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接收器(1)的接收器主体(20)中收纳有:无线信号的接收部;开闭部,对从电源向负载的供电路径进行开闭;以及控制部,根据接收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对开闭部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负载的动作。在接收器主体(20)的前表面配置有用于切换负载的动作状态的第一开关的操作捏手(31)和用于进行与接收部的接收动作有关的设定的第二开关的操作钮(36a、36b)。在接收器主体(20)的前侧拆装自如地安装有基罩(23),该基罩(23)具有使操作捏手(31)露出的开口部(23c),通过该基罩(23)覆盖操作钮(36a、36b)。此外,在基罩(23)的前侧拆装自如地安装有覆盖从开口部(23c)露出的操作捏手(31)的顶罩(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接收器。
技术介绍
以往有如下的开关,该开关具备:接收部,接收无线信号;开闭机构,与从电源向负载的供电路径连接;以及控制机构,根据由接收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对开闭机构进行控制,从而使负载接通或断开(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在该开关中,以覆盖器体的前表面的大致整体的方式安装有操作手柄。将该操作手柄按下时,配置于器体的前表面的轻触开关(tact switch)被操作手柄的背面按下,从轻触开关向控制机构输入操作信号。控制机构中被输入来自轻触开关的操作信号时,使开闭机构接通或断开。因此,在该开关中,根据操作手柄的操作或由接收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使负载接通或断开。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53092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开关中,在器体的前表面配置有用于调整点亮时间的操作捏手和用于设定无线信号的信道的操作捏手。这些操作开关被操作手柄覆盖,所以平时是不能够对操作开关进行操作的。另ー方面,若为了进行设定操作而将操作手柄卸下,则点亮时间调整用的操作捏手和信道设定用的操作捏手全部露出,成为可操作的状态。此外,操作手柄成为始终可操作的状态,不能够使该操作手柄成为不可操作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 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无线接收器,能够在多个开关中切換可操作的开关。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无线接收器的特征在于,具备:接收部、开闭部、控制部、接收器主体、第一开关及第ニ开关、第一罩、第二罩。接收部接收无线信号。开闭部对从电源向负载的供电路径进行开闭。控制部根据由接收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对开闭部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负载的动作状态。接收器主体收纳接收部、开闭部及控制部。第ー开关及第ニ开关的操作部分别配置在接收器主体的前表面。第一罩具有使第一开关的操作部露出的开ロ部,安装于接收器主体的前表面侧,覆盖第二开关的操作部。第二罩安装于第一罩的前表面侧,覆盖从开ロ部露出的第一开关的操作部。另外,第一开关的数量和第二开关的数量并不限定为I个,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数量也可以分别为多个。在该无线接收器中,使用埋入布线器具用的安装框将接收器主体安装在建筑材料上,接收器主体的前表面从安装于安装框前侧的装饰板的孔露出。在该状态下,优选为,通过配置于第一罩周围的装饰板限制第一罩的卸下。在该无线接收器中,第一罩具备第一卡止爪,该第一卡止爪钩挂在设置于接收器主体的第一被卡止部上,第二罩具备第二卡止爪,该第二卡止爪钩挂在设置于第一罩的第ニ被卡止部上。而且优选为,第--止爪和第一被卡止部钩挂的钩挂方向与第二卡止爪和第二被卡止部钩挂的钩挂方向相互正交。在该无线接收器中,优选为,在接收器主体上设置限制部,该限制部从与第一卡止爪及第一被卡止部钩挂的钩挂方向正交的方向与第一^^止爪抵接,从而在与上述钩挂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限制第一卡止爪的移动范围。在该无线接收器中,优选为,第一开关是用于切换负载的动作状态的开关,第二开关是进行与接收部的接收动作有关的设定的开关。 在该无线接收器中,优选为,第二罩设有抵接部,在将接收器主体安装在建筑面上的状态下,该抵接部从平行于上下方向的方向与开ロ部的内侧面抵接,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将第二罩定位于第一罩。在该无线接收器中,优选为,在接收器主体及第一罩中的一方上设置有引导肋,通过使该引导肋的引导面与接收器主体及第ー罩中的另一方所设置的突出部滑动接触,将第一卡止爪弓I导至与第一被卡止部钩挂的位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接收器主体安装有第一罩及第二罩的双方的状态下,不能够对第ー开关、第二开关这双方进行操作。另ー方面,将第二罩卸下时,仅能够对第一开关进行操作,将第二罩及第一罩都卸下时,能够对第一开关及第ニ开关的双方进行操作。因此,能够在多个开关(由第一开关及第ニ开关构成)中切換可操作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器,Ca)是将基罩及顶罩卸下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b)仅安装有基罩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c)是安装有基罩及顶罩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器的接收器主体上安装基罩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从上侧观察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器的接收器主体上安装有基罩的状态时的图。