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邮箱地址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576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邮箱地址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包括识别单元、匹配单元以及通信录修改单元,方法包括S1、接收邮件并识别邮件中的发件人信息;S2、将获取的发件人信息与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执行步骤S3;S3、将该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移动终端通信录的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中。能够自动识别并获取的发件人信息,并在发件人信息与存储在通信录中的联系人信息匹配成功时,将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通信录中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3G时代的不断发展,通过移动终端收发电子邮件,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收发电子邮件也成为了大家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大部分公司都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业务上的交流,比如外出办事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接收、发送或转发电子邮件。目前的移动终端只能通过手动的方式将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通信录的相应的联系人信息中,无法判断未被保存的邮箱地址是否与通信录中的联系人关联,也无法将与通信录中的联系人关联的邮箱地址保存到该联系人的信息中。由于使用移动终端通信邮件的频繁,移动终端中会积累很多的电子邮件,并且,同一个联系人可能拥有多个不同的邮箱地址,通过手动将发件人邮箱地址与相应联系人关联的方式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邮箱地址的管理方法,能够自动将未保存在通信录联系人信息中且与联系人关联的邮箱地址,保存到关联的联系人信息中。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邮箱地址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邮件并识别邮件中的发件人信息;S2、将获取的发件人信息与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执行步骤S3 ;S3、将该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移动终端通信录的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中。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4、创建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数据库,所述联系人信息数据库中每个联系人的信息包括唯一性信息和非唯一性信息;所述唯一性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即时通信账号、以及联系人个人网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唯一性信息包括联系人姓名、公司名称、公司地址、公司网址、家庭住址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步骤SI包括以下步骤:S11、判断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是否保存在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中;S12,若该发件人邮箱地址未被保存,则识别发件人邮箱地址和/或邮件中的签名档,获取发件人邮箱地址和/或签名档中的发件人信息;S13、将获取的发件人信息分类为唯一性信息以及非唯一性信息,并加入动态链接表。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数据库与所述发件人信息的动态链接表相匹配,若所述数据库与所述动态连接表的信息相匹配,则执行步骤S3。优选地,所述步骤Sll包括以下步骤:S111、获取发件人邮箱地址;S112、判断发件人邮箱地址是否保存在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中。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5、根据获取的发件人信息更新所述联系人信息数据库中对应的联系人的信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识别单元,用于接收邮件并识别邮件中的发件人信息;匹配单元,用于将获取的发件人信息与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通信录修改单元,用于在匹配成功时,将该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移动终端通信录的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中。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数据库创建单元,用于创建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数据库,所述联系人信息数据库中每个联系人的信息包括唯一性信息和非唯一性信息;所述唯一性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即时通信账号、以及联系人个人网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唯一性信息包括联系人姓名、公司名称、公司地址、公司网址、家庭住址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识别单元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是否保存在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中;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发件人邮箱地址未被保存时,识别发件人邮箱地址和/或邮件中的签名档,获取发件人邮箱地址和/或签名档中的发件人信息;信息分类模块,用于将获取的发件人信息分类为唯一性信息以及非唯一性信息,并加入动态链接表。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更新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发件人信息更新所述联系人信息数据库中对应的联系人的信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及其邮箱地址管理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自动识别并获取发件人信息,将获取的联系人信息与存储在通信录中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时,自动将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通信录中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的邮箱地址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的邮箱地址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的功能模块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的邮箱地址管理方法,通过邮件的发件人信息与移动终端通信录中存储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动态地将发件人邮箱地址关联到通信录中的联系人,再将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关联的联系人信息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的邮箱地址管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步骤:S1、接收邮件并识别邮件中的发件人信息;S2、将获取的发件人信息与移动终端通信录中存储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执行步骤S3;S3、将该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移动终端通信录的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中。其中,在步骤SI中,可以通过文本识别技术来识别接收到的邮件中的发件人信息,发件人信息可以包括例如发件人姓名、发件人昵称、职位、联系方式、公司名称、公司地址、公司网址、家庭住址中的一种或多种,联系方式可以包括电话号码、即时通信账号(例如QQ号码、MSN账号等)、邮箱地址等。在步骤S2中,将步骤SI中获取的发件人信息,与移动终端通信录中存储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进行模糊匹配处理,模糊匹配处理指的是获取的发件人信息和存储的联系人信息中只要部分信息相匹配就算匹配成功,例如,获取的发件人信息包括姓名A、公司名称B、以及公司地址,在通信录中存储一个联系人信息包括姓名A、公司名称B、联系人职务、传真机号码,由于联系人的名称和公司名称匹配,因此,两者模糊匹配成功。在步骤S3中,在匹配成功时,将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通信录中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中。对于匹配不成功的邮箱地址,不做任何管理,或者根据获取的联系人信息在通信录中创建新的联系人信息,并将该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新建的联系人信息中。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的邮箱地址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还包括:S4、创建联系人信息数据库,所述联系人信息数据库中每个联系人的信息包括唯一性信息和非唯一性信息。唯一性信息指的是与联系人一一对应的信息,例如,唯一性信息可以包括电话号码、即时通信账号(例如QQ号码、MSN号码等)、以及联系人个人网站中一种或多种。非唯一性信息指的是可以与多个联系人相关联的信息,例如,非唯一性信息可以包括联系人姓名、公司名称、公司地址、公司网址、家庭住址中一种或多种。其中,联系人信息数据库根据移动终端通信录中存储的联系人信息创建。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I包括以下步骤:S11、判断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是否保存在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中;S12,若该发件人邮箱地址未被保存,则识别发件人邮箱地址和/或邮件中的签名档,获取发件人邮箱地址和/或签名档中的发件人信息;S13、将获取的联系人信息分类为唯一性信息以及非唯一性信息,并加入动态链接表。在步骤S12中,获取发件人邮箱地址中的发件人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获取邮箱的用户名和域名的步骤;获取用户名和域名中有效字段的步骤。其中,用户名的有效字段指的是英文名字段或者汉语拼音全拼字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的邮箱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邮件并识别邮件中的发件人信息;S2、将获取的发件人信息与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执行步骤S3;S3、将该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移动终端通信录的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的邮箱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1、接收邮件并识别邮件中的发件人信息; 52、将获取的发件人信息与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执行步骤S3 ; 53、将该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保存到移动终端通信录的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邮箱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54、创建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数据库,所述联系人信息数据库中每个联系人的信息包括唯一性信息和非唯一性信息; 所述唯一性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即时通信账号、以及联系人个人网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唯一性信息包括联系人姓名、公司名称、公司地址、公司网址、家庭住址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邮箱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I包括以下步骤: S11、判断邮件的发件人邮箱地址是否保存在移动终端通信录的联系人信息中; S12,若该发件人邮箱地址未被保存,则识别发件人邮箱地址和/或邮件中的签名档,获取发件人邮箱地址和/或签名档中的发件人信息; S13、将获取的发件人信息分类为唯一性信息以及非唯一性信息,并加入动态链接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邮箱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数据库与所述发件人信息的动态链接表相匹配,若所述数据库与所述动态连接表的信息相匹配,则执行步骤S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邮箱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ll包括以下步骤: SI 11、获取发件人邮箱地址; S112、判断发件人邮箱地址是否保存在移动终端通信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