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对数放大器的高输出幅值混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511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对数放大器的高输出幅值混频器,第一电阻的一端输入第一信号源,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接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第2n-3二极管的阴极接第2n-1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第2n-2二极管的阳极接第2n二极管阴极;第2n-1二极管的阴极和第2n二极管的阳极同时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混频信号电压;第二电阻的一端输入第二信号源,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运算放大器的负极性输入端。该混频器结构简单,可以方便的获取到稳定、精度高、幅值较高的混频信号,容易集成化,降低了电路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对数放大器的高输出幅值混频器
技术介绍
混频器为非线性器件,输出信号频率等于两输入信号频率之和、差或为两者其他组合的电路。现有技术中的混频器通常为二极管混频器、平衡混频器和晶体管混频器等,都由电感和变压器等组成。上述混频器结构简单,可以工作在较高频段,输出混频信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I)上述混频器的各回路之间相互影响较严重,组合频率干扰也较大,导致获取到的混频信号不稳定,且输出的混频信号的幅值较低;2)上述混频器的受元器件参数的离散性影响大,可处理信号的动态范围小;3)获取到的混频信号为衰减信号,灵敏度低,难以满足实际应用中的多种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对数放大器的高输出幅值混频器,该混频器避免了组合频率的干扰,获取到稳定性和幅值较高的混频信号,详见下文描述:一种基于对数放大器的高输出幅值混频器,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输入第一信号源,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二极管 的阴极接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以此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对数放大器的高输出幅值混频器,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输入第一信号源(V1),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以此类推,第2n?3二极管(D2n?3)的阴极接第2n?1二极管(D2n?1)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以此类推,第2n?2二极管(D2n?2)的阳极接第2n二极管(D2n)阴极;所述第2n?1二极管(D2n?1)的阴极和所述第2n二极管(D2n)的阳极同时接运算放大器(A)的...

【技术特征摘要】
1.种基于对数放大器的高输出幅值混频器,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输入第一信号源(V1),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以此类推,第2n-3 二极管(D2n_3)的阴极接第2n-l 二极管(D2lri)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以此类推,第2n-2 二极管(D2n_2)的阳极接第2n 二极管(D2n)阴极;所述第2n-l 二极管(D2lri)的阴极和所述第2n 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赵龙飞林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