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器的接收器主体上安装基罩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器的接收器主体上安装有基罩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器的基罩上安装顶罩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器的基罩上安装有顶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器,Ca)是说明顶罩的拆装方向的外观立体图,(b)是说明基罩的拆装方向的外观立体图。图10中(a)是在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器的安装框上安装了装饰罩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b)是将顶罩卸下的过程中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器的框图。附图标记说明I无线接收器;3商用交流电源;4照明负载;10控制部;11接收部;12开闭部;14第一开关;15第二开关;15a登录开关;15b清除开关;20接收器主体;23基罩(第一罩);23c开ロ部;24顶罩(第二罩);31操作捏手(第一开关的操作部);36a、36b操作钮(第二开关的操作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图1 图11说明无线接收器的实施方式。在附图整体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赋予同一參照符号并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器用于接收从发送器发送来的无线信号(例如电波信号或光信号等),基于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对例如设置于大規模店铺或公共设施等建筑物的设施照明的点亮/熄灭进行控制。图11是无线接收器I的框图,无线接收器I主要具备:控制部10、接收部11、开闭部12、显示部13、第一开关14、第二开关15、电源电路部16。控制部10例如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对无线接收器I的整体进行控制。接收部11接收从发送器2发送来的无线信号。在此,发送器2例如具有检测在检测区域内是否有人的人感传感器,若人感传感器检测到人,则以无线信号发送使照明负载4点亮的点亮命令。此外,发送器2在从人感传感器不再检测到人起经过了规定的点亮保持时间吋,以无线信号发送使照明负载4熄灭的熄灭命令。开闭部12例如由三端双向开关这样的开关元件构成,与从商用交流电源3向照明负载4的供电路径的中途连接,通过来自控制部13的控制信号被控制开闭状态。开闭部12接通吋,向照明负载4供给电源而使照明负载4点亮。开闭部12断开时,向照明负载4的电源供给被切断,照明负载4熄灭。显示部13例如由发光二极管构成,与点亮、熄灭、闪烁等各状态相对应地显示接收器自身的动作状态。第一开关14是用于切換照明负载4的接通/断开的开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开关14,使用3位置的滑动开关。根据第一开关14的切換位置,而将照明负载4的控制模式切换为始终熄灭的熄灭模式、始終点亮的点亮模式、与无线信号相对应地点亮或熄灭的自动模式中的任ー个。第二开关15由登录开关15a和清除开关15b构成,该登录开关15a将发送器2的识别信息(ID)存储到存储器(未图示)中,该清除开关15b用于将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识别编号清除,两开关15a、15b分别由轻触开关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接收部,接收无线信号;开闭部,对从电源向负载的供电路径进行开闭;控制部,根据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对所述开闭部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所述负载的动作;接收器主体,收纳所述接收部、所述开闭部及所述控制部;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在所述接收器主体的前表面分别配置有操作部;第一罩,具有使所述第一开关的操作部露出的开口部,安装在所述接收器主体的前表面侧,覆盖所述第二开关的操作部;以及第二罩,安装在所述第一罩的前表面侧,覆盖从所述开口部露出的所述第一开关的操作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31 JP 2011-2387451.一种无线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接收无线信号; 开闭部,对从电源向负载的供电路径进行开闭; 控制部,根据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对所述开闭部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所述负载的动作; 接收器主体,收纳所述接收部、所述开闭部及所述控制部; 第一开关及第ニ开关,在所述接收器主体的前表面分别配置有操作部; 第一罩,具有使所述第一开关的操作部露出的开ロ部,安装在所述接收器主体的前表面侧,覆盖所述第二开关的操作部;以及 第二罩,安装在所述第一罩的前表面侧,覆盖从所述开ロ部露出的所述第一开关的操作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收器,其特征在干, 使用埋入布线器具用的安装框而将所述接收器主体安装在建筑材料上,在所述接收器主体的前表面从安装于所述安装框前侧的装饰板的孔露出的状态下,通过配置于所述第一罩周围的所述装饰板,限制所述第一罩的卸下。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收器,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罩具备第一卡止爪,该第一卡止爪钩挂在设于所述接收器主体的第一被卡止部上; 所述第二罩具备第二卡止爪,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田一郎,佐佐木工辅,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