭盖上设置有销轴,喇叭盖通过销轴固定在壳体一端,喇叭盖通过销轴转动,从而实现在不使用时用喇叭盖封闭喇叭出音开口,使用时开口喇叭盖即可,进而防止灰尘或其他杂物落入。此方案未公开。但是,喇叭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壳体上,喇叭工作时会产生震动导致其容易松动,一旦松动喇叭就不能够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喇叭固定效果更好的音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音箱,包括喇叭、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出音的开口以及一端固定在壳体上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喇叭盖,所述喇叭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限位固定喇叭的限位装置。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上壳上。在上壳上设置限位装置对喇叭进行限位固定,使喇叭更加牢固的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保证喇叭正常工作,防止其松动。优选的,所述上壳设有通孔,所述出音开口为通孔开口,沿通孔向下延伸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端大、下端小,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延伸部底部。喇叭设置在通孔处且从通孔处通音,喇叭固定在延伸部底部,通过限位装置牢固的把喇叭固定在延伸部底部,防止其松动。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沿延伸部底部平面向内凸起的固定圈,所述喇叭开口边沿设有一圈向外的第一凸沿,所述第一凸沿放置在固定圈处。在喇叭上设置第一凸沿,将第一凸沿放置在固定圈处,可增大喇叭和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固定更加牢固。优选的,所述延伸部为圆台结构,所述固定圈为圆形。圆形结构的固定圈以及圆台结构的延伸部使传播出去的声音均匀,且使音量逐渐向四周扩散。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沿延伸部底部平面向下凸起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凸沿的外径。设置限位圈将喇叭第一凸沿放置在其内,从而将第一凸沿限位在限位圈内,防止喇叭晃动,对喇叭的固定起到很好的作用。优选的,所述限位圈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凸沿的厚度。限位圈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凸沿的厚度使第一凸沿完全位于限位圈内,从而可增强限位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喇叭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固定圈和限位圈上。相比之前喇叭直接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上壳上,增大了喇叭和上壳之间的固定面积,胶水不仅粘合在固定圈上,也粘合在限位圈上,从而大大增大了粘合面积,增强了固定效果。优选的,所述喇叭开口边沿设有一圈向上的且与第一凸沿垂直的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的外径小于第一凸沿的外径。在喇叭上设置第二凸沿放置在通孔延伸部内,不仅可增强喇叭的固定效果,还方便喇叭出音。优选的,所述第二凸沿的外径等于或小于固定圈的内径。这样设置保证第二凸沿放置在通孔延伸部内。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壳体上设有用于限位固定喇叭的限位装置,使喇叭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壳体上,从而防止喇叭松动,保证其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喇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通孔;12、延伸部;13、固定圈;14、限位圈;21、第一凸沿;22、第二凸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音箱,包括喇机、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出音的开口以及一端固定在壳体上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喇叭盖,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喇叭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限位固定喇叭的限位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壳体上设有用于限位固定喇叭的限位装置,使喇叭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壳体上,从而防止喇叭松动,保证其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上壳上,喇叭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的限位装置处,以保证喇叭正常工作。如图1所示为所述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为上壳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上壳设有通孔11,所述出音开口为通孔开口,所述通孔11为圆形通孔,圆形的通孔11方便声音的传播,使传播出去的声音均匀,而且圆形的通孔11方便生产。沿通孔11向下延伸有一延伸部12,所述延伸部12上端大、下端小,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延伸部12底部。通孔11为圆形,则延伸部12为圆台结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进而有利于声音向外逐渐扩大传播范围。如图1所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圈13和限位圈14,具体如下。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固定圈13,所述固定圈13围绕延伸部底部平面向内凸起形成,喇叭开口边沿设置有一圈向外的凸沿,为第一凸沿21,所述第一凸沿21放置在固定圈13处,从而增大喇叭和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固定更加牢固。所述通孔11为圆形通孔,所述延伸部12为圆台结构,从而所述固定圈13为圆形,这样设置使传播出去的声音均匀向四周传播,而且方便与喇叭进行配合固定。限位装置还包括一限位圈14,所述限位圈14沿延伸部12底部平面向下延伸凸起形成,所述限位圈14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凸沿21的外径,设置限位圈14将喇叭第一凸沿21放置在其内,从而将第一凸沿21限位在限位圈14内,防止喇叭晃动,对喇叭的固定起到很好的作用。所述限位圈14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凸沿21的厚度,使第一凸沿21完全位于限位圈14内,从而可增强限位的效果。所述限位圈14也为圆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喇叭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固定圈13和限位圈14上,相比之前喇叭直接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上壳上,增大了喇叭和上壳之间的固定面积,胶水不仅粘合在固定圈上,也粘合在限位圈上,从而大大增大了粘合面积,增强了固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所述喇机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喇机开口边沿设置一向上的凸沿,为第二凸沿22,第二凸沿22沿喇叭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凸沿22与第一凸21沿垂直,且第二凸沿22的外径小于第一凸沿21的外径,结合图1,在喇叭上设置第二凸沿22放置在通孔11的延伸部12内,不仅可增强喇叭的固定效果,还方便喇叭出音。所述第二凸沿22的外径等于或小于固定圈13的内径,这样设置保证第二凸沿22放置在通孔11的延伸部1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喇叭盖通过一端固定在壳体上且封闭出音的开口,从而需要使用音箱时打开喇叭盖即可,不使用时闭合喇叭盖就防止有灰尘或其他杂物落入音箱内。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箱,包括喇叭、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出音的开口以及一端固定在壳体上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喇叭盖,所述喇叭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限位固定喇叭的限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箱,包括喇机、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出音的开口以及一端固定在壳体上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喇叭盖,所述喇叭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限位固定喇叭的限位装置。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上壳上。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设有通孔,所述出音开口为通孔开口,沿通孔向下延伸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端大、下端小,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延伸部底部。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沿延伸部底部平面向内凸起的固定圈,所述喇叭开口边沿设有一圈向外的第一凸沿,所述第一凸沿放置在固定圈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骏涛
申请(专利权)人:刘骏